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趨勢

125 筆相關趨勢

2025/08/16
50
collect
收藏
創「心」紀錄!打造更安全的心臟守護防線 奇美醫院率雲嘉南高屏之先完成「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

創「心」紀錄!打造更安全的心臟守護防線 奇美醫院率雲嘉南高屏之先完成「血管外心臟去顫器」植入手術

#心室頻脈 #血管外心臟去顫器 #EV ICD #抗心律不整脈衝 #Anti-Tachycardia Pacing #林志憲醫師

7旬翁反覆心律不整,靠新一代「血管外心臟去顫器(EV ICD)」遠離猝死危機!73歲的林姓病人因反覆出現心悸、胸悶,甚至曾一度眼前發黑、險些暈倒,先後於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柳營奇美醫院及佳里奇美醫院就醫,經診斷為高風險的「心室頻脈」。由於心室頻脈為一種高風險致命性心律不整,若未即時處置,恐引發心因性猝死。因此,透過分級醫療轉診制度、體系間的資源整合和轉介機制,由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志憲接手治療。經林醫師評估後,首先安排心導管電氣燒灼術(Catheter Ablation)消除心律異常源頭,有效控制心室頻脈發作。

2025/08/16
81
collect
收藏
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整合傳統經驗與創新科技 奇美醫院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精準椎體間融合,風險低,恢復快!

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整合傳統經驗與創新科技 奇美醫院導入「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精準椎體間融合,風險低,恢復快!

#椎間盤突出 #HIVD #脊椎微創手術 #可撐開式椎體間融合器 #Elevate-CAGE #陳志偉醫師

心臟高風險病人腰痛難忍,靠這招免拆原有金屬桿與骨釘就能順利行走!63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曾於2024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早在2021年,林先生就因腰椎問題接受腰椎第二節(L2)至第五節(L5)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近期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痛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教授門診求診,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L5-S1)椎間盤嚴重突出(HIVD)壓迫神經,導致症狀惡化。

2025/08/16
45
collect
收藏
恩師變病人!跨越30年的救心重逢 奇美醫院「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及震波碎石術,精準打通心血路

恩師變病人!跨越30年的救心重逢 奇美醫院「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及震波碎石術,精準打通心血路

#心肌梗塞 #軌道旋磨術 #Orbital Atherectomy #血管內超音波 #IVUS #震波碎石 #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旋轉磨鑽術 #Rotational Atherectomy #曾宣靈醫師

奇美醫院成功運用軌道旋磨術,打通童年恩師的心血路!一場急性心肌梗塞的搶救,竟成了一段跨越三十年的重逢。49歲的呂先生,多年來反覆胸悶、喘不過氣,今(114)年4月因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送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室,經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進行導管檢查,發現三條冠狀動脈中有兩條完全阻塞,僅存的左前降支也有嚴重鈣化與狹窄,情況十分危急。

2025/08/16
38
collect
收藏
小切口、大視野,胸腔手術不再「瑟瑟發抖」! 奇美醫院引進「劍突下內視鏡入路」結合達文西,降低術後疼痛與風險

小切口、大視野,胸腔手術不再「瑟瑟發抖」! 奇美醫院引進「劍突下內視鏡入路」結合達文西,降低術後疼痛與風險

#胸腺瘤 #劍突下內視鏡入路 #蘇英傑醫師

怕痛怕留疤?五旬女選擇機器手臂+劍突下微創手術,術後三天出院!55歲的陳小姐因身體不適至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蘇英傑門診檢查後,意外發現罹患「胸腺瘤」。由於腫瘤位於胸腔中央、靠近心臟與大血管,傳統手術需開胸,傷口大、復原期長,讓陳小姐相當擔心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經蘇主任評估,建議採用達文西手術系統結合「劍突下內視鏡入路」,以微創方式進行切除。術中運用高解析3D視野與靈活機械手臂,不僅成功完整切除腫瘤,也讓陳小姐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恢復良好,病理切片檢驗報告,顯示為胸腺瘤。

2025/08/11
67
collect
收藏
沒症狀也可能藏危機!腸胃鏡揪出「有癌前病變風險息肉」 奇美醫院呼籲消化道癌症可防可治,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關鍵!

沒症狀也可能藏危機!腸胃鏡揪出「有癌前病變風險息肉」 奇美醫院呼籲消化道癌症可防可治,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是關鍵!

#腸胃息肉 #腸胃鏡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 #張瑄元醫師

45歲陳女士平日無明顯不適,僅偶爾出現腹脹與排便習慣改變,原以為是壓力或飲食所致。因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陳女士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門診安排無痛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其中一顆無法用一般內視鏡切除處理。因此,張醫師運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完整移除病灶,術後病理檢查未見惡性變化,目前陳女士定期於門診追蹤,避免癌前病變進展成癌症。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