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更新
2,819
collect
收藏

不定時炸彈!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達50%

諮詢專家:吳毅暉醫師/臺大醫院心血管外科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不定時炸彈!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達50%
心血管疾病因無明顯症狀,常常被國人忽略,其實它排行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像人體最大的血管主動脈,負責將血液送到全身,若發生腫瘤、破裂出血,死亡率高達50%!不過,主動脈瘤不是癌症、惡性腫瘤,可以透過手術醫治,年紀大於60歲、抽菸、高血壓、血脂的男性都該注意與定期檢查,以避免憾事發生。
#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 #主動脈瘤 #高血壓

目錄

主動脈瘤 ≠ 癌症或惡性腫瘤 卻同樣致命

主動脈是人體最粗長的血管,負責一鼓作氣將血液分送到全身,從心臟打出血液往上方前進的路是升主動脈,延伸的管路像是柺杖糖彎曲為主動脈弓,繞過胸腔分支將血液送到腦部與兩側手臂;血管繼續沿著脊柱往下為降主動脈,過了橫隔膜之後稱作腹主動脈。可想而見,這條重要的「人體血液高速公路」只要一個地方發生車禍(破裂),影響到其他車輛(器官),後果往往不堪設想!

什麼是主動脈瘤?小時候我們一定都在文具店或是雜貨店買過一小包大概小指那麼長的氣球,夏天會拿來裝水球或是充氣玩耍,這些小氣球的橡膠表面有的厚、有的薄,只要充氣一定是比較薄的那面先漲大!其實主動脈瘤的成形就類似這個道理,當血管因為一些病變而變薄,那麼就會漸漸脹大,最後就會破掉,造成威脅生命的內出血,因此當動脈瘤變得比較大的時候,動脈瘤破裂的風險也逐漸增加。

主動脈瘤的血管壁膨脹形成來自於以下可能的情況:

  • 結締組織疾病造成:第一種是結締組織疾病影響血管結構不穩定,例如:馬凡氏症候群所引起的,這種疾病會使主動脈擴大導致血管容易受傷。
  • 心臟瓣膜不全造成:一般正常人的心臟瓣膜應是三片瓣膜,但是有的人先天只有兩片瓣膜,當心臟在推送血液時就會出現開閉不完全的情況,對血管造成負擔、加速耗損,也比較容易罹患胸主動脈瘤。
  • 退化性血管疾病:其起因可能是抽煙、高血脂、高血壓與體重過重等後天不利健康的條件,動脈血管容易出現粥樣斑塊堆積,血管一經硬化彈性就會變差,血管壁就容易膨脹變大形成主動脈瘤,此情況相當常見。
主動脈的每一段都有可能發生動脈瘤,當腫脹情況發生於不同的區段,在診斷上會將主動脈瘤依照其發生位置,概略分為胸主動脈瘤與腹主動脈瘤,通常臨床以腹主動脈瘤病患較為常見!在美國,每年大約會有1.5萬例主動脈瘤破裂的個案發生,當發現時通常必須接受緊急的血管修補手術,才可挽回生命。

有一句話說「見山不是山、見林不是林」,放眼所觀並非真正的實像,主動脈瘤也是類似道理,雖有個「瘤」字,其實它不是癌症的惡性腫瘤,並不會像癌症一樣轉移到不同器官。就組織構造來看,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壁異常的腫大,當人體的動脈某一段血管膨脹到形成一個氣球囊狀(超過原直徑的1.5倍以上),就稱做動脈瘤,所以發生在主動脈時,就稱為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症狀特徵:胸痛、腹痛、背痛

一般來說,主動脈瘤發生的初期通常是沒有感覺的,當血管逐漸膨脹逐漸擠迫到周邊的器官與組織,就有可能發生不適,其症狀包含:

  • 胸主動脈瘤症狀:胸痛、背痛、聲音沙啞、易咳、吞嚥困難,以上的情況都是來自脹大的胸主動脈瘤壓迫到周邊神經時,引發胸痛、背痛。壓迫返喉神經的話,會造成聲音沙啞;而壓迫到氣管,就會讓患者容易咳嗽、覺得喘;壓迫食道,就可能產生吞嚥困難。
  • 腹主動脈瘤症狀:腹部有跳動腫塊、腹痛、腰痛。如果腹主動脈瘤如果太大的話,躺下時患者會在肚臍附近摸到有脈博跳動感的腫塊。而腹主動脈瘤腫塊壓迫在肚子深處、腰部附近,會產生腹痛、腰痛、背痛,患者常常會因此而去腸胃科、骨科就診,很難直接想到是主動脈的問題。

前面提及主動脈瘤早期大多沒有症狀,除非是因為腹痛透過觸診或理學影像檢查意外發現,這時的血管直經越大,破裂的出血危險性就越高。臨床統計腹主動脈瘤若超過5公分以上,非常容易破裂出血,當腹主動脈瘤破裂時,即使馬上手術,患者死亡率仍高達50%!所以建議定期進行全身性健康檢查外,若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上述不適的症狀,及早安排就醫檢查。

  • 如果是直徑小於5公分且無症狀的腹主動脈瘤,服用藥物並建議每半年進行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追蹤檢查。
  • 若是直徑已接近5公分或達到5公分且有症狀的腹主動脈瘤,盡快安排手術治療。

檢查方式

主動脈瘤疾病的檢查診斷,以腹主動脈瘤為例要進行檢查,有下列幾種方式

  1. 理學檢查:醫師觸診,通常就肥胖的病人就難以摸得出來腫塊位置。
  2. 腹部超音波:無侵襲性,但超音波無法具體量測腹動脈瘤的大小。
  3. 腹部電腦斷層:無侵襲性,可以精準地判別腹動脈瘤的大小與範圍。

主動脈支架手術原理及風險為何?

藥物治療

原則上會選擇降血壓的藥物,如乙型的拮抗劑。可以想像今天血管已經硬化或是很薄了,若是高血壓的衝擊一定會有破裂的風險,除了日常注意血壓維持健康飲食外,服用藥物希望以此降低血管壁的過速搏動。如果乙型拮抗劑本身,還沒有辦法降低足夠的血壓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輔以其他的降血壓的藥物來幫助。

手術治療

為了評估治療方式,醫師會先觀察患者主動脈剝離的侵犯程度到多少,如果到升主動脈,患者得接受傳統主動脈置換手術;如果只有侵犯到將主動脈,可以透過微創手術來治療。當病患的主動脈瘤的形成超過5公分,傳統的開胸/腹手術是選擇之一,如果是發生腹主動脈瘤的話,手術方式為在病患的腹部劃開約30公分的開口,找到病灶位置後切除腹主動脈瘤,並以人工血管代替原本切除的區段。

不過,國內心血管醫學發展針對主動脈瘤的開刀方式推陳出新,現在不用透過開胸/腹手術,可透過為病患植入低侵襲性的血管內覆膜支架,降低血管壁破裂的風險。這種開刀方式是醫師利用一種覆(套)膜支架,從人體大腿兩側的股動脈進行植入並逆行至主動脈瘤病灶位置,將其與已經脹大的血管壁進行阻隔。

主動脈瘤開刀方式說明(以腹主動脈瘤治療為例):
  傳統開腹手術 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
傷口範圍 胸骨以下切開30公分開口 從大腿兩側腹股溝各畫一個2公分開口
手術方式 切除主動脈瘤並以人工支架替換 找出主動脈瘤病灶,並從切口將導管送入,
將支架輸送至病灶,之後再縫合切口。
優點 開口大視野佳,
好處理各種形狀的主動脈瘤。
傷口小,恢復期短,
術後數天就能出院返家。
缺點 全身麻醉風險高,
術後疼痛感明顯,住院約兩週
血管內滲機率高
手術醫材 人工腹主動脈支架 覆膜主動脈支架
健保給付 全額給付 部分給付





 

主動脈瘤術後照顧與飲食建議

接受主動脈支架手術者,術後務必於第一、第三、第六個月回診追蹤,之後每年定期回診做電腦斷層,藉此定期追蹤支架的狀況,若出現術後內露或支架移位問題時,可以盡早處理。

飲食

以清淡為主,低油、低鹽的烹調方式,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及蛋白質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酒類、辣椒、咖啡、濃茶等,要適當控制水份的補充。

運動

  1. 手術後一個月內不提重物,若要提物不超過4.5公斤,如果是胸主動脈手術後,應避免進行擴胸運動,上下床採取先側臥坐起的漸進式活動。
  2. 日常活動時束腹帶至少使用三到六個月。
  3. 採漸進式運動,逐步增加活動量,如果運動過程出現疲倦、胸悶、暈眩、呼吸困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充分休息。
Q:主動脈瘤跟比較常聽到主動脈剝離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還有什麼是主動脈破裂呢?

A:吳毅暉醫師表示,其實這三種疾病在血管醫學上來說,都是互相存在的只是定義上的差別

  1. 大小上的定義:主動脈瘤的定義是以大小來定義,正常血管主動脈的大小超過一點五倍以上,簡單說就是腫大的球狀,看起來像個瘤,就稱為主動脈瘤
  2. 解剖學上的定義:主動脈剝離在指得是在組織病理上描述血管發生問題,主動脈的三層主動脈壁被撕裂開來,最主要還是被主動脈的血流把他沖撕裂開來,這樣的情形就稱為主動脈剝離
  3. 臨床上的表現:主動脈破裂,破掉的原因可能是主動脈瘤太大了導致破掉,也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本來三層的血管壁只剩下一層,所以就可能破裂,所以這三者可能互相存在的。

文獻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