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范先生(化名)是名公車司機,長期覺得睡再多也睡不飽,開車時常感到精神不濟。太太也反映他睡覺時打呼聲像打雷,甚至有時候大半夜醒來,發現他好像一度「停止呼吸」,相當擔心他的健康問題,因此陪同就醫。經恩主公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君右醫師評估後,安排居家睡眠檢查(Home Sleep Apnea Test, HSAT),結果顯示范先生罹患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戴了陽壓呼吸器,治療呼吸中止症造成的缺氧問題,使用約三週,他白天的精神改善許多,睡眠品質也獲得了提升,目前持續接受醫師追蹤治療。
173 筆相關趨勢
2025/10/20
16
收藏
30多歲的周小姐在備孕期間某次生理期出現出血量驟增、痛經劇烈至無法起身,因此重新就醫。其先前於外院被初判為「子宮腺肌症」,因被告知不影響胚胎著床而未積極處置;此次轉至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陳穎中醫師門診,經陰道超音波與 CA-125檢驗綜合評估,確認為肌壁間約6公分的子宮肌瘤。雖非著床關鍵位置,仍存在持續增大與症狀惡化風險。為兼顧生活品質與生育規劃,周小姐與陳醫師當日討論並決定採海扶刀消融治療,儘速處理病灶。
2025/10/03
54
收藏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會導致心悸、胸悶,更會顯著提升腦中風與心臟衰竭的風險。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團隊,引進「心房顫動冷凍消融術」,至今已成功完成超過200例,不僅是南台灣執行案例數最多的醫學中心,其一年內復發率僅21.6%,遠低於歐美多項大型研究,且無嚴重併發症,為心房顫動治療立下高品質的介入治療新標竿。
2025/10/03
19
收藏
85歲的李爺爺是菲律賓華僑,一直以來身體十分健朗,不僅思緒清楚,還能自主往返台菲兩地。不料在三個多月前,逐漸出現記憶明顯退化、走路緩慢甚至需要坐輪椅的情形。察覺異狀後,李爺爺除了前往骨科檢查,也至神經內科接受巴金森氏症用藥,但因治療效果不彰,輾轉至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劉修勳主任門診。劉主任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及血管攝影檢查,結果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所引起的退化。會診神經影像科後,執行導管式腦血管栓塞術,一個月後李爺爺步態與認知功能大幅提升,目前定期回診追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