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趨勢

165 筆相關趨勢

2025/09/11
26
collect
收藏
精緻飲食、作息紊亂成腸道隱憂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年輕化 中醫大附醫「腸道超音波」 免清腸、無痛追蹤更精準

精緻飲食、作息紊亂成腸道隱憂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年輕化 中醫大附醫「腸道超音波」 免清腸、無痛追蹤更精準

#潰瘍性結腸炎 #腸道超音波 #蔡宗佑醫師

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往往需要長期依靠大腸鏡追蹤,但繁瑣的清腸過程與檢查不適,常讓人卻步。32 歲的范先生回憶,年輕時因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又常以精緻飲食來舒壓,結果某次腳部突然出現嚴重「疔瘡」,甚至引發高燒住院。當時也伴隨腹脹、黏液便與血便等腸道症狀,但他以為只是免疫力下降感染所致,沒有特別重視。隨著疔瘡治療完成、全身發炎獲得控制,腸道症狀也暫時緩解,因此未進一步檢查或追蹤。

2025/09/22
17
collect
收藏
乳癌化療引周邊神經病變  經顱磁刺激治療緩解病灶

乳癌化療引周邊神經病變 經顱磁刺激治療緩解病灶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 #洪怡珣醫師 #化學治療 #周邊神經病變

30歲的李小姐半年前罹患乳癌,手術後開始接受化學治療,過程中卻開始感覺手腳有脹痛、麻痛的感覺,進而影響睡眠品質,且不適感在化療結束後持續存在,遂進行乳癌術後復健及神經傳導檢查。檢查結果為周邊神經病變,排除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腎功能障礙等危險因子後,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洪怡珣主任診斷李小姐有因為化學治療而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由於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彰,洪主任建議以「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rTMS)」治療,在接受連續五天的一次療程後,李小姐症狀明顯改善,神經疼痛分數從78分下降至20分。

2025/09/16
17
collect
收藏
頸部反覆流膿恐藏隱疾 萬芳醫院提醒警覺鰓裂囊腫

頸部反覆流膿恐藏隱疾 萬芳醫院提醒警覺鰓裂囊腫

#鰓裂囊腫 #階梯式切除法 #黃振盛醫師

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才緊急轉診至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外科。經理學檢查與影像檢查,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術後病童恢復良好,傷口癒合順利,目前定期追蹤未見復發。

2025/09/16
52
collect
收藏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守護心房顫動病人遠離中風威脅

「脈衝場消融術+左心耳封堵術」 守護心房顫動病人遠離中風威脅

#心房顫動 #心律不整 #脈衝場消融術 #左心耳封堵術 #李易達醫師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不僅造成心悸,還大幅提高中風風險。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成功為一名同時罹患紅斑性狼瘡、腎衰竭且長期洗腎的女性病人施行「脈衝場消融術」合併「左心耳封堵術」的一站式治療,術後恢復良好,心律恢復正常,大幅降低病人再次中風的風險。

2025/09/11
174
collect
收藏
亞東醫院SBRT結合免疫治療 打造精準、低副作用全方位照護

亞東醫院SBRT結合免疫治療 打造精準、低副作用全方位照護

#肝癌 #SBRT #謝忱希醫師

近期有知名人士因肝癌過世,健檢中也出現癌前病變案例,引發社會對肝癌的高度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3,000名國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肝癌更高居全國癌症死因第2位。其主要肇因來自B型與C型肝炎,患者往往伴隨肝硬化,使得治療困難、病程複雜,甚至在手術或藥物治療後,仍可能發生肺部、淋巴或骨骼轉移,如何延長壽命並兼顧生活品質,成為臨床醫療的挑戰。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