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更新
39,639
collect
收藏

粉瘤會自己消嗎?何時要手術?認識粉瘤成因、治療、術後照顧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殷嘉岑
粉瘤會自己消嗎?何時要手術?認識粉瘤成因、治療、術後照顧
粉瘤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囊腫,由角質積聚形成,可能出現在臉部、頸部及身體其他部位。雖然通常是良性且不會引起疼痛,但若不小心觸碰或擠壓,可能導致感染或發炎。為何為長出粉瘤?該如何預防及治療?能用手自己擠出來嗎?又什麼情況會需要手術呢?
#粉瘤 #切除手術 #二氧化碳雷射

目錄

粉瘤會自己消嗎?看什麼科?

粉瘤的正式名稱為「表皮樣囊腫」,是皮膚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一開始可能小小一顆,經過好幾年也沒什麼變化,鼓起來的表皮中心會有個小開口,稍微擠壓會流出臭酸味的粉狀物質,因而俗稱為粉瘤。

粉瘤裡頭充滿廢棄的角質,有的會明顯隆起於表皮,小至0.5公分,大則3-5公分,有些卻藏的很深,不會自行消退,也不會有痛、癢的感覺,即使擠掉了,粉瘤還是會在相同的地方反覆長出來。而痘痘是毛囊發炎,表面會呈現紅腫,摸到也會有點痛,可以自行消退,也常長在不同的地方。
  大小 外觀 味道 自行消退
粉瘤 0.5-3公分 有黑點、觸感軟而有彈性 臭酸味 不可
痘痘 通常較小 無黑點、紅腫、觸感硬
粉瘤和痘痘最大的差異是粉瘤多了一個囊袋。長粉瘤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推測可能因皮膚毛囊阻塞,使真皮層或皮下脂肪形成囊袋,本來該排出的皮脂和角質在裡頭堆積;另一種形成原因為外力撞擊、刺穿傷害或挫傷,使表皮細胞跑到皮膚深處,逐漸增生成粉瘤。還有一種特別的原因為基因,如加德納綜合症(Gardner's Syndrome),這是一種先天性的家族遺傳疾病,會讓人容易長粉瘤與腸道息肉。

粉瘤成因、初期症狀有哪些?

上述可知,粉瘤的發生原因不明,導致全身各處都有可能長粉瘤,常見於臉、耳垂或耳後、腋下、後背、私密處、屁股、鼠蹊部等衣物容易摩擦到,或是手常抓到的地方。長粉瘤時大部分都沒有症狀,只是會發現皮膚有大片突起物,或是散發如起士般的異味,一般不會自行消失。不過,如果粉瘤反覆發炎,周邊的皮膚會纖維化而變硬,讓患者相當在意。
要注意的是,粉瘤可能會因為天熱潮濕、細菌滋生而導致感染、發炎,其他還有吃太多油炸食物、熬夜及作息不穩定、抵抗力差‘女性經期荷爾蒙不穩定,都會使粉瘤容易發炎,嚴重時還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粉瘤會變成皮膚癌嗎?

粉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基本是無害的,癌化的機率也低於1%,若出現以下情況,才會需要擔心腫瘤出現惡性轉變:
  • 外型不對稱、不規則。
  • 短時間內病灶快速變大、隆起。
  • 顏色不均勻,混雜多種顏色,如紅色、粉紅色、咖啡色、黑色。
  • 只是輕微碰撞就出血。
  • 傷口無法癒合、長期糜爛的潰瘍。
  • 皮下腫瘤質地變硬、或與週圍組織沾黏無法移動。
發現粉瘤時,可以先到皮膚科就診,粉瘤直徑小於2公分內都還好處理,但如果超過2公分,代表囊袋位置可能相當深,就得尋求外科醫師協助。切記!千萬不能自己用手擠、拿刀劃開,先不談可能會清理得不乾淨,要是造成感染、發炎,更會導致紅腫與疼痛,反而得不償失!
 

粉瘤的保守治療方法?何時要手術?

保守治療

  • 觀察治療: 小於5mm、無症狀且未發炎的粉瘤,可以進行觀察治療,定期追蹤其變化。
  • 藥物治療: 如果粉瘤已發炎或受細菌感染,醫師可能建議特定的藥物治療,包含外用抗生素藥膏、口服抗生素等。
  • 細針抽吸治療:將囊腫中的滑液抽出後,纏上繃帶壓迫,避免囊腫重新充滿液體,也能幫助囊腫縮小。
很多人會納悶,粉瘤不就跟擠痘痘一樣,把裡面的髒東西擠出來就好了嗎?其實即使把內容物排出來,囊袋仍在裡頭,會繼續堆積角質而無法根治。發生以下情況時,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粉瘤外科切除手術:
  • 生長快速,影響外觀。
  • 擔心未來手術疤痕會變更大。
  • 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
  • 皮膚反覆感染。
  • 擔心未來可能癌化。

粉瘤切除手術

局部麻醉下進行,醫師會評估囊腫的位置跟大小,切開粉瘤周邊的組織,把整個粉瘤的囊袋取出,再將表皮縫合,整個手術約30分鐘即可完成,這是很常見的門診手術,除非粉瘤長的太大顆或位置特殊,否則也不太會留疤!術後也能馬上恢復正常工作,只需注意傷口不能碰水就好。
手術風險與併發症:傷口腫脹、疼痛、出血、感染、疤痕。

除了傳統手術刀切除,有些醫院會使用二氧化碳雷射來切開粉瘤,將內容物擠出來後,再以精細的外科儀器取走囊腫內的包膜,最後幫傷口鋪上敷料即可。雷射手術的優勢為傷口僅2-3mm,比醫師手動切除更小、更細,適合臉部和其他敏感部位的囊腫,但不適合已經發炎或曾經發炎的粉瘤。
 

粉瘤切除手術的術後照顧

粉瘤切除手術術後最要注意清潔及預防傷口感染,醫師通常會在傷口上塗抹一層抗生素藥膏,並用紗布覆蓋,回家後患者需注意以下幾點:
  • 依照醫囑按時服用消炎藥或口服抗生素,不能自行停藥。
  • 保持傷口乾燥,並定時換藥。
  • 傷口若滲出組織液,可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並用乾淨的棉棒擦乾再塗抹藥膏。如果傷口裂開、出血,需回診檢查。
  • 如果傷口出現紅腫、膿液等異常狀況,可能是傷口感染,或是感覺又長出新東西,可能是復發,皆需回診檢查。
  • 術後拆線時間會依照傷口大小與深度而有不同,臉部的傷口通常一週內可拆線,四肢的傷口較深則需兩週。

如何避免粉瘤復發?

  • 保持良好衛生:定期洗浴並清潔皮膚可以降低粉瘤復發的風險。
  • 避免刺激或擠壓:避免摩擦、刺激或擠壓粉瘤,這可能引起感染或囊腫內物質的外溢,增加復發風險。
  • 保持皮膚乾爽:避免過度出汗或潮濕的環境,保持皮膚乾爽有助於減少粉瘤復發的可能性。
  • 避免感染:避免接觸可能感染粉瘤的物品或環境,注意個人衛生可以減少感染風險,進而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 保持健康飲食: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進而減少皮膚問題的發生。
  • 定期皮膚檢查:定期由專業醫生檢查皮膚,特別是易發生粉瘤的部位,可以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文獻參考

朱思穎。皮膚常見的良性腫瘤 它們和惡性腫瘤有關係嗎?台灣癌症防治網
黃慧夫(2011)。『粉瘤』不可輕易忽視,亞東紀念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亞東醫訊第140期。
Van Trung Hoang. etc (2019). Overview of epidermoid cyst,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Open, Volume 6,Pages 291-301.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