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3歲、剛大學畢業的程同學,本該迎接人生新階段,卻因連續數月肛門異常出血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第三期低位直腸癌。傳統骨盆放射治療雖能控制腫瘤,卻可能對卵巢與子宮造成不可逆損傷,使年輕患者失去自然生育能力。為守護程同學未來生育希望,亞東醫院婦產部與直腸癌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框架,成功完成全台首例、亞洲第二例「子宮轉置手術」,完整保留她的子宮及卵巢功能,為年輕女性癌症患者帶來全新希望,並於今(2025)年榮登國際期刊發表。
173 筆相關趨勢
2025/11/09
11
收藏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自2023年底起導入「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技術,提高急救效率;急診部醫師江承漢指出,過去為確認心跳,需中斷心肺復甦術(CPR)7至8秒,透過TEE僅需1秒即可判斷心臟是否仍在搏動。這項技術成為搶救流程中最精準的「眼睛」,幫助醫療團隊即時掌握心臟狀況、迅速找出致命病因,讓急救現場更有效率、更有希望。
2025/11/09
14
收藏
66歲林先生因排尿不順、解尿不乾淨而長期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卻很快出現性功能衰退的副作用,在門診中苦惱地詢問:「有沒有其他替代性的治療方式?」
89歲陳伯伯因心衰竭住加護病房照護,出院後持續服藥控制,多次嘗試拔除尿管,仍無法順利解尿,只能長期留置導尿管。他心情低落地說:「不想一輩子揹著尿管過生活。」
2025/11/09
8
收藏
75歲旅居國外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期間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雖於國內外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仍依醫囑持續追蹤抽血監測。然而,隨著PSA指數逐步上升,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鐘伯恩醫師建議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影像結果顯示可疑病灶位於傳統切片難以取樣的前列腺前區,經MRI與超音波融合導引切片確認為臨床第三期攝護腺癌。由於腫瘤已突破攝護腺包膜,醫療團隊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徹底切除病灶,術後再配合放射治療控制病情,目前患者恢復良好並持續門診追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