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更新
14
collect
收藏

扁桃腺發炎如何緩解?症狀、原因、治療、切除手術

責任編輯:簡睿晞
設計:殷嘉岑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扁桃腺發炎如何緩解?症狀、原因、治療、切除手術
扁桃腺發炎會自己好?這可不一定!輕微的病毒性扁桃腺炎,身體的免疫力通常能在一週內擊退病菌。但如果是細菌感染,可就沒這麼簡單了。研究顯示,細菌性扁桃腺炎若不積極治療,恐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風濕熱、腎炎等,嚴重影響健康。若你發現自己喉嚨痛到難以吞嚥,高燒持續不退,甚至伴隨頸部腫大,千萬別輕忽,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扁桃腺炎

目錄

扁桃腺發炎是什麼?發炎的位子在哪裡?

扁桃腺發炎指的是當扁桃腺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時發炎腫大,造成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依照病程可以分為:
  • 急性扁桃腺炎:症狀突然發作,通常持續 7-10 天,嚴重時可能伴隨高燒、吞嚥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 慢性扁桃腺炎:症狀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通常較急性扁桃腺炎輕微,但可能導致口臭、吞嚥異物感等不適。
  • 復發性扁桃腺炎:指一年內發生多次急性扁桃腺炎,通常定義為一年內發作達五到七次以上。

扁桃腺構造

一般常說的扁桃腺,指的是顎扁桃體,位於口咽部兩側的淋巴組織,形狀類似扁桃果,由淋巴濾泡組成,表面覆蓋著黏膜上皮,內部有許多隱窩,這些隱窩容易藏匿細菌和病毒,進而引發感染。除了顎扁桃腺以外,還有位於鼻咽部的腺樣體,以及舌根部的舌扁桃腺,這些扁桃腺的構造,再加上周圍其他沒有形成團塊的淋巴組織,圈成一個環狀,醫學上稱為魏氏扁桃體環(Waldeyer's ring)。扁桃腺的主要功能與免疫相關,但隨著年齡增長,其作用會逐漸減弱,並由其他免疫機制取代。

扁桃腺發炎的原因是什麼?

扁桃腺炎主要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常見的病毒包括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等;常見的細菌則為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當這些病原體入侵扁桃腺,便會引發炎症反應。另外如:過敏原、化學刺激物(如吸菸)、胃食道逆流,都可能刺激扁桃腺,導致發炎。

扁桃腺發炎症狀有哪些?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的差別?

扁桃腺發炎的主要症狀是喉嚨痛,但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在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有所不同。

急性扁桃腺炎

症狀通常突然出現且較為嚴重,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常見症狀包括:
  • 劇烈喉嚨痛:吞嚥時疼痛加劇,甚至難以進食。
  • 扁桃腺紅腫腫大:扁桃腺明顯充血、腫脹,有時可見白色或黃色的斑點或膿苔。
  • 高燒:體溫可能升高,伴隨畏寒、寒顫。
  • 頸部淋巴結腫大且觸痛:觸摸頸部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 其他症狀:可能伴隨頭痛、全身倦怠、肌肉痠痛、咳嗽、流鼻涕、聲音嘶啞、口臭、食慾不振等。

慢性扁桃腺炎

症狀通常較輕微且持續存在,常見症狀包括:
  • 持續性喉嚨痛或不適感:疼痛程度較輕,但持續時間長。
  • 吞嚥時有異物感:感覺喉嚨有東西卡住。
  • 口臭:由於扁桃腺隱窩藏匿細菌,容易產生口臭。
  • 頸部淋巴結腫大:腫脹程度通常不如急性扁桃腺炎明顯。
  • 反覆急性發作:慢性扁桃腺炎可能偶爾會出現急性發作,症狀會加重。

扁桃腺發炎的高風險族群

  • 兒童和青少年:扁桃腺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免疫系統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個階段的扁桃腺比較活躍,也更容易受到感染。
  • 免疫力低下者: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的人,例如接受化療或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的人,因身體難以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因此患病風險更高。
  • 接觸感染者:與扁桃腺炎患者密切接觸,或在學校、托兒所等容易傳播病菌的環境中活動的人,感染扁桃腺炎的風險較高。
  • 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患者:這些疾病會影響鼻腔的正常功能,使病原體更容易入侵扁桃腺,增加患扁桃腺炎的風險。

扁桃腺發炎的診斷方式有哪些?

口腔喉嚨視診

觀察扁桃腺的大小、顏色、是否有腫脹、化膿、白點或滲出液體等。同時也會觸診頸部淋巴結,檢查是否有腫大或觸痛。

實驗室檢查

  • 快速鏈球菌抗原檢測:能快速檢測 A 群 β 型溶血性鏈球菌,只需幾分鐘即可得到結果,有助於快速診斷鏈球菌性咽喉炎。然而,由於該檢測的敏感性有限,即使結果為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仍需依據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結果來判斷。
  • 細菌培養:從喉嚨後部採集樣本進行細菌培養,可以更準確地檢測出致病菌,並進行藥物敏感性測試,以指導抗生素的使用。但培養結果需要較長時間,通常需要 1-2 天。
  • 全血球計數:可以幫助區分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細菌感染通常會導致白血球數量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增加。

其他檢查

  • 血液檢查:例如EB病毒抗體檢測,可以幫助診斷EB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
  • 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掃描 (CT) 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通常用於診斷扁桃腺周圍膿瘍或其他併發症。

扁桃腺發炎如何緩解?要吃抗生素嗎?

扁桃腺發炎的緩解方法,取決於病因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大多數扁桃腺發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這種情況下,治療的目標主要是緩解症狀,因為病毒感染會自行痊癒。保守治療的方法包含:

居家護理

適用於病毒性和輕度細菌性扁桃腺炎。
  • 充分休息: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以促進康復。
  • 補充水分:多飲水保持水分,減少喉嚨的不適感。
  • 飲食調整:進食溫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減少喉嚨刺激。
  • 加濕空氣: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有助於舒緩乾燥不適的喉嚨。
  • 定期漱口:使用溫鹽水或漱口水來減輕喉嚨疼痛
  • 止痛藥物: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如布洛芬或撲熱息痛來緩解疼痛和發燒。

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扁桃腺炎有效,對病毒性扁桃腺炎則無效。由於大多數扁桃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然而,在以下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開立抗生素:
  • 鏈球菌性咽喉炎:這是最常見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扁桃腺炎類型。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鏈球菌性咽喉炎至關重要,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症狀,更重要的是,可以預防風濕熱等嚴重併發症。
  • 其他細菌感染:雖然較少見,但其他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也可能引起扁桃腺炎,這些情況下也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 併發症:如果扁桃腺炎引起了併發症,例如扁桃腺周圍膿瘍或咽旁膿瘍,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治療注意事項

  • 完成療程:即使症狀在服用抗生素後有所改善,也必須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提前停藥可能會導致感染復發,並增加細菌產生抗藥性的風險。
  • 遵循醫囑:請務必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不要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
  • 注意副作用:抗生素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腹瀉、噁心、嘔吐等。如果出現嚴重或持續的副作用,請立即聯繫醫生。
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療扁桃腺炎。請務必諮詢醫生,由醫生根據病情判斷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使抗生素在未來失去效用。

扁桃腺哪些情況要開刀?切除手術怎麼做?

扁桃腺切除手術,醫學上稱為扁桃腺切除術 (Tonsillectomy),通常建議用於治療慢性或復發性扁桃腺炎,以及其他一些與扁桃腺相關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慮扁桃腺切除手術的情況:

反覆性扁桃腺感染

如果您一年內頻繁發生扁桃腺炎(通常定義為一年 7 次或以上,或連續兩年每年 5 次或以上,或連續三年每年 3 次或以上),醫生可能會建議您進行扁桃腺切除手術。即使發作次數未達上述標準,但每次扁桃腺炎都非常嚴重,導致高燒、吞嚥困難、需要住院治療等,也可能需要考慮手術。

慢性扁桃腺炎

如果持續存在慢性扁桃腺炎的症狀,例如持續性喉嚨痛、口臭、吞嚥異物感等,且保守治療無效,醫生可能會建議手術切除。

扁桃腺周圍膿瘍

如果扁桃腺炎引起了扁桃腺周圍膿瘍,這是一種扁桃腺周圍組織的細菌感染,通常需要引流膿液,並可能需要切除扁桃腺。

扁桃腺肥大

如果扁桃腺過度肥大,導致呼吸道阻塞,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吞嚥困難或言語問題,手術可以改善呼吸道通暢性,減少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的情況。

嚴重扁桃腺結石

如果經常出現口中異味且無法通過保守治療改善,可能需要考慮切除扁桃腺。這是因為扁桃腺的隱窩容易積聚食物殘渣,形成結石。

懷疑有扁桃腺腫瘤

如果發現扁桃腺大小不對稱或有硬塊,特別是伴隨頸部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則需進行手術以排除腫瘤的可能性。

手術方式

根據儀器不同有多種手術選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扁桃腺大小和位置、以及手術醫師的經驗和偏好。依手術器械和技術可分為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兩大類:
  • 傳統手術:這類手術方式歷史悠久,技術成熟,但通常術後疼痛較明顯,恢復時間較長。
  1. 傳統冷鋼刀切除術 (Cold knife or dissection tonsillectomy):
    • 使用手術刀、剪刀、剝離器等器械將扁桃腺完整地從周圍組織中剝離出來。這是最傳統的手術方式,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但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後疼痛感較明顯,恢復時間較長。
  2. 電燒切除術 (Electrocautery tonsillectomy):
    • 目前傳統手術大多 使用電刀切割扁桃腺,利用電流產生的熱能同時止血,操作溫度約200-350度。止血效果佳,可減少術中出血量。但術後疼痛感明顯,周圍組織可能會有熱損傷,恢復時間較長。
  • 微創手術:這類手術方式的傷口通常比較小,術後疼痛較輕,恢復時間較快。
  1. 低溫電漿刀 (PlasmaBlade) 扁桃腺切除術:
    • 使用高頻電流來生成低溫電漿能量,精準切割組織同時止血,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與傳統電燒切除術相比,低溫電漿刀產生的溫度更低,約40-100度,可進一步減少周圍組織的熱損傷,降低術後疼痛,並縮短恢復時間。出血量少。
  2. 冷觸汽化 (Coblation) 扁桃腺切除術: 
    • 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進行的微創手術。它以生理食鹽水為介質,通過無線射頻能量產生電漿場域,使組織中的分子產生振動,進而汽化,達到切除扁桃腺的目的。由於其低溫特性(約 40-70°C),相較於傳統電燒切除術(溫度高達 400°C 以上),冷觸汽化能大幅減少周圍組織的熱損傷,從而降低術後疼痛感、出血量及併發症風險,並縮短恢復時間。此外,冷觸汽化也兼具止血功能,提升手術安全性。
  3. 無線射頻消融術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 手術方式類似微創冷觸汽化,差別在於沒有生理食鹽水當作介質。但若扁桃腺並未完全移除,存在復發的可能性;不適用於所有患者,例如扁桃腺結石或腫瘤。
  4. 超音波切除術 (Ultrasonic):
    • 使用超音波振動刀切割和止血,兼具切割和凝血功能。術中出血量少,術後疼痛相對較輕,恢復時間較快。
  5. 雷射切除術 (Laser):
    • 包括二氧化碳雷射、KTP(鏻鉀)雷射等。手術所花的時間與術中的出血都較傳統的冷刀和電燒刀少,手術時間短且不需住院,術後疼痛輕,恢復快,可以更精確地控制切割深度和止血。
  6. 利嘉修爾組織凝集器 (LigaSure) 扁桃腺切除術:
    • 使用 LigaSure 電外科器械進行扁桃腺切除,該器械利用射頻能量和壓力來封閉血管和組織。與傳統冷鋼刀切除術相比,LigaSure 可以減少術中出血和術後疼痛,並縮短手術時間和恢復時間。
    1. 經口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TORS):
      • 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經由口腔進行扁桃腺切除手術。手術視野清晰,器械操作靈活,穩定性高,出血量少,術後疼痛較輕,恢復較快。但手術費用高,並非所有醫院都具備相關設備和技術。目前主要用於治療口咽癌、喉癌等,較少用於單純的扁桃腺切除。

手術步驟

  • 禁食:術前需禁食至少 6-8 小時
  • 麻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確保手術過程中無疼痛感。除特殊情形,例如頸椎有半脫位等問題頭部不宜伸展者,考慮以局部麻醉施行。
  • 切口:使用手術器械,經由口腔進入,在扁桃腺周圍做出切口。不須切開皮膚,外觀上不會有傷痕。
  • 剝離:以扁桃腺的包膜為界,由扁桃腺前後柱形成的扁桃窩中將扁桃腺從周圍組織中小心剝離下來,
  • 止血:使用電燒、超音波刀或其他止血工具仔細止血,確保手術區域沒有活動性出血。
  • 縫合:有些手術方式不需要縫合,傷口會自然癒合;有些醫生會選擇縫合扁桃腺窩,以促進癒合和減少術後出血風險。

扁桃腺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 疼痛:喉嚨疼痛是常見的,通常會持續 1-2 週,疼痛可能擴散到耳朵,醫生會開立止痛藥物來緩解疼痛。
  • 出血:出血是比較嚴重的併發症,但發生率不高。少量出血是正常的,但如果出血量較多或持續時間較長,應立即就醫。
  • 口乾:因為手術區域的組織正在癒合,術後可能會出現口乾的現象。
  • 腫脹:喉嚨和舌頭可能會腫脹,導致吞嚥困難。
  • 聲音、味覺改變:術後聲音與味覺可能會暫時改變,但通常會在幾周內恢復。

扁桃腺切除術後的照顧與飲食建議

通常情況下,扁桃腺切除手術後需要住院觀察 1-3 天,具體時間取決於患者的恢復情況和手術方式。

術後照護

  • 疼痛控制:術後喉嚨疼痛是常見的,醫生通常會開立止痛藥。按時服藥,不要等到疼痛難忍時才吃。可以使用冰敷頸部來減輕疼痛和腫脹。
  • 充足休息:手術後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劇烈活動。
  • 補充水分:多喝水、清澈的果汁、冰棒等,保持喉嚨濕潤,避免脫水。避免飲用酸性飲料、咖啡因和酒精,這些會刺激喉嚨。
  • 口腔衛生:手術後,口腔衛生非常重要。可以用溫鹽水漱口,輕輕地清潔口腔,避免用力漱口或刷牙,以免造成傷口出血。
  • 活動限制:避免劇烈運動、提重物、彎腰等活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 觀察出血:術後出血是可能的併發症,要注意觀察是否有持續性出血或吞嚥時有鮮血。如果出現出血,應立即就醫。

飲食建議

  • 術後初期 (前幾天):
  1. 冷流質飲食:例如冰水、清澈果汁、冰棒、果凍等,可以舒緩喉嚨,減少疼痛。
  2. 避免熱食和熱飲:熱食和熱飲會刺激喉嚨,加重疼痛。
  • 術後中期 (1-2 週):
  1. 軟質飲食:例如煮熟的蔬菜、軟麵條、米飯、粥、布丁、優格、冰淇淋等。
  2. 逐漸增加食物的稠度:從流質飲食慢慢過渡到半流質,再到軟質飲食。
  • 術後後期 (2-4 週):
  1. 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可以開始嘗試吃比較硬的食物,但仍需避免過硬或粗糙的食物。
  2. 細嚼慢嚥:充分咀嚼食物,避免食物卡在喉嚨裡。
  • 避免食用的食物:
  1. 紅色飲料:傷口癒合初期避免西瓜汁、番茄汁等紅色飲料,以免嘔吐時無法分辨是否出血。
  2. 酸性食物:例如柑橘類水果、番茄等,這些食物會刺激喉嚨。
  3. 辛辣食物:例如辣椒、咖哩等,這些食物也會刺激喉嚨。
  4. 過硬或粗糙的食物:例如薯片、餅乾、堅果、爆米花等,這些食物容易刮傷傷口。
  5. 油炸食物:油炸食物不易消化,可能會加重不適感。
  6. 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這些飲料會導致脫水。

常見問題:扁桃腺發炎會傳染嗎?

扁桃腺炎本身不具備傳染性,但造成發炎的病毒跟細菌是有感染性的,可能會透過接觸或是飛沫傳染,扁桃腺發炎患者出現症狀前1到2天,就可能傳染給其他人。
  • 病毒性扁桃腺炎:傳染期通常在症狀出現前就開始,一直持續到症狀消失。
  • 細菌性扁桃腺炎:患者開始服用抗生素後約 24 小時,傳染性就會大幅降低。

常見問題:扁桃腺摘除後免疫力會下降嗎?

目前的醫學共識傾向認為:成年人切除扁桃腺後,免疫力通常不會有顯著下降;兒童切除扁桃腺後,短期內局部免疫力可能略微下降,但長期影響不大。

文獻參考

經常喉嚨痛是感冒惹的禍嗎? 可能罹患『慢性扁桃腺炎』,亞東院訊。
喉嚨卡卡原來是扁桃腺作怪,亞東院訊。
扁桃腺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