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才緊急轉診至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外科。經理學檢查與影像檢查,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術後病童恢復良好,傷口癒合順利,目前定期追蹤未見復發。
125 筆相關趨勢
2025/09/16
2
收藏
2025/09/11
2
收藏
近期有知名人士因肝癌過世,健檢中也出現癌前病變案例,引發社會對肝癌的高度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3,000名國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肝癌更高居全國癌症死因第2位。其主要肇因來自B型與C型肝炎,患者往往伴隨肝硬化,使得治療困難、病程複雜,甚至在手術或藥物治療後,仍可能發生肺部、淋巴或骨骼轉移,如何延長壽命並兼顧生活品質,成為臨床醫療的挑戰。
2025/09/16
2
收藏
今年初,47歲的楊先生在朋友公司閒聊時,突發口齒不清、神情恍惚。朋友見狀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腦中風。雖已第一時間施打血栓溶解劑並取栓搶救,但隨後併發嚴重腦水腫,必須暫時取下頭骨降低腦壓。然而術後腦水始終未能自體吸收,導致頭骨無法蓋回及氣切管難以移除,甚至出現腦組織掉到頭蓋骨外的狀況,令家屬焦急萬分。
2025/09/11
16
收藏
15歲青少年因黑便、嘔吐、臉色蒼白及頭暈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嚴重貧血。接受輸血及藥物治療後,仍持續嘔吐,吐出咖啡色嘔吐物,血色素在一天內由6g/dL降至4.9g/dL,緊急輸血後將病患轉送至成大醫院。病患抵達急診時,臉色蒼白、心搏速度偏快,小兒急診醫師立即輸液補充,檢測血色素為7.3g/dL。住院後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醫療團隊立即進行腎上腺素注射及雙極電燒止血術,病情逐漸穩定。3日後進行胃鏡追蹤檢查,顯示潰瘍已止血,而胃部呈現結節性胃炎,病理切片及幽門桿菌檢查結果均顯示為幽門桿菌感染。依據藥物敏感性測試結果,病患接受四合一抗生素療法治療後,症狀完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