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是高齡社會,隨著年紀增長,心臟瓣膜會退化而失去正常開闔功能。二尖瓣逆流是最常見的瓣膜疾病,在一般成年人二尖瓣逆流或脫垂的盛行率約3-5%,好發於年輕女性,然而早期因症狀不嚴重,常延誤治療黃金時機。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患者長期結果相當重要,拖得愈久,心臟功能愈差,治療風險也愈來愈高。林口長庚心臟整合中心團隊在謝宜璋主任領導下,攜手合作,採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修補手術,提供二尖瓣逆流新的治療選擇,醫師也提出呼籲,有二尖瓣逆流的民眾,不要因為害怕手術而延誤就醫,宜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及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搜尋結果
2 筆相關資料
2023/09/13
610
收藏
59歲的蔡先生經常嘴破,有時是吃東西自己咬到破皮、有時是不明原因的小潰瘍或小血泡。日前他又出現口腔潰瘍,原本並不以為意,可是不久後蔡先生即因發燒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疑似肺炎住院兩天,出院後卻仍然斷斷續續地發燒,前陣子更因突如其來的胸悶、呼吸困難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蔡先生的血氧濃度只有92%(正常是95%),且雙側肺浸潤、發炎指數極高,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醫療團隊擔心嚴重的感染與心臟疾病有關,遂照會心臟血管科行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二尖瓣嚴重逆流,且有多處贅生物,最終診斷為口腔細菌「血鏈球菌」造成的感染性心內膜炎合併二尖瓣逆流,由心血管醫學中心張燕主任、心臟血管外科羅崇祐醫師聯手執行外科手術,替蔡先生置換人工瓣膜,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