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約有 12.8% 的 65 歲以上長者,經過評估為咀嚼吞嚥異常;亦即每 10 位高齡者,就有 1 位有輕度以上咀嚼吞嚥障礙。這個數字,將會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而越來越高,並且長者因咀嚼吞嚥困難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也成為威脅長者健康的原因之一,像李前總統就是吸入性肺炎引發後續的狀況而往生,因此不得不防。部分吸入性肺炎,是因為口腔不清潔,或是咀嚼吞嚥肌群失能, 導致口腔內許多呼吸性細菌或病原體,隨著食物與嘔吐物吸入或嗆入肺部,進到肺部而發生吸入性肺炎。
搜尋結果
1 筆相關資料
2025/09/30
19
收藏
72歲陳先生,日前突然說話不清和吞嚥困難,在家反覆嗆咳2天後被家人帶來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門診,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延腦外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後病情日趨穩定,但仍舊吞嚥困難,無法安全進食、喝水,只能仰賴鼻胃管。長期下來不僅體重驟減、情緒低落,更因吸入性肺炎風險倍增,讓家屬焦慮不已。
所幸,在奇美醫院「食樂支援小組」的介入下,運用AI輔助吞嚥風險評估,為陳先生擬訂個人化復健方案,設計循序漸進的飲食建議和吞嚥訓練輔助計畫,並搭配營養師設計的調整質地飲食。六個月後,陳先生已能進食稠狀液體和半固體餐點,減少鼻胃管依賴後,情緒因而改善並願意積極治療,家屬如釋重負,焦慮少了許多。
所幸,在奇美醫院「食樂支援小組」的介入下,運用AI輔助吞嚥風險評估,為陳先生擬訂個人化復健方案,設計循序漸進的飲食建議和吞嚥訓練輔助計畫,並搭配營養師設計的調整質地飲食。六個月後,陳先生已能進食稠狀液體和半固體餐點,減少鼻胃管依賴後,情緒因而改善並願意積極治療,家屬如釋重負,焦慮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