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走 五旬婦走成足底筋膜炎!震波治療還她勇腳

對林阿姨來說,每天和社區好友一同健走是生活重心與樂趣,運動時邊走邊聊,不但能強身,還能紓解壓力,然而近期她發現自己走沒多久腳跟就開始疼痛,漸漸跟不上朋友的步伐,疼痛從腳跟蔓延到整隻腳,甚至影響日常行走,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因為大幅增加的行走距離,但足部肌耐力尚不足以支持這樣的運動量,導致足底筋膜炎!
復健醫學科葉書銘醫師表示,長期站立或走路、穿著不適合的鞋子,都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高齡者因退化導致脂肪墊的萎縮,腳底緩衝功能減少,還有扁平足、肥胖、或跟骨刺也是原因之一。最常見的症狀是早晨起床下床時,第一步踩地就感到足跟特別疼痛,疼痛部位可能從腳跟向前蔓延,且接近腳踝的跟骨內側或足底兩側可能有輕度腫脹。
在葉書銘醫師的評估與建議下,林阿姨接受了震波治療搭配物理治療運動訓練。藉由高能量機械波刺激病灶,引發身體組織的再生與修復,並阻斷疼痛神經傳導以達到止痛效果。接著,針對足踝設計的肌力與柔軟度訓練,能加強關節穩定度,降低復發風險,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圖說:在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柯葉書銘醫師的評估與建議下,林阿姨進行了震波治療搭配物理治療(圖片提供:羅東博愛醫院)
林阿姨說,進行三次療程後,疼痛症狀便改善超過九成,治療後她已經能再度參與社區健行活動,並持續透過肌力強化訓練來穩定足踝,期待未來完全康復。
圖說:進行三次療程後,林阿姨疼痛症狀改善超過九成,治療後她已經能再度參與社區健行活動(圖片提供:羅東博愛醫院)
葉書銘醫師提醒,運動雖好,但若出現長期疼痛或活動受限,切勿輕忽!運動前應做好伸展、選擇合適鞋款,並適時調整運動量及運動強度;行走或站立一段時間後,也須給足底筋膜放鬆休息的時間,才能降低足底筋膜炎的發生。運動後出現不適建議盡早就醫,專業評估及治療不僅能快速改善症狀,更能透過完整的復健訓練,幫助病人恢復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