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更新
3,128
collect
收藏

腹腔鏡手術治療肝癌 低出血及早回歸健康下半場

諮詢專家:彭正明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達文西微創中心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腹腔鏡手術治療肝癌 低出血及早回歸健康下半場

為什麼肝癌會是台灣人肝臟的頭號剋星?甚至長年在霸榜國人死亡率排行前三名,這是因為人體的肝臟並沒有痛覺神經,如此一來肝癌發生的初期就鮮少症狀產生,以致於開始出現不適時到醫院檢查都為時已晚。根據估計,每年新確診的肝癌病人超過9千人,而2019年因肝癌死亡人數則佔了癌症死亡總人數的兩成,超過8千人的超高比例!其實肝臟的健康就像是一隻健康的小豬撲滿,每天被偷拿一枚硬幣,剛開始主人並不會發現,隨著日子一久,撲滿硬幣開始有了明顯減少的變化,這就像是肝癌的發生一樣,你的健康經年累月地被偷走就回不來了,所以定期健康檢查與改掉不良飲食、戒菸、戒酒等習慣都是為自己投下一枚健康硬幣,補血人生下半場賽局的健康能量。

#肝癌 #腹腔鏡微創手術 #達文西機械手臂 #多針射頻消融術

目錄

肝癌症狀:黃疸、容易疲倦、大小便不正常

 

肝癌發生後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症狀,當然這也會隨著腫瘤大小、位置而有所差異,肝癌發生的早期的症狀有下列情況

  1. 上腹部腫脹偶有疼痛感
  2. 黃疸:眼白與皮膚變黃
  3. 容易疲倦、發燒
  4. 食慾不振、體重變輕
  5. 下肢水腫偶發嘔吐
  6. 小便茶色、大便灰色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

針對罹患肝癌的族群進行比例分析,有9成以上與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有關,其他因素相對比重較小,主要有以下疾病:

  1. 感染B型肝炎病毒
  2. 感染C型肝炎病毒
  3. 酒精性肝炎
  4. 肝硬化
  5. 脂肪肝
  6. 肝癌家族史
若您本身有以上的病史,或是一等、二等親內有肝癌患者,那麼建議您要定期做
在嬰兒還未出世時媽媽的肚子裡才會分泌,出生後就會隨之消失,這種蛋白主要是由肝臟分泌,所以如果這個數值升高,表示體內有腫瘤在生長,這種情況會視為癌症的一個前兆,需要接受近一步檢查。 但是一般來說,胎兒蛋白也可能表示肝臟處於發炎的狀態亮紅燈,應儘早治療與休息,但隨著發炎指數下降,甲種胎兒蛋白就會跟著慢慢降低,如果數值超過200ng/ml,得到肝癌的機率有99%!
的檢查或每半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確保任何指數與影像是否為腫瘤而引起,尤其腹部只要有一公分大小的腫瘤,就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

肝癌分期怎麼看?

期數 疾病狀態
第一期 單一腫瘤大小2公分以下,癌細胞沒有侵犯血管,
尚未轉移到淋巴結、其它組織或器官。
第二期 單一腫瘤大小3公分以上,且已經侵犯血管;或有多個肝癌腫瘤,
但大小不超過5公分,癌細胞均未轉移到淋巴結、其它組織或器官。
第三期 3A:有多個腫瘤,且其中至少一顆大於5公分,
以上癌細胞均未轉移到淋巴結、其它組織或器官。
3B:至少有一顆腫瘤,無論大小為何,
已侵犯肝門脈和肝靜脈,但癌細胞尚未轉移至淋巴結、其它組織或器官。
第四期 4A:至少有一顆腫瘤已侵犯周邊淋巴結,
但癌細胞尚未轉移至遠端器官。
4B:至少有一顆腫瘤已侵犯周邊淋巴結,
且癌細胞已經轉移至遠端器官。

治療肝癌有多種手術方法,哪個最適合我?


治療癌症需要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明確檢查腫瘤位置與大小,請醫療團隊評估自身體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視情況選擇手術,就好比說臨床有不適合全身麻醉的病人,那麼RFA介入治療(射頻消融術)就適合這類病患!又或者超過十公分以上的腫瘤不建議使用微創手術,因為在標本取出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爆裂,可能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外,也會影響日後的病理組織判斷,包含:
  1. 腫瘤位置
  2. 腫瘤大小
  3. 肝臟功能
  4. 醫師技術

肝癌與胰臟癌這兩種發生於腹腔的癌症,談到治療都是以開刀手術為最好的治療方式,但偏偏這兩者的腫瘤切除又是難度最高的兩種癌症,因為肝臟是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器官,組織內血管結構層層堆疊、血流豐沛,手術難如登月。以臨床治療而言,必須以開刀為肝癌治療的前提,現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是優先選項。

國內醫療單位仍有提供其他輔助治療方式讓患者評估選擇,不過因為癌細胞侵犯的區域不同,加上每個肝癌患者的年紀與體質有一定差異,因此在術式的選擇上還是需與專業醫師進行討論後進行決策,例如搭配放射治療或是免疫治療方法。

手術方法介紹

  • 傳統開腹手術
  1. 手術方式:在腹部切開30∼50公分的傷口,以人字型傷口最為常見,其次是L型的開口,敞開患者腹部進行腫瘤切除
  2. 手術醫材:手術刀器械、防沾粘醫材、止血粉、防沾粘貼片
  3. 優點:傳統開腹手術傷口較大、視野清楚,能夠切除大部分的肝臟腫瘤,醫師在執行開腹手術時,可以透過手感直接判斷腫瘤取乾淨的程度。
  4. 缺點:傷口大、出血量較多、住院時間長
  • 腹腔鏡微創手術
  1. 手術方式:在腹部開4至7個0.5到1公分的小傷口,最後在下腹部不影響美觀且疼痛程度較低的部位,劃開一個比較大的傷口,將切除的肝臟組織取出。
  2. 手術醫材:腹腔鏡套管、止血生物凝膠、腹腔鏡長鉗、能量器械(諧波刀)HARMONIC、自動吻合器 gia
  3. 優點:微創手術因為靠著內視鏡器械深入腹腔內的肝臟,對醫師來說沒有直接碰觸器官的觸感,但好處是病人傷口小、疼痛感低,較少出現與傷口相關的副作用,現在已有針對腹腔鏡所搭載的3D-4K畫質顯像儀器,幫助手術更順利。
  4. 缺點:手術器械沒有達文西手臂那般靈活角度
  • 達文西機械手臂
  1. 手術方式:在腹部開4至7個0.5到1公分的小傷口,使用機械手臂的仿真手腕,獨有的549度旋轉角度,在腹部可以靈活轉向、夾取肝癌腫瘤。
  2. 手術醫材:達文西機器手臂、達文西第三代si器械、達文西第四代xi器械、止血生物凝膠
  3. 優點:採用機器手臂,由於器械旋轉的角度比較靈活,對於一些困難位置或是角度不好開的腫瘤,確實有幫助;此外,若預期手術中必須做一些血管、膽管、腸胃道的吻合動作,以機器手臂進行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4. 缺點:手術費用高
  • 多針射頻消融術
  1. 手術方式:藉由超音波導引,在肝腫瘤內插入雙電極針,藉由高周頻電流加熱,燒灼腫瘤促使凝固壞死,雙電擊電燒針一次最多可以置放六隻,燒灼出八公分的治療範圍
  2. 手術醫材:雙電極電燒針(多針)
  3. 優點:如果腫瘤沒有侵犯到血管,體積較小(小於三公分),可以使用微創的射頻燒灼,保持肝臟完整。
  4. 缺點:燒灼過程中因為電燒針會穿刺腫瘤,容易讓腫瘤細胞沿著血液擴散出去,臨床上常見到患者治療過後幾個月又復發!
就目前而言,腹腔鏡微創手術會是最多患者的首選術式,尤其2020年衛福部將腹腔鏡手術納入健保給付(不含耗材),加上這類醫材的技術進步,不只會病患帶來更好的術後復原,也造福醫師在醫病關係間有更多元化的選擇提供給自己的病患做決策。

肝癌有免開刀療法嗎?

面對肝癌的治療除了開刀以外,最多人關心的就是有沒有免開刀的治療方法,2019年衛福部通過特管法,國內醫學中心推出免疫療法,擠身癌症治療的選擇之一。

免疫細胞療法

PD-L1 是一種蛋白質,可以抑制T細胞的免疫功能,當PD-L1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接受器時,這個T細胞就會失去活性。PD-1或PD-L1抑制劑可以阻斷這樣的結合,使T細胞可以恢復活性,進而毒殺癌細胞。CTLA-4也是類似的機轉,T細胞的CTLA-4被結合上之後,就會失去活性,使用CTLA-4抑制劑也可以使T細胞再度活化去毒殺癌細胞。

經導管肝動脈栓塞術

對於小型肝癌有不錯成效,但對於較大的腫瘤,治療成效會逐漸下滑。根據統計,經此方式治療過的病灶有三到七成會出現癌細胞殘留,過些時日就會再復發,這時候就必須再加上其它治療。

放射治療

腫瘤大小並無絕對限制,適合以下情況的患者:

  1. 無法手術或栓塞的5~8公分腫瘤
  2. 腫瘤超過8公分,需採多次治療、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或合併栓塞療法
  3. 開刀或栓塞後仍有殘存腫瘤
  4. 肝門靜脈阻塞
  5. 局部淋巴轉移

但若黃疸指數太高、肝功能指數太高、白血球太低,則不建議放射治療。

肝癌患者需提升免疫力!多吃蔬果、蛋白質

肝癌的治療過程是一個漫長過程,多數人都會擔心面臨癌細胞的轉移,所以術後的身心放鬆,正向思考相當重要。日常就要養成護肝習慣經常運動、接種肝炎疫苗,不與他人共用刮鬍刀、牙刷等私人用品,避免傳染B型、C型肝炎病毒。

至於肝癌患者的術後建議可以多食用下列食材提升免疫系統,烹調的方式建議使用水煮或燉烤的方式,不宜用油炸方式!

  1. 新鮮蔬果:草莓、柑橘、紅色甜椒、深綠色蔬菜等
  2. 全穀類:燕麥、小麥、芝麻與糙米等
  3. 蛋白質:瘦肉為主、低脂或脫脂的乳製品、雞蛋、大豆製品

常見問題:肝癌跟膽結石有關嗎?

A:就目前醫學臨床上的判斷來說,膽結石與肝癌的成因並沒有症相關,如果有偶而會嘔吐的情況,也要綜合是否有其他症狀的出現,接受專業醫療的檢查才能斷定是否罹患肝癌。

文獻參考

肝癌,國泰綜合醫院。
肝癌治療方式有哪些?肝癌症狀及治療注意事項總整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肝癌,三軍總醫院。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