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陳麒亘指出,痤瘡(青春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全球盛行率約為9.4%,臺灣近年盛行率逐年上升,女性多於男性。雖然常見於12到25歲族群,但成年人亦會罹患痤瘡。痤瘡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造成社交困難、情緒壓力等,甚至與焦慮、憂鬱、自殺傾向等心理問題相關,影響程度不亞於傳統上認為較嚴重的皮膚疾病(如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故不可不重視。
182 筆相關趨勢
2025/10/20
38
收藏
一名67歲葉姓男子上週二上午準備料理一尾鹹水吳郭魚時,被魚鰭等尖銳處刺傷右手虎口處,傷口大小僅約0.1公分,原以為輕微刺傷,病情卻快速惡化,當晚整隻手臂紅腫近兩倍大,隔天一度休克住進加護病房,且紅腫範圍擴散到肩膀,檢驗確認感染「海洋弧菌」;收治的高雄秀傳紀念醫院兩度幫男子進行筋膜切開手術,及時搶救成功,保住男子右手。院方提醒,民眾處理海鮮時應做好相關防護,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不適情況,應盡速就醫。
2025/10/20
31
收藏
62歲宋女士兩年前照顧母親彎腰時,下背部突然「啪」一聲,3個月內從痠痛轉為劇痛,復健、針灸都無效,連起床、如廁、走路都困難,形容自己「舉步維艱」。磁振造影確認第12節胸椎壓迫性骨折,骨科林育賢醫師施行脊椎骨泥灌漿成形手術,病理切片確診多發性骨髓瘤。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接手治療,採用臺中榮總創新的「漸進式免疫調節劑量策略」降低副作用,讓她完成最新四合一標靶藥物治療並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5/10/20
19
收藏
85歲黃先生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超過10年,關節嚴重變形、疼痛難耐,長年來嘗試藥物治療、復健、關節內注射類固醇與玻尿酸、自費療程等多種非手術治療,效果皆有限,甚至需服用高劑量止痛藥控制疼痛,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時,已經只能依靠輪椅代步。骨科李宜軒醫師評估黃先生的狀況已符合換人工關節的條件,但考量年紀及手術風險,黃先生與家屬還是優先考量其他治療及止痛方式。最終,李宜軒醫師以「高頻熱凝療法」緩解黃先生的疼痛,治療一週後,黃先生的疼痛減輕七至八成,也順利恢復行走能力。
2025/10/20
17
收藏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近日成功搶救一名患有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新生兒,並於手術後順利康復出院。為分享這起珍貴的醫療成果與團隊合作精神,院方15日舉辦記者會,康復的兩個月大男嬰在媽媽懷中亮相,和醫療團隊一起切蛋糕,象徵「生命重生與希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