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更新
4
collect
收藏

乳房重建後紅腫發炎 早期沖洗保住義乳

新聞提供:台北慈濟醫院
乳房重建後紅腫發炎 早期沖洗保住義乳
58歲黃女士因罹患乳癌日前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手術,並在同次術中以矽膠重建乳房,術後初期恢復相當好,但兩個多月後,義乳的部分出現局部疼痛與灼熱感,回診檢查發現局部紅腫,但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彰且紅腫範圍擴大。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魏林瑰醫師將黃女士收入院,以手術的方式在病人乳房的位置放上兩個微小導管進行每天兩次的義乳沖洗,三天即順利消腫,一週後,順利出院,不用將義乳移除。
#乳癌 #乳房重建 #魏林瑰醫師

乳房被認為是女性的重要象徵,美國研究顯示,乳癌切除的病人有高達77.9%出現社交減低情形;另有15.7%至46.5%的病人有憂鬱傾向,甚至被診斷為憂鬱症。魏林瑰醫師指出:「乳房重建是一段重建身體也重建心理的過程許多病人以為重建後只剩癌症治療,但義乳仍有部分併發症如因電療導致變形,以及極少數術後傷口長不好導致皮膚壞死,而較常見的為皮膚炎,其中美國統計濕疹發生率約2-3%,感染的發生率則為2.54%至3.91%。」

魏林瑰醫師說明,過往若植體被認為細菌感染就必須開刀移除,以免造成周圍組織壞死,但病人必須再次面對外型改變的衝擊,且不是所有紅腫、熱感都是細菌感染,臨床經驗來看,部分病人無法從義乳的病灶培養出細菌,但卻有明顯炎症反應,可能原因為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身體對義乳等外來物產生反應,加上免疫系統尚未穩定的緣故。因此針對此類併發症,當抗生素治療無效時,魏林瑰醫師改以生理食鹽水沖洗義乳的方式處置,先以手術在義乳上下各放一微小約0.5至1公分的導管,之後,病人即可回病房,用500ML生理食鹽水完整沖洗義乳植體,一天沖洗兩次,平均三天能有所改善,觀察一週可以出院。

乳癌病人術後因為不同治療,往往需要多科別間奔波往返,魏林瑰醫師提醒:「一定要遵照醫師叮囑回診,畢竟有些問題只有醫師能判斷嚴重程度。」此外,也提到「盡早恢復規律生活與健康習慣,是預防發炎與促進復原的關鍵。」包括飲食以原型食物為主、維持規律三餐與作息、保持運動習慣並調節心理壓力,藉由身心平衡,降低癌症復發併發症的可能。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