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更新
1,165
collect
收藏

健康人也要關心的手術 活體肝臟移植

諮詢專家:李勁樵醫師/長庚醫院肝臟移植外科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健康人也要關心的手術 活體肝臟移植
常在電視電影上看見肝臟移植手術情節,現實中也有許多名人進行此手術,如大甲鎮瀾中董事長顏清標,因肝硬化、肝腫瘤而接受二兒子顏仁賢2/3的健康肝臟。捐肝救父聽起來是充滿孝心的行為,其實並不是人人都能捐肝,要考量患者病況與捐贈者的手術風險。而若要等待意外死亡者的器官捐贈,依統計台灣每年發生不到100例,相當稀少,也讓肝臟移植手術被稱為需要天時,地利,人合的特殊手術。
#肝臟移植 #全肝移植 #縮小肝臟移植 #分割肝臟移植

目錄

什麼情況需要進行肝臟移植呢?


對於某些疾病族群或是遭遇重大意外需要急救的患者,可以利用器官移植的方式來挽回生命或是搶救因器官衰竭的最後那根孱弱的生命燭心?

肝癌連續40年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前兩名,每年平均帶走8,000人的性命,是我國癌症防治主要疾病對象。如果大腦可以比喻為人體的電腦計算機、心臟可以形容為動力引擎,那麼肝臟就像是一間可以多工運作處理加工製造、垃圾清銷、毒物管制的高端化工廠,日以繼夜地為人體做排毒工作的代謝器官,對人類非常重要。所以只要肝臟出現發炎或是癌病變,是屬於不可逆的肝功能喪失情況,經過評估無法施以手術給予治療幫助康復、在醫療範疇還沒有方法或是儀器可以取代肝臟衰竭的正常功能,那麼活體肝臟移植(以下簡稱肝臟移植)就是治療的最終方案。

很多因素都可能引發肝臟衰竭不只是肝癌,還有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膽道疾病、脂肪肝等,這些慢性肝疾病都會引起肝臟發炎,漸漸進入肝硬化、甚至肝癌。當肝臟機能嚴重受損,目前沒有替代方案能夠取代肝臟功能,因此就需要進行「肝臟移植」為患者續命。而這些取代原來肝臟的新肝大多取得不易,可以說少之又少,主要來源是來自善心的腦死病患,或是五等內的血親與姻親為患者捐贈活體肝臟(親屬活體肝臟捐贈),每年等待換肝的人數更是不在少數。


 

肝臟移植的適應症

以下不同的末期慢性肝病、肝炎患者都適用直接選擇肝臟移植進行治療;

  1.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B型肝炎、C型肝炎)
  2. 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且肝功能不適合腫瘤切除
  3. 猛爆性肝炎或藥物引起之急性肝衰竭
  4. 威爾森氏症(銅離子代謝異常)
  5. 先天性膽道閉鎖(在台灣以兒童常見)
  6. 原發性膽汁滯留性肝硬化,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及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7. 其他末期肝臟疾病,無法以傳統方法治療者
 

哪些人不適合肝臟移植手術?

可參考衛生署於2002年訂定的標準:
  • 年齡65歲以上
  • 目前有感染或無法控制之敗血症
  • 愛滋病感染
  • 嚴重心肺功能障礙
  • 活動性肺結核未完全治療者
  • 心智不正常者或無法配合長期藥物治療者
  • 嚴重腦血管或週邊血管病變致日常生活無法自理且無法接受重建手術者
  • 免疫系統不全或自體免疫疾病雖經治療仍預後不良者
  • 藥癮患者
  • 酒癮戒除未足半年
 

捐肝需考量的四大風險

換肝手術有多重風險,雖然過去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肝癌在臨床也有相當的風險,不過那都限於一人而已,但是進行肝臟移植是複數的器官,當然風險也會疊加上去,包含:

  1.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肝臟器官本身擁有左、右肝葉,這兩片肝葉也都佈滿大量血管,加上受贈者的凝血功能不佳。因此比起一般的傳統手術,手術取肝、換肝出血的風險比其他治療手術高出許多。
  2. 健康人(親屬)開刀捐肝幫助需要健康肝臟的病患,重回正常人生,所以過去醫師要確保病患開刀的過程,現在進行肝移植的手術時要先確保捐肝人的取肝過程安全。
  3. 捐贈肝臟大小是依據受贈者的身量大小來決定,但是捐贈者最多只能捐贈自己肝臟的60%,所以受贈者與捐贈者的身高體重不能相差太多,否則是無法捐贈的。
  4. 其他器官疾病連帶提高併發症發生機率,換肝患者本身有其他器官的疾病、有抽菸或是高齡者,都會增加肝臟移植的併發症發生的機會,會比只有單純肝臟疾病因素的患者高出40%出現併發症。
 

肝臟移植的併發症

肝臟移植如果是因爲肝硬化造成凝血功能不佳的問題,術後會有出血的危險。而接獲活體肝臟移植需要植入外來器官,患者本身可能會有排斥的狀況,在手術完成之後,病患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可能會有其他感染的風險,另外膽管重建後可能有感染或狹窄的可能。除了藥物治療外,有時會需要住院或接受膽管支架置放等處理。

一般來說經統計,肝臟移植手術可能出現以下的併發症:

  • 出血,需要接受輸血
  • 解尿困難,尤其是年紀較大的男性
  • 膽管傷害,造成膽管阻塞或膽汁滲漏,有時必須放置導管引流
  • 腸胃道損傷
  • 腹腔內或傷口感染
  • 可能出現疝氣
  • 腸沾黏造成腸阻塞
  • 因腸蠕動不良,造成脹氣
  • 腹積水
  • 所移植的肝臟功能異常,嚴重時需要再度換肝

 

大愛捐肝與活體捐肝手術差異

大愛捐贈肝臟

全肝移植時若肝臟大小足夠,移植團隊也會透過分肝手術將左、右肝臟分別捐給不同的受贈者來治療更多的患者。

  • 全肝移植手術: 捐贈者整個肝臟直接移植至另一成人換肝者。
  • 部分肝臟移植手術
  1. 縮小肝臟移植手術:摘除的肝臟以手術方法,修剪成換肝病患需要的大小,再移植至罹患末期肝病之病患。應用在成人肝臟捐給兒童。
  2. 分割肝臟移植手術:摘除的肝臟以手術方式分割成兩部分.較小的左邊肝臟移植給罹患肝病的病童,較大的右邊肝臟則移植給成人換肝者。
 

活體捐贈

為部分肝臟捐贈方式,若是大人捐贈給小孩時,因為肝臟體積太大,只能只用左外側肝臟或是單一分段捐贈,必要時須要把單一分段再縮小,才能放入較小的小孩體內。而來自五等親內的活體肝贈捐贈,一樣有縮小肝臟移植手術與分割肝臟移植手術,此外還有因肝臟植入腹腔的位置進行手術區分。

  • 正位肝臟移植手術:新肝植入位置為肝臟在人體原本的位置。
  • 異位肝臟移植手術:新肝植入位置為肝臟不在人體原本的位置。


但不論是什麼樣的形式為捐贈者與受贈者作換肝,都需要在彼此的身上開一個直線5公分以上或是L型的開口來進行取肝,術後的疼痛感一定不輕,但為了往後數十年的健康生活,這一切都會值得。

圖說:肝臟移植取肝換肝範圍影響開口大小

 

肝臟移植的手術重點

除了全肝的肝臟移植之外,其餘都是部分的肝臟進行移植,但別忘了肝臟本身就是一個有豐富血管與充沛血液的器官,如何進行縮小分割,長庚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移植外科主任李威震醫師開創了一種專屬計算公式「李氏公式」,透過精密計算幫助肝臟移植能夠精準與快速地進行手術目標。

同為長庚醫院的一般外科李勁樵醫師表示:「正常的肝臟血流有75%來自於肝門靜脈,這條靜脈的分叉可以分成左右兩邊,或變成三叉狀。肝臟的體積大小與血流量成正比,因此我們透過計算肝臟分支血管的截面積,就能了解不同部分的體積比例。」



肝臟移植的術後照護

  • 影響移植術後存活率的重大關鍵是穩定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術後須透過免疫抑制劑來抑制免疫系統,降低對新器官的排斥反應,延長新器官存活時間,提高存活率。
  • 活體肝臟移植後的生活作息調整,首重就是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對肝臟有顯著的傷害,一律建議患者可以戒酒!
  • 另外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時要十分小心使用其他藥物,避免因藥物交互作用造成藥物濃度過低或過高。關於癌症部分,需要定期追蹤腫瘤指數及影像,若有變化要盡早檢查及治療。
 

文獻參考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