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臟二尖瓣脫垂 不只修補更可置換!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心臟瓣膜功能:防止血液逆流回
心臟瓣膜是人體推送血流方向的重要構造,瓣膜的健康程度直接決定心臟血流是否順暢。請你試著想像每天按下馬桶後,馬桶水箱就會加壓送出大量自來水形成渦流清潔馬桶,結束後水箱就會立刻會進行蓄水的動作,這過程每個部件都不能出差錯,並且需要一鼓作氣!如果今天水箱的擋水浮筒故障造成自來水就無法正常進入水箱蓄水,影響沖馬桶的水量不足!還有一種故障情況是水箱的橡皮疲乏,水量慢慢開始在水箱內累積最後超出負荷,導致原本要按壓才會出水的馬桶座開始漏水!

而瓣膜的運作其實就雷同這種原理,假設今天因病變或老化緣故發生瓣膜鬆脫,便會使瓣膜再也不能完成防止血液逆流的任務,這時病患就會有瓣膜因閉鎖不全造成心房的血液又逆流回心室的問題。心臟血液打出去過了舒張期心臟要開始收縮了,代表大門門要能關得起來,所以簡單說就是要出得去進不來!心臟的瓣膜關得太緊而打不開,在醫學上稱之「瓣膜狹窄」,通常發生在老年人,因為器官老化發生鈣化的情形,導致瓣膜失去彈性漸漸無法打開,血液不能正常輸送。而瓣膜發生病變就會統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的瓣膜關不緊,在醫學上我們稱之「閉鎖不全」,接著我們要討論的二尖瓣脫垂,當有這種情況發生也會造成閉鎖不全。
二尖瓣閉鎖不全就像洩壓閥鬆脫,心臟壓力亂亂衝
人體心臟總共分佈有四個瓣膜,分別是主動脈瓣、二尖瓣、肺動脈瓣及三尖瓣。可劃分為心房與心室四個腔室及四個瓣膜:
- 左心室與主動脈間的主動脈瓣
- 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亦稱僧帽瓣
- 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三尖瓣
- 右心室與肺動脈間的肺動脈瓣
補充知識
其實人體血管內壁也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形成小靜脈(venules)與微血管相連。
疾病特徵
二尖瓣脫垂是所有心臟瓣膜異常之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盛行率大約是國內人口的5%。原因尚不明,但絕大多數與先天遺傳有關,男女比例大約1比3, 大部分病人沒有症狀,多因體檢或其他疾病檢查時才發現二尖瓣脫垂。
二尖瓣脫垂嚴重的話無法密合左心室,造成排出去的血液逆流回心房,使心臟的負擔加重,久而久之會發生心肌會增厚、肥大,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通常二尖瓣脫垂的症狀會分有嚴重程度的區分,只要出現呼吸急促、心臟雜音、咳嗽、頭暈、疲勞、焦慮、偏頭痛、胸悶或心絞痛,建議立刻就醫。
可能併發症
二尖瓣脫垂疾病連帶併發帶有致命危險
- 心臟衰竭:長期且沒有治療的二尖瓣閉鎖不全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病人可能出現其他各臟器功能衰退,嚴重時甚至死亡。
- 心房顫動:當發生二尖瓣閉鎖不全時,會導致心臟壓力過大,心臟容易變成肥大,或者引發起心房顫動。併發心房顫動後,有機會產生血栓,這些血栓在血液中流動,流到血管較細的地方就有機會引起堵塞,如果發生在大腦的血管中就有機會造成中風。
- 肺動脈高壓: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要更費力才能將血液送出;隨者肺動脈壓力不斷升高,心臟負荷會愈加沉重,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
人工瓣膜該如何選擇?
瓣膜修補術
對於二尖瓣閉鎖不全,在專業醫療的評估下,若是可以進行修補,專業醫療評估會優先選擇瓣膜修補術。修補術已證實可以增加存活率,而且降低感染的風險,另外,不像瓣膜置換,病人在術後不需終生服用抗凝血藥物。
瓣膜置換術
治療目的為減輕症狀及降低心臟衰竭的風險。傳統手術方式採用胸骨切開術劃出大範圍的開胸傷口以使心臟顯現,再植入機械瓣膜或以牛、豬或人體組織製造的生物瓣膜。差異性(見下表)選用則建議與門診醫師諮詢!
使用機械瓣膜的患者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藥物;生化組織性瓣膜的患者雖不需服用抗凝血藥物,但此類瓣膜往往會退化而僅能維持10年,之後必須再次進行置換手術。在開胸進行二尖瓣手術後,通常需要住院7到14天,醫療單位會密切監測患者以避免產生併發症及感染,而且傷口通常會帶給患者明顯疼痛,完全康復則需要經過好幾個月時間,視患者術前健康情況而定。

二尖瓣手術新進展:機器人來幫忙
機器人二尖瓣修補手術
目前國內醫學中心針對心臟瓣膜手術倡導使用機器人進行修補手術,因為過去傳統二尖瓣膜手術得從胸口正中切開胸骨,再將心臟做較大程度的切開與翻轉,才得以一窺患者的二尖瓣膜全貌;進行二尖瓣膜修補的時候,也往往需要進到較深的左心室處理縫合,因此視野會較不清楚,修補的成果有時候比較不穩定。另外,開胸手術對於病患心中的恐懼感也相對較高,要是有機器人手術輔助,可以用小傷口來做大手術!
然而採用機器人手術系統進行二尖瓣膜手術時,手術傷口較小,由於是從右側胸腔進入,心臟不必作大的切口或大幅度的翻轉就可以清楚看到二尖瓣膜,同時利用3D的內視鏡可以深入到左心房內,清楚地評估二尖瓣膜的缺損,並利用機器手臂進行精密的修補,即使是不適合修補的嚴重瓣膜病變,也可以在機器手臂下進行二尖瓣膜置。
引自台大心臟機器人手術小組

對大多數患者而言,相較於傳統開胸手術,機器人二尖瓣修補手術具備許多潛在好處,包括:
- 不切開胸骨
- 低感染風險
- 低失血量及低輸血需要
- 縮短住院天數
- 大幅減少疼痛及疤痕
- 恢復期較快、更早回歸正常活動
不過機器人手術也不是全然只有優點,使用機器人進行瓣膜修補手術的費用相當高昂,並不適用所有人群的手術經濟條件。所以,還是要與醫師溝通審慎評估後,因為國內的心臟醫學領域發展相當成熟,還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進行!
心髒瓣膜術後照顧與飲食建議
心臟瓣膜手術後胸骨癒合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術後的這段過程嚴禁任何劇烈運動,尤其完成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後,須服用抗凝血劑,應注意有無出血現象,如:血便、血尿、牙齦出血、持續頭痛或肢體無力等,有以上症狀出現立刻回診就醫。進行瓣膜置換之後的居家照護,日常洗澡以淋浴為佳,淋浴完需要使用無菌棉棒擦乾傷口,必要時可以用優碘進行簡單地擦拭消毒!
至於術後飲食注意事項,飲食以恢復體力為原則,食慾差可採少量多餐原則,最重要是忌口勿大量食用會影響抗凝血藥劑的食物,如葡萄柚汁、維他命E食物
- 小麥胚芽
- 大豆
- 植物油
- 全麥麵粉/製品
以及高維他命K食物
- 甘藍
- 綠茶
- 菠菜
- 綠色花椰菜
- 深綠高麗菜
- 納豆
- 牛肝
- 豬肝
而酒精會抑制心肌功能,咖啡因則會引且血管收縮,建議術後不要食用含有酒精與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
重點提醒,在完成瓣膜手術後,並不就代表就完全康復,術後仍要注重飲食並好好休養,定期回診追蹤!尤其機械瓣膜更要定期檢查的病患體內的凝血功能如何,置入的瓣膜有沒有產生血塊。生物瓣膜雖然有近似身體組織的優點,不過還是有退化的可能性,患者本身還是需要定期回診追蹤,日常維持好血壓與血脂,抱持一顆健康樂觀心態,自然心臟就會跟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