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可以生嗎?症狀、原因、手術方式與術後照顧
設計:殷嘉岑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葡萄胎的發生位置
葡萄胎發生在子宮內,子宮位於骨盆腔中央,形狀像個倒置的梨子。子宮壁主要由三層組織組成:
- 子宮內膜:子宮的最內層,富含血管。它是胚胎著床發育的場所,也是經血的來源。在正常懷孕過程中,子宮內膜會增厚,形成富含營養的環境以支持胚胎生長。在葡萄胎的情況下,原本應該發育成胎盤的滋養層細胞,會異常增生並侵入子宮內膜,形成葡萄狀組織。
滋養層細胞是什麼?
滋養層細胞是來自胚胎外滋養層的細胞,具有滋養功能。在胚胎發育成桑椹胚後,滋養層細胞是沿透明帶內壁擴展和排列的一種個體較小的細胞。滋養層細胞生長迅速,在胚囊表面形成許多毛狀突起,稱為「絨毛」
- 子宮肌層:子宮的肌肉層,由平滑肌組成,是子宮壁最厚的一層。子宮肌層在分娩過程中強力收縮,將胎兒娩出體外。
- 子宮漿膜/子宮外膜:子宮的最外層,是一層薄薄的漿膜,覆蓋並保護子宮,也是骨盆腔腹膜的一部分。

葡萄胎是什麼?葡萄胎的發生原因
葡萄胎的發生主要與受精過程中染色體異常有關,雖然確切機制尚未完全清楚。 絕大多數的葡萄胎是由於卵子受精異常所造成,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完全性葡萄胎 (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最常見的類型。幾乎所有案例都是由於一個空的卵子(沒有母系染色體)被一個或兩個精子受精。- 單精子受精:一個精子進入空的卵子後,精子的染色體會複製自身,形成一套完整的46條染色體,但全部來自父系。 因為缺乏母系染色體的調控,胚胎無法正常發育,滋養層細胞(將來形成胎盤的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充滿液體的葡萄狀水泡。
- 雙精子受精:兩個精子同時使空的卵子受精,形成69條染色體(全部來自父系)。 結果與單精子受精類似,胚胎無法正常發育,滋養層細胞異常增生。
- 特徵:
- 絨毛呈廣泛性水腫,增大。
- 絨毛外之滋養層細胞增生。
- 絨毛中之血管消失。
- 無胎兒及胚胎組織。

部分性葡萄胎 (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通常是由一個正常的卵子同時被兩個精子受精所造成,形成三倍體胚胎,也就是擁有69條染色體(一套來自母系,兩套來自父系)。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部分胎兒組織,但發育異常,通常無法存活。滋養層細胞也會異常增生,但程度通常比完全性葡萄胎輕微。- 特徵:只有局部的絨毛水腫,滋養層細胞局部增生,而且有胎兒或胚胎組織。但是併存的胎兒常有嚴重的先天畸型。

葡萄胎的症狀
葡萄胎的臨床症狀因人而異,有些女性可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例行產檢才被發現。早期常見的症狀包括:- 陰道異常出血:這是最常見的症狀,出血量不一定,顏色從暗褐色到鮮紅色都有可能。
- 嚴重孕吐 :由於hCG激素水平異常升高,孕吐可能比正常懷孕更嚴重。
- 子宮異常增大:因為滋養細胞異常增生,子宮大小可能比預期孕周大。
- 早發子癇前期 (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在懷孕20週之前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症狀。如果正常懷孕這症狀是發生在妊娠後期。
- 甲狀腺功能亢進:hCG激素與甲狀腺刺激素(TSH)結構相似,高濃度的hCG可能會刺激甲狀腺,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如心悸、體重減輕、怕熱等。

葡萄胎的高風險族群
- 特定年齡區間:小於20歲以及40歲以上的孕婦,因為卵子在這些年齡段更容易出現染色體異常,比其他年齡層的女性更容易發生葡萄胎。
- 曾患葡萄胎的女性:如曾罹患過葡萄胎,再次發生的機率約為一般女性的100倍左右。
- 特定種族/地域:亞洲女性,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女性,葡萄胎的發生率較高。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基因、飲食或環境因素有關。
- 有流產經驗:有前次流產或二次以上連續自然流產之婦女

葡萄胎的診斷方式
超音波檢查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在超音波影像中,完全性葡萄胎通常呈現典型的「雪花狀」或「蜂窩狀」圖案,沒有胎兒或胎心音。部分性葡萄胎則可能觀察到異常的胎兒組織和胎盤水泡。血液hCG 濃度測定
hCG 濃度測定可以用於初步篩檢和後續追蹤。葡萄胎患者的血液中,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的濃度通常會異常升高,甚至遠高於正常懷孕的相應週數。子宮內膜組織切片
通過子宮內膜組織切片,醫師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滋養層細胞的形態,確定葡萄胎的類型(完全性或部分性),並排除其他疾病。其他檢查
- 骨盆腔檢查: 評估子宮大小和卵巢狀況。
- 胸部X光檢查: 評估是否有肺部轉移,尤其是在懷疑惡性葡萄胎時。
- 懷孕初期出現異常症狀 (例如異常出血、嚴重孕吐、子宮異常增大等) 時,醫師會安排超音波檢查。
- 如果超音波影像高度懷疑葡萄胎,會進一步進行血液hCG濃度測定。
- 最後,通過子宮內膜組織切片進行病理檢查,確診葡萄胎並確定其類型。
葡萄胎的治療方式:子宮搔刮術、子宮切除術
葡萄胎的治療主要目標是將所有異常的滋養層細胞從子宮中移除,並監測是否有持續性滋養層疾病的發展。
持續性滋養層疾病是什麼?
持續性滋養層疾病 (Persistent Trophoblastic Disease, PTD) 指的是葡萄胎治療後,異常的滋養層細胞仍然存在或繼續增生的情況。 它可以分為兩大類:
侵襲性葡萄胎 (Invasive Mole): 滋養層細胞侵入子宮肌層,但沒有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侵襲性葡萄胎比單純的葡萄胎更具侵襲性,但通常仍局限於子宮內。
滋養層細胞腫瘤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GTN): 這一類疾病包括絨毛膜癌、胎盤部位滋養層細胞腫瘤和上皮樣滋養層細胞腫瘤。 滋養層細胞腫瘤可以擴散到子宮以外的器官,例如肺、肝或腦。
子宮搔刮術 (又稱為子宮刮除術)
這是治療葡萄胎最常見的方法。醫生會使用特殊器械將子宮內的葡萄狀組織與胎盤清除乾淨。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有時可能需要進行多次刮除術,以確保完全清除異常組織。
子宮切除術
適用於年齡較大、無生育需求或有其他併發症的女性。通常情況下,會進行全子宮切除術,切除整個子宮(包括子宮體和子宮頸),以降低持續性滋養層疾病的風險,但這會導致永久性不孕。然而,決定子宮切除範圍的最關鍵因素仍然是葡萄胎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醫師會綜合評估個體情況,例如年齡、生育意願及其他健康狀況等,再與病人討論決定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傷口大小 | 傷口數量 | 住院天數 | 疼痛感 | 恢復速度 | 沾黏風險 | 出血量 | 其他 | |
---|---|---|---|---|---|---|---|---|
開腹子宮切除術 | 10-15公分 | 1個 | 5-7天 | 高 | 慢 | 高 | 較多 | 適用於複雜情況 |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 0.5-1公分 | 3-4個 | 2-3天 | 低 | 快 | 低 | 較少 | 手術視野較小 |
達文西機器人輔助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 |
0.5-1公分 | 3-4個 | 2-3天 | 低 | 快 | 低 | 較少 | 3D 立體視覺,手術更精準,費用較高 |

葡萄胎手術治療後注意事項
子宮搔刮術和子宮切除術,雖然都是婦科常見手術,但術後照護重點有所不同。
子宮搔刮術
- 術後會有少量陰道出血,持續數天至數週屬正常現象。若出血量多於月經量、持續時間過長、或伴隨嚴重腹痛,應立即就醫。
- 可能會有輕微骨盆腔不適及下背痛,通常在 2-3 天後會漸漸改善。可依醫囑服用止痛藥。
- 術後 6 小時取出陰道紗布後,注意觀察出血狀況。保持外陰部清潔乾燥,避免盆浴和性行為,直到出血停止。若出現發燒、惡臭分泌物或腹部劇烈疼痛,應立即就醫。
- 局部麻醉恢復後即可恢復進食與活動。術後一週內不宜做粗重工作,採淋浴方式洗澡。
- 性生活建議兩週後再恢復。

子宮切除術
-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若傷口有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請隨時回診檢查。使用美容膠帶 3-6 個月可預防疤痕增生及蟹足腫。
- 術後陰道會有些許出血,約持續一週左右。當發現出血量增多或出血時間持續數週,請回診檢查。
- 術後三個月內儘量避免劇烈運動、久坐或開車。六至八週內避免提超過 5 公斤的重物;提物品時可使用腹托或束腹帶。
- 六週內不可陰道灌洗或使用衛生棉條,洗澡以淋浴為佳。
- 正常飲食,建議多攝取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促進傷口癒合和預防便秘。
- 注意觀察排尿和排便情況,如有困難應告知醫生。
- 性生活通常建議在術後 6-8 週,經醫師確認傷口癒合後,再恢復性生活。
- 子宮切除術可能對女性造成心理影響,需要家人和醫護人員的支持和理解。
- 按照醫生指示回診追蹤,若切除範圍包含卵巢,還需要關注更年期症狀。
術後hCG濃度追蹤
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術後追蹤都至關重要,以確保葡萄胎組織已完全清除,以及及早發現任何持續性滋養層疾病。 追蹤項目通常包括:
- 定期血液hCG濃度測定:術後會定期檢測血液hCG濃度,直到降至正常水平並維持一段時間。
- 超音波檢查:可能需要定期進行超音波檢查,以評估子宮恢復情況。
- 避孕:在hCG濃度恢復正常之前,建議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通常建議避孕6-12個月。這是因為懷孕會使hCG濃度升高,干擾對持續性滋養層疾病的監測。

文獻參考
都是懷孕惹的禍───談絨毛膜腫瘤,臺中榮民總醫院。葡萄胎,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
【衛教天地】葡萄胎,東元綜合醫院。
【衛教天地】女人的痛(孕婦篇4):高危險姙娠-葡萄胎 (H.mole),東元綜合醫院。
子宮搔刮術,國泰綜合醫院。
子宮切除術,國泰綜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