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可割可棄?運動宅醫師不許你這樣胡說!
責任編輯:廖冠竣
設計:林盟凱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嗨大家好,我是愛看動漫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運動醫學骨科楊正邦主治醫師
以上人物和劇情純屬醫師自行腦補,但半月板部分切除的確是不遠的過去時常施做的術式,現在也時常聽聞職業選手為了盡早回到運動場上,選擇接受半月板碎片清除,舉例像是有名的網球選手RogerFederer、NBA的Dwyane Wade。但半月板這個組織可說是膝關節中間的緩衝墊,如果切除了一部份,就會增加關節軟骨的壓力,造成病患在年紀還很年輕時,關節軟骨就產生了磨損,上述的幾位體壇巨星, 也很容易搜尋到常常出現膝蓋積水的問題, 很可能就是關節軟骨已經出現磨損甚至碎片化了!
目前的醫學趨勢,越來越強調保留更多的半月板組織,也就是做半月板縫合,這樣的手術通常是以微創的關節鏡進行,也就是在膝蓋的部分打幾個小洞(通常是0.5-1cm),將鏡頭與器械伸進關節內,確定破裂處後再進行縫合;目前最常使用的應該就是半月板縫合器, 若不使用此種縫合器,則需另外製造傷口保護神經血管。


但如果半月板已經被切除了,難道就注定是黑白的人生嗎!其實針對這樣的問題,國外早已發展出所謂半月板移植手術(嘿沒錯,也是器官移植的一種),將配對過的捐贈組織植入體內,這樣的軟組織移植,其實都經過冷凍處理,跟心臟肺臟這樣的活體移植不同,相對沒有排斥的疑慮,適合做這種手術的族群大多為年輕但很早就因傷導致半月板破損了病患,尤其他們當中有些之前已經做過半月板的碎片清除,但開始出現些微的退化性關節炎跡象,這樣就有機會可以接受新生半月板的植入。
半月板移植在大型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好的中長期成果,但通常較為昂貴,近來最新的技術,是使用自己身上的腿後肌腱或腳踝肌腱當作移植物放入患者的膝蓋內,這樣的手術方式花費就能大幅降低,技術上也很類似韌帶重建,目前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有不錯的結果。
在半月板手術後,病患需要使用拐杖5-6週, 某些情況下,前幾週會有膝蓋角度限制,當然還需要配合肌力訓練、行走,敏捷度的加強才能順利回到運動場。小翼在接受了自體肌腱半月板移植後,經過一年的復健,憑藉著新生的膝蓋關節還有對足球的熱愛,再次身披國旗與隊長臂章,站上了世界盃的賽場了!來踢足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