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更新
140,149
collect
收藏

認識動脈內取血栓術 避免腦中風後變植物人

諮詢專家:朱海瑞醫師/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中心主任、陳科廷醫師/林口長庚神經外科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認識動脈內取血栓術 避免腦中風後變植物人
當上天凍結你的另一半身軀,你該怎麼做?腦中風是國人的第三大死因,同時也是致殘主因(導致癱瘓)!罹患腦中風後有10%的機率會發生二次中風,可怕的是只要再度發病,其中有25%的病患會因此殞命。通常血管或動脈不會無緣無故地破裂,一般都是經年累月下原本的硬化與阻塞持續惡化,等到這些壓力衝破極限時就一發不可收拾,因此臨床上的腦中風為突然爆發的血管性疾病。
#腦中風 #經動脈取栓術 #腦室外引流術

目錄

突發腦中風頭眼昏花,嚴重時可能致死

人體因為心臟的運作,每天供給輸出組織需要的氧氣與養分,24小時不停的運轉,如同一個自帶壓力的鍋爐、推動身體機能的運行,要是有不健康的血管路線,可能發生破裂或是堵塞,如腦中風所帶來的損害,難以彌補!當大腦受到破裂血管的血流壓力或是血塊擠迫腦組織,或因血管受阻以致腦部無法順利獲得血液的灌輸,皆會出現腦中風的情況。
通常腦中風是突然發生的,發病後的症狀進展快速,輕微情況可以使人半身不遂或言語失常,嚴重的話可能當場死亡。腦中風所影響的部位大多為臉部或一側肢體突然感到無力或麻木、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頸部僵硬、突然視力模糊、多重影像或是一邊視野看不到、無法言語或不能理解他人所說的話、平衡困難或頭昏眼花。

缺血性 vs. 出血性腦中風有什麼差別?

腦中風主要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而細究可以分成五大類,我們以發生的機率高低來依序說明:
  • 缺血性腦中風(佔80%):為腦血管阻塞,原因為血管壁因為膽固醇或是脂肪堆積形成斑塊導致管徑變小或阻塞血液不流通,或是斑塊剝落阻塞血管,就無法順利輸送氧氣與葡糖到大腦,沒有養分漸漸地腦細胞就會死亡,而出現腦中風。
  • 出血性腦中風(佔20%):大腦中的血管洩漏或破裂,其原因多為高血壓、抗凝血劑過度治療或血管壁過薄。
  1. 腦血管破裂出血:最常見的的出血區域都是位於大腦深部的基底核部位,這裡是負責傳導運動與交感神經通過之處,一但經過血塊壓迫,神經的傳導功能就會喪失,發生側肢體的垮下偏癱。還有一種為腦血管瘤引起的血管破裂,其發生原因為大腦血管的交叉處血管內壁厚度因老化變薄,經過血壓的衝擊而膨脹顯得突出,就像是一個氣球一樣,並且會漸漸變大,直到血管壁承受不住壓力就會破裂!大腦瘤多位於大腦表面,破裂出血較少造成局部腦組織破壞產生偏癱,一般血塊皆分佈於大腦表面,使病人產生非常嚴重的頭痛,甚至昏迷,有30%的病人會立刻死亡。
  2. 腦動靜脈畸形破裂:此為先天性腦血管發育不正常,動脈血不通過微血管而直接流經畸形血管,畸形血管隨年紀增長而增大,血管壁變薄,以致破裂出血。二十歲左右年輕人突發一側肢體偏癱皆屬此項病因。
  3. 藥物性動脈炎引致血管阻塞或破裂:大多發生於注射毒品或使用不當減肥藥物者。不潔的注射器及消毒不完全,促使細菌入侵血管,便會造成助注射的周邊動脈發炎,以致破裂出血或阻塞,形成肢體偏癱。

腦中風的日常預防不能輕忽!不只是頸部動脈出現狹窄會產生中風現象,許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都可能連帶引起腦中風,尤其現代人生活不光是精緻飲食又加上高張力的工作環境,更不要輕易嘗試違禁藥品,這都是為腦中風埋下危險因子!

判斷腦中風的檢查項目


  • 電腦斷層檢查(CT)目前最普遍、便捷的檢查方式,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部的狀況,透過斷層影像區分出是腦出血或腦梗塞。
  • 腦部核磁共振(MRI):利用核磁共振造影顯示缺血性腦中風,對阻塞部位和範圍的界定更清楚;腦血管瘤使用MRI也會比較清晰,此種檢查是影像檢查中解析度較好的方式。由於檢查過程需耗費30-60分,所以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而且有經過心臟血管手術、裝有心律調節器或其他金屬支架的病患,須先告知醫師以便評估是否適合執行此項檢查。

⇒MRI如何檢查出腦中風?點我看更多MRI檢查目的及檢查原理

中風當下的檢查

  •  神經血管超音波:包括頸動脈超音波及顱底血管超音波兩項檢查,評估血管是否硬化或狹窄。同時可看出血管中血液流向、流量,間接評估腦部血流動力學的情況。

以上所有的影像學檢查,建議在有症狀出現前就可以至醫院或是健檢單位諮詢,每年或半年固定一次,不僅是確定自己的血管健康、生理狀態,如果有任何異常也能即時至門診接受治療!

不用打開天靈蓋,腦中風治療方式多

免開刀療法

如果是較小的阻塞,可以利用藥物治療,幫助血塊被吸收,至於較大或是急性的缺血性腦中風,可以安排進行血栓溶解治療。這種方式的病人選擇與執行都需要相當謹慎,可以接受的治療條件如下:

  1. 臨床懷疑是急性缺血性中風,中風時間發生在3小時內。
  2. 腦部電腦斷層沒有顱內出血
  3. 年紀在75歲以下

手術治療

面對缺血性的急性腦中風,可以採新式「經動脈取栓術」,運用微創腦導管技術,透過病人鼠蹊部動脈,將導管及微導管導引至阻塞的腦血管,將血栓取出,其方式包含:
  1. 因為部分的人工支架有可以開闔功能,可利用這個方式進入血管將血栓嵌住,再將血栓拉出。
  2. 將導管置於血栓近端,再將血栓吸出,以此打通血管。不過,動脈內取栓術並非適用所有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病患,仍需由臨床醫師依實際病況作綜合判斷,適用的病人包括缺血性腦中風發作8小時內、影像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者、缺血性腦中風情況屬於中度嚴重者。

三峽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科主任朱海瑞醫師

三峽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科主任朱海瑞醫師

阻塞型腦中風佔了中風疾病超過75%,在這類疾病中算相當大比例,透過多功能的血管攝影室輔助引入導管、導絲進入血管阻塞處取出血栓!以恩主公醫院為例110年已完成30位成功取栓的案例。這種術式目前通過健保的部分給付,因有部分靜脈注射抗血小板藥物等仍屬於自費項目,所以一次手術費用大約在15萬以上。

至於出血性腦中風,需要經過評估出血與血塊大小,經過緊急影像檢查後,判斷是否施以開顱手術清除血塊,一旦發生出血性腦中風,腦部組織必定受到破壞,也會造成神經功能缺損。外科手術目的主要以清除血塊、減低腦壓來減少腦部組織持續破壞及降低死亡率,因為影響層面太廣,通常都會輔以多種術式為患者同步或前後進行。

術式 開顱清除血塊配合顯微手術 立體定位抽吸術 腦室外引流術 腦室腹腔引流術 顱內壓監視器

範圍

術中若發現血塊移除後,腦部仍腫脹,
可行顱骨切除術(不將顱骨植回),
多爭取一些可讓腦部腫脹的空間。

對於較深部的、
出血量較小的腦出血,
可考慮行此手術。
對於單純腦室出血
或腦內出血及腦室造成腦室積血,
利用引流管來導出腦室內血水,
以達減低腦壓。
植入顱內或腦室內,
以利術後監測腦壓變化。
許多顱內出血(尤其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患)
會出現水腦現象,
腦部已無法正常吸收腦脊髓液,
可行腦室腹腔引流術將過多的腦脊髓液藉
引流管導至腹腔由腹腔幫忙吸收。
費用 健保部分負擔 健保給付
耗材另計
健保給付

腦血管瘤必需即時診斷出腦血管瘤的部位,並施行手術,夾閉血管瘤。動靜脈畸形若有大量出血,則須手術移除血腫-以X光刀或加馬刀照射,畸形的血管會於兩年內逐漸消失。

X光刀 vs. 加馬刀

X光刀是最早的放射線治療方式,為利用高科技將高能量放射線聚焦在腫瘤區,直接摧毀病灶,但因精準度差,必須把照射範圍放大而會殺死周邊正常組織,而伴隨強烈副作用。加馬刀則是更先進的放射線手術,能運用立體定位方法,將加馬射線準確聚焦在腦部變位置,讓病變的細胞逐漸萎縮壞死,這需要幾個月時間甚至1-2年才有可能完全康復。但因其獨特優點,許多患者仍會考慮接受加傌刀治療,包含:
  1. 無需作開顱手術,幾乎不會流血,也無手術傷口,也不用全身麻醉。
  2. 精準定位而安全性高
  3. 患者可於2-3天內出院,並恢復日常生活。
  4. 能觸及傳統手術無法達到的位置,也能搭配傳統手術,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傌刀除了治療腦內血管病變,還能對付顱內腫瘤、三叉神經痛、頑固性癲癇等,依患者病況不同而有健保給付或自費15-20萬元的差異,詳情請點選
加傌刀健保給付規範:1. 以顱內病灶之三度空間直徑不大於3.5×3.5×3.5公分或容積二十立方公分,病灶數目小於或等於三處或顱內病灶(大小限制同前)數目小於或等於五處之轉移性腦瘤,惟轉移性腎臟細胞瘤及黑色素瘤不受病灶數目限制。且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a. 曾接受開顱手術,但有殘餘腫瘤或腫瘤復發者。  b. 開顱手術可能造成神經損傷或危險性大者。  c. 有嚴重心肺疾病或其他內科疾病,不適合侵入性手術或全身麻醉者。  d. 轉移性腦瘤,限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 ≧70或ECOG 0-1者,且含其他病灶部位屬少部分惡    化者(oligoprogression/惡化病灶總數不超過五個且惡化器官不超過三處)。  e. 海綿狀血管瘤限病灶位於深部腦核或腦幹,曾有出血病史者。  f. 顱內單側小腦橋腦角之聽神經瘤寬度小於2.5公分(不含內耳道)者。   2. 不適用手術或其他傳統治療方式之三叉神經痛。 
。若想了解加馬刀的更多應用,可參考小兒腦瘤的治療方式。

如何預防腦中風:定期健檢、戒菸

其實一般人日常預防腦中風的觀念就是要先從:控制慢性病先下手。因為像現在天冷時很多人會吃火鍋,那就可能會攝入過量的鹽分,造成血壓偏高,加速影響血管病變。
  1. 定期健康檢查
  2. 有抽菸習慣應該戒煙
  3. 不過量飲酒
  4. 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應按照醫師指示配合治療
  5. 規律的運動
  6. 均衡的飲食:少鹽、少油、少糖,以及少吃動物性油脂與內臟

腦中風當下應變事項

  1. 家屬應保持鎮定。
  2. 鬆開患者束縛頸部或胸部的衣物,取出假牙。
  3. 保持呼吸道暢通,維持側臥,不餵食任何東西。
  4. 若有抽搐情形,把毛巾捲起來放入口中,以防止咬傷舌頭。
  5. 儘速送醫。

文獻參考

腦中風治療方式──甚麼是「動脈取栓」?,臺北神經醫學中心。
陳安芝(2020)。梗塞性腦中風之動脈取栓,中山醫院醫訊。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