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治療適合哪些人?認識預防醫學及細胞儲存的應用
諮詢專家:謝慶隆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責任編輯:洪凱斌
設計:林盟凱、殷嘉岑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細胞儲存是疾病預防的明日之星?台灣自2018年起開放6類自體細胞治療應用,並逐步完善再生醫療法規,帶動細胞儲存蓬勃發展。本文將帶您一起認識細胞及其衍生物如何發展出修復及替換人體組織器官的創新技術與製劑,革新醫療是否有機會用來預防疾病?
預防醫學是什麼?
預防醫學是指著重於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延長壽命的醫學領域。它與傳統的治療醫學不同,傳統醫學主要關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預防醫學旨在通過早期干預和健康管理來減少疾病發生的風險或延緩疾病的進展。
預防醫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 初級預防 (Primary Prevention)
- 次級預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 三級預防 (Tertiary Prevention)

細胞治療是什麼?為什麼要儲存細胞?
細胞治療是一種利用活細胞來治療疾病或修復受損組織的醫療方法。其核心目標是將功能性細胞引入患者體內,以促進自我修復、替代受損細胞或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這種治療方式在再生醫學、免疫療法和基因治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在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和關節炎等病症的治療上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而儲存細胞為未來的治療提供了多種選擇,特別是年輕健康的細胞更具活力,擁有優秀的修復和再生能力。在面對疾病時,儲存的細胞可用於再生醫學或免疫療法,尤其有家庭遺傳性疾病或癌症家族病史的高風險族群,可將自體細胞儲存作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透過有效降低排斥反應和副作用,增強治療效果,幫助應對未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細胞治療的運作原理和機制:
- 替代損傷或缺陷細胞:當人體內某些細胞或組織受到損傷或失去功能時,細胞治療可以利用健康的細胞進行替代。這些健康的細胞可以來自患者自身(自體細胞)或來自其他供體(異體細胞),並通過移植來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功能恢復。
- 促進組織再生:一些幹細胞不僅能替代受損的細胞,還能通過分泌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等信號分子來促進周圍組織的修復與再生。這些信號分子可以調節免疫反應、促進血管生成、減少炎症,並誘導受損組織自我修復。
- 免疫調節和增強:免疫細胞治療的原理是通過強化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疾病,特別是癌症。這類療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等),經過體外擴增或基因改造,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增強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或感染的能力。
- 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某些幹細胞(如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特性,能夠減少過度的免疫反應和炎症,從而保護受損的組織不被進一步破壞。這些幹細胞能夠分泌抗炎因子,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幫助身體恢復免疫平衡。
- 基因修飾與細胞功能增強:有些細胞療法基於基因工程技術,對細胞進行基因修飾,使其具備特定的功能或能力。這些細胞在體外被修改以增強其在體內的治療效果,如增加癌細胞的識別能力或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細胞治療種類有哪些?免疫細胞治療能對抗癌症?
台灣衛生福利部目前開放了6項細胞治療項目,涵蓋了血液惡性腫瘤、實體癌、慢性傷口、燒傷、皮膚缺陷、關節疾病和神經損傷等多個醫療領域,欲瞭解詳細請參考「衛福部核准細胞治療技術」。這些治療項目運用不同細胞種類,依其特性和分化潛能,針對不同疾病和損傷提供更精準、個人化的治療選擇,造福更多病患。
此外,部分民間業者也成立了相關資訊平台,讓民眾能更深入了解細胞儲存/治療細節,例如「超預防醫學・細胞治療諮詢平台」,提供專家線上視訊諮詢管道,協助民眾獲得專業的「第二意見」做為參考,除此之外,該平台上也彙整了許多細胞儲存/治療的最新發展動態、衛教宣導、相關法規更新等資訊,以及使用者經驗回饋,供大眾參考細胞儲存/治療的實際狀況和潛在風險。
然而,所有醫療決策都應以個人健康狀況及疾病為依據。建議您在選擇任何治療方案前,務必諮詢主治醫師等專業醫療人員,審慎評估、多方比較,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決策。
台灣目前已開放的6項細胞治療的類型與應用:
主要用於治療各類血液惡性腫瘤。這些幹細胞具有重建患者造血系統的能力,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血液細胞生成,提升治療效果並減少併發症風險。
適應症:
- 血液惡性腫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 白血病(不包括慢性骨髓白血病的慢性期)
- 淋巴瘤
- 多發性骨髓瘤
2. 自體免疫細胞(包括 CIK、NK、DC、DCCIK、Adaptive T 等細胞)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和基因改造後,回輸至患者體內,以增強其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能力。這類治療特別適用於難治性的實體腫瘤和某些血液癌症,能夠提供個性化且高效的治療選擇。
適應症:
- 1~3期治療無效的實體癌
- 腦瘤(腦轉移癌)、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 頭頸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
- 實質癌(Solid Tumor)第四期病人
- 大腸直腸癌、肝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腎臟癌、鼻咽癌、腦癌、非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癌、腎細胞癌、子宮內膜癌、惡性黑色素瘤
- 其他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3. 自體脂肪來源幹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
主要用於促進慢性傷口和大面積燒傷的癒合。脂肪幹細胞具有良好的再生潛能,能夠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縮短癒合時間,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適應症:
- 慢性或困難傷口(滿六週未癒合傷口)
- 大面積燒傷或皮膚創傷受損(佔總體表面積百分之二十(含)以上)
- 皮下暨軟組織缺損
4. 自體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
主要用於改善皮膚質地和修復各類體表傷口。纖維母細胞能夠分泌膠原蛋白等細胞外基質成分,促進皮膚組織的再生和修復,達到填補皺紋、凹洞及疤痕的效果,提升皮膚的整體外觀和功能。
適應症:
- 皮膚缺陷:皺紋、凹洞及疤痕等之填補與修復
- 體表傷口之修復
- 其它表面性微創技術之合併或輔助療法
5. 自體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自體間質幹細胞移植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能夠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包括軟骨細胞、骨細胞、脂肪細胞等,並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功能。這些特性使其適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如退化性關節炎、腦中風後的神經修復等,促進組織再生和功能恢復。
適應症:
- 皮膚缺陷:皺紋、凹洞及疤痕等之填補與修復
- 體表傷口之修復
- 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
- 腦中風
- 脊髓損傷
- 其它表面性微創技術之合併或輔助療法
6. 自體軟骨細胞(Autologous Chondrocytes)
主要針對關節軟骨的修復,特別是膝關節。通過提取患者自身的軟骨細胞,經過體外培養後再移植回關節部位,促進軟骨組織的再生和修復,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延緩關節炎的進展。
適應症:
- 退化性關節炎
- 膝關節軟骨缺損

細胞治療有副作用嗎?
如同任何醫療行為,細胞治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副作用。這些風險可分為短期和長期,輕微和嚴重程度也不同。以下列舉一些細胞治療常見的風險:
- 短期風險與副作用 (常見且通常較輕微)
- 注射部位反應: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紅腫、發癢、瘀青等局部發炎反應,通常在幾天內會自行消退。
- 發燒: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療後出現輕微發燒,這是身體對治療的正常免疫反應,通常會在短時間內退燒。
- 疲倦:治療後感到疲倦是常見的副作用,通常在休息後會改善。
- 噁心、嘔吐:少數患者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較輕微且暫時性。
- 長期風險與副作用 (較少見但可能較嚴重)
- 感染:細胞治療過程中需要操作細胞,若操作不慎或免疫力低下,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
- 過度免疫反應:輸入的細胞可能被識別為外來物,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發炎性疾病,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 細胞生長失控:輸入的細胞可能在體內生長失控,形成腫瘤,這是細胞治療最擔心的風險之一,但發生機率相對較低。
- 治療效果不佳:細胞治療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有些患者可能治療後效果不佳或疾病復發。

細胞治療適合哪些人?要儲存哪些細胞?
- 癌症家族病史族群
- 有癌症家族病史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通常較高,因此,細胞儲存可以作為一項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策略,為未來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以下列舉了幾種常見癌症及其對應可考慮儲存的細胞類型
- 乳癌、卵巢癌、大腸直腸癌、肺腺癌等實體腫瘤
- 儲存自體免疫細胞 (如 NK 細胞、T 細胞等),儲存有助於未來進行免疫治療,這些細胞可在患者需要時用於增強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能力。尤其對於那些容易罹患實體腫瘤的人群,免疫細胞儲存可提供未來治療的潛在途徑。
- 血液腫瘤科相關癌症 (如白血病、淋巴瘤)
- 造血幹細胞 (HSCs),對於家族中有血液相關癌症(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的成員,造血幹細胞儲存可用於未來進行骨髓移植或血液重建。
- 癌症治療後組織損傷或免疫抑制
- 間質幹細胞 (MSCs) 或脂肪來源幹細胞 (ASCs): 這些細胞可用於組織修復和再生,特別是在癌症治療後可能導致的組織損傷或免疫抑制情況下,幹細胞儲存可幫助恢復身體機能。
- 困難傷口高風險族群
-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等,都屬於困難傷口的高風險族群,他們的身體狀況使其傷口癒合面臨巨大挑戰,預先儲存健康的細胞,可以為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更多可能性。
- 間質幹細胞 (MSCs) 或脂肪來源幹細胞 (ASCs),這些細胞具有促進血管新生、調節免疫反應和促進組織修復的能力,儲存的幹細胞可用於治療慢性難癒合傷口,加速傷口癒合,降低感染風險,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 退化性關節炎高風險族群
-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退化和關節周圍組織損傷為特徵,造成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某些人群,例如有家族病史、肥胖、關節過度使用或受傷者,屬於退化性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預先儲存健康的細胞可以為未來的治療提供有力的支持。
- 間質幹細胞 (MSCs) 或脂肪來源幹細胞 (ASCs) ,這些細胞具有優良的再生潛力,能夠分化為軟骨細胞,幫助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從而改善關節功能和減輕疼痛。

細胞儲存的流程和品質管理
細胞儲存的流程是一個嚴謹且科學化的過程,確保細胞能在最佳狀態下長期保存。以下是一個更詳細的流程說明,涵蓋了各個關鍵步驟:
- 諮詢與評估 (Consultation & Evaluation)
- 聯繫專業機構:選擇信譽良好、經驗豐富且擁有先進設備的細胞儲存機構至關重要。
- 初步諮詢:與醫療專業人士進行初步諮詢,了解自身需求,並評估是否適合進行細胞儲存。諮詢內容包含:
- a. 細胞種類: 決定儲存哪種細胞,例如臍帶血、周邊血幹細胞、免疫細胞、脂肪幹細胞等。
- b. 儲存目的: 明確儲存細胞的目的,例如為未來健康儲備、預防疾病或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 c. 個人健康狀況: 評估個人健康狀況是否符合細胞採集標準,確保採集過程安全。
- 了解方案細節:細胞儲存機構會詳細解說儲存方案、費用、合約條款、細胞使用方式以及相關風險。
- 簽署合約與準備 (Contract & Preparation)
- 簽署合約:在充分了解方案內容和條款後,與細胞儲存機構簽署正式合約。
- 預約採集時間:根據您的時間安排和機構的作業流程,預約細胞採集的時間和地點。
- 採集前準備:機構會提供詳細的採集前注意事項,例如飲食限制、藥物調整、避免劇烈運動等,確保採集過程順利。
- 細胞採集 (Cell Collection)
- 確認身份:在進行細胞採集前,機構會再次核對您的身份資訊,確保樣本正確無誤。
- 專業醫護人員操作:細胞採集過程由經驗豐富的專業醫護人員進行,確保操作安全、衛生且符合標準規範。採集方式依細胞種類而異:
- a. 周邊血幹細胞:透過類似捐血的「血細胞分離術」從血液中提取。
- b. 脂肪幹細胞:透過微創手術從腹部或其他部位抽取脂肪組織,再分離提取幹細胞。
- c. 免疫細胞:透過抽取血液,分離並活化特定免疫細胞。
- 細胞處理與檢測 (Cell Processing & Testing)
- 細胞分離與純化:採集到的樣本會送至實驗室,透過專業技術分離和純化目標細胞,去除雜質。
- 細胞計數與活性檢測:檢測細胞數量、活性、存活率等關鍵指標,確保細胞符合儲存標準。
- 疾病檢測:對樣本進行傳染病檢測,確保細胞安全無虞。
- 細胞冷凍保存 (Cryopreservation)
- 添加冷凍保護劑:在細胞中添加特殊的冷凍保護劑,防止細胞在冷凍過程中形成冰晶,損害細胞結構。
- 程式降溫冷凍:使用專業的程式降溫設備,將細胞逐步降溫至 -196℃ 的液態氮環境中,使細胞進入休眠狀態。
- 儲存於液氮儲存槽:將冷凍後的細胞儲存在充滿液態氮的特殊儲存槽中,確保細胞處於穩定的超低溫環境。
- 長期儲存與管理 (Longterm Storage & Management)
- 嚴格控管儲存環境:細胞儲存機構會持續監控儲存環境的溫度、壓力等參數,確保儲存條件穩定,細胞安全。
- 定期樣本品質監控:定期對儲存的細胞樣本進行品質監控,確認細胞活性及狀態。
- 完善的資訊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資訊管理系統,記錄每個樣本的詳細資訊,包含採集時間、細胞種類、數量、儲存位置等,方便日後追蹤和管理。

細胞儲存與細胞治療的注意事項
在台灣,細胞製備場所需符合「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規範,才能合法進行細胞製備作業,目的在於確保細胞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品質。選擇適合的細胞製備場所至關重要,除了考量以下幾點之外,也務必與醫師深入諮詢,了解自身狀況是否適合接受細胞治療,並討論相關風險與益處。
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選擇適合的細胞備製所:
- 合法性與資質
- 政府認證與許可:確認細胞備製所是否擁有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或相關部門的認證和許可。台灣的細胞儲存服務必須符合衛生福利部的規範。
- 質量標準認證
- 了解細胞備製所是否遵循國際標準,如 ISO 認證、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規範,這些標準可以確保細胞處理和儲存的高質量和安全性。
- 技術能力與設施
- 專業實驗室設備:選擇具有現代化設施和技術的備製所,尤其是在細胞分離、培養和冷凍保存技術上有經驗的機構。
- 先進的冷凍技術:確認其是否擁有最先進的超低溫液氮儲存設施,能夠保證細胞在長期儲存期間的穩定性和活性。
- 專業團隊
- 專業技術人員:備製所應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如幹細胞專家、生物技術人員、醫學博士等,他們能確保細胞的處理和儲存過程符合規範。
- 醫學支持:了解機構是否提供醫療支援,如醫師諮詢、專業治療計劃等,這樣可以在儲存和後續使用時獲得專業建議。
- 儲存和安全保障
- 儲存環境穩定性:確保細胞備製所具備可靠的電力和安全系統,能在各種緊急情況下確保細胞不受損。
- 雙重儲存系統:一些細胞備製所提供雙重儲存系統,將細胞樣本分別儲存在不同的地點,以防止單一系統故障帶來的風險。
- 長期儲存保障
- 瞭解其儲存契約的條款和年限,確認能否提供長期穩定的儲存服務。
- 服務內容與透明度
- 個性化服務:了解該機構是否能根據個人情況提供客製化的細胞儲存和備製方案。
- 透明的定價:細胞儲存涉及到初期的細胞採集、處理費用和後續的年費。選擇價格透明,並且能清楚說明費用構成的機構。
- 儲存記錄與追蹤
- 詳細的儲存記錄:選擇可以提供完整的細胞儲存記錄、細胞品質檢測報告的備製所。提供你可以定期查看儲存細胞的狀況。
- 追蹤系統:確認機構是否擁有完善的追蹤系統,確保你的細胞樣本從採集到使用都能被有效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