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吳女士為B型肝炎之肝硬化病患,同時患有甲狀腺低下、心臟肥大、肺水腫等疾病,近期因疲倦、腹部腫脹,體重於短時間內快速下降而至區域醫院檢查,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疑似有肝腫瘤,故轉院至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進行進一步評估。診療後發現吳女士患有貧血、血小板低下及甲種胎兒蛋白(AFP,5,359 ng/mL),肝部長有5公分大的腫瘤,但因其肝功能不佳,外科部評估手術風險較高,在與放射腫瘤科評估討論後,決定採用立體放射手術合併雷沙瓦治療。
64 筆相關趨勢
2023/06/08
298
收藏
40歲的林先生,任職企業主管,雖然每年健檢都呈現高血壓狀態,但工作忙碌的他倒也不以為意。某天下班後,林先生直接從公司開車返家,回到家後感到相當疲憊,一躺上床時突然感覺如同心被撕裂般的劇烈胸痛透後背,冷汗直流,家人看了相當緊張,立即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透過電腦斷層發現林先生為A型主動脈剝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接手,諶大中主任、宋鎮宇醫師聯手執行「昇主動脈置換手術」,兩週出院後,目前於門診規則藥物控制血壓,並且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2023/06/29
526
收藏
68歲陳小姐因左側乳房巨大腫瘤穿破胸壁,不僅流血還發出惡臭,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緊急照會感染科及一般外科王聖麟醫師,遂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病理組織切片,發現為第四期「三陰性乳癌」。以抗生素治療完陳小姐感染、敗血症的狀況後,王醫師再以化學治療、配合免疫治療雙管齊下,歷經六個月的治療,傷口已完全癒合,無任何不適,目前穩定接受化療、追蹤中。
2023/06/26
458
收藏
癲癇病人需承受無預警發作伴隨的身體不適及意外風險,造成病人與家庭長期的精神與經濟沈重負擔。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結合3D影像定位與即時動態導航追蹤,成功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精準度高風險低,幫助患者重拾正常人生。
2023/06/12
146
收藏
30歲劉小姐從青春期開始受到原發性多汗症的影響,曾在他院治療腳汗症,去年四月再度因手汗嚴重,造成她害怕與人握手、易弄濕文件、打電腦常常在鍵盤上留下手汗,影響生活,因此至台北慈濟醫院尋求胸腔外科協助。洪嘉聰醫師考量劉小姐多汗情況嚴重,且病人希望根除症狀,遂運用「雙側胸腔鏡背交感神經切除術」使手掌汗腺分泌降低,減少出汗,術後劉小姐充分改善手汗的問題,雖身體其他部位有代償性出汗的情形,但不再影響生活,目前回診追蹤皆無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