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可以恢復嗎?症狀、改善方式、治療費用與預防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靜脈曲張的症狀及併發症有哪些?
靜脈曲張的症狀
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良的一種疾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小腿、腳踝腫脹、酸痛、疲勞、皮膚癢:這是靜脈曲張的常見症狀,通常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會更加明顯。
- 靜脈隆起:靜脈曲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靜脈隆起,通常在小腿後面或內側出現。
- 靜脈變色:靜脈曲張的靜脈通常會變成藍色或紫色。
- 靜脈破裂出血: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能會破裂出血,通常是小出血,但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出血。
- 血栓形成: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能會形成血栓,血栓可能會堵塞血管,造成疼痛、腫脹甚至壞死。
靜脈曲張的併發症
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能會造成以下併發症:- 皮膚潰瘍:靜脈曲張導致的血液淤積會使皮膚缺血,造成皮膚潰瘍。
- 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曲張導致的血液淤積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血栓可能會堵塞血管,造成疼痛、腫脹甚至壞死。
- 肺栓塞:血栓脫落後流到肺部,造成肺栓塞,是一種嚴重的致命疾病。
長庚醫院的研究資料指出,靜脈曲張患者罹患深層靜脈血栓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3倍,肺栓塞、周邊動脈疾病的罹患率則分別是一般人的1.73倍與1.72倍。因此,靜脈曲張並不是只有帶給患者外觀上的困擾,而是淺藏更嚴重中的疾病問題。
為何會發生靜脈曲張?高風險族群?
- 肌肉收縮:當肌肉收縮時,會擠壓靜脈血管,把血液往前推。
- 瓣膜:靜脈血管裡有瓣膜,就像水閘一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靜脈曲張最常發生在小腿,因為小腿的靜脈比其他部位更長、更靠近地面,因此壓力也更大。除了小腿之外,靜脈曲張也可能發生在大腿、甚至手臂,而若發生於肛門週邊則為痔瘡。
靜脈曲張好發族群
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良的一種疾病,其好發族群主要與下肢靜脈壓力增加有關,包括:
- 女性:女性荷爾蒙會使靜脈壁變得更脆弱,因此靜脈曲張在女性身上的發生率約是男性的四倍。
- 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靜脈壁的彈性會下降,因此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肥胖者:過多的脂肪會增加下肢靜脈的壓力,因此肥胖者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久站、久坐者:久站或久坐會增加下肢靜脈的壓力,因此這些族群也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懷孕婦女:懷孕期間子宮變大會壓迫下腔靜脈,因此懷孕婦女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有靜脈曲張家族史者:靜脈曲張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因此有靜脈曲張家族史者也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其他可能增加靜脈曲張風險的因素
- 抽菸:抽菸會損傷靜脈壁,因此抽菸者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服用避孕藥:避孕藥中的黃體素會使靜脈壁變得更脆弱,因此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 某些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例如慢性心臟病、慢性肺病、靜脈栓塞等,也會增加靜脈曲張的風險。
靜脈曲張的期數
靜脈曲張形成過程以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資料,可以把靜脈曲張的症狀分成以下期數:
- 第一期:微血管絲或蜘蛛網血管,通常會在小腿或腳踝出現細小的紅色或藍色血管。
- 第二期:靜脈曲張(站立時,血管直徑大於 3 mm)。此期靜脈會開始隆起,變得扭曲,通常會出現在小腿後面或內側。
- 第三期:腳踝組織出現水腫。
- 第四期:有皮膚變化,包括鬱血性皮膚炎、色素沉澱、皮膚發炎、發紅、萎縮、硬化(脂肪皮膚硬化症)。
- 第五期:癒合的靜脈傷口。此期靜脈曲張會導致皮膚出現潰瘍,潰瘍癒合後可能會留下疤痕。
- 第六期:開放的靜脈傷口。此期靜脈曲張會導致皮膚出現開放性潰瘍,潰瘍難以癒合,可能會導致感染。
如何診斷
醫師會在您的小腿和腳踝進行視診,觀察靜脈是否有隆起、變色或其他異常情況。如果醫師懷疑您有靜脈曲張,可能會進行以下檢查:- 超音波檢查:使用超音波儀器檢查靜脈的結構和功能。
- 血液檢查:檢查血液中是否有血栓形成的風險因素。
- 靜脈造影:將一根導管插入靜脈中,注入顯影劑,然後使用X光檢查靜脈的結構。
靜脈曲張治療方法有哪些?可免手術嗎?
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保守治療:包括穿著彈性襪、抬高雙腿、適度運動等,可以改善靜脈曲張的症狀,但無法根治靜脈曲張。
- 手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去除或封閉曲張的靜脈,防止靜脈曲張的症狀惡化。
何時該手術?
- 出現症狀而影響生活:如酸痛腫脹、腳抽筋、血栓靜脈炎、皮膚潰瘍出血
- 血管超音波檢測出逆流及變粗的血管:如大隱靜脈、小隱靜脈或穿通枝出現逆流、血管變粗。
靜脈曲張的手術選擇、手術風險、費用
表皮顯微注射
介於保守治療於手術治療之間。主要用於網狀靜脈擴張或是蜘蛛網斑,治療時使用極細針導入靜脈注射藥物,使靜脈壁收縮並最終封閉。該過程通常在1小時內完成。
傳統靜脈曲張剝除手術 (stripping):
有四個主要的類型,目的是把壞掉的血管整個拔掉,雖然可以徹底解決問題,但傷口比較大,而且可能會傷到附近的組織,例如神經和血管,因此術後可能會比較疼痛、瘀青,恢復也比較慢。手術前,醫師會進行超音波檢查,確認深部靜脈是通暢的。如果深部靜脈不通暢,則可能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 大隱靜脈高位結紮術: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外科醫生會在腹股溝切開一個小切口,然後結紮大隱靜脈。大隱靜脈是腿部的主要靜脈之一。
- 靜脈剝除術: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外科醫生會在腿部切開幾個小切口,然後將曲張的靜脈從皮膚上剝除。
- 穿孔靜脈結紮術:局部麻醉下進行,外科醫生會在腿部切開幾個小切口,然後結紮穿孔靜脈。穿孔靜脈是將深部靜脈與淺部靜脈連接起來的靜脈。
- 單純靜脈切除術:局部麻醉下進行,外科醫生會在腿部切開幾個小切口,然後切除曲張的靜脈。
迷你小傷口靜脈剝除術
用於治療小腿和大腿的表淺靜脈曲張。該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醫生會在腿部切開幾個小切口,然後將曲張的靜脈從皮膚內結紮和抽除。微創血管內雷射或射頻手術 (EVLT or EVRF)
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醫生會將導管插入患處的靜脈內,然後釋放熱能使靜脈壁收縮並最終封閉。
手術風險: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神經損傷和疤痕。
微創靜脈腔內閉合手術
在超音波引導下,將導管插入曲張的靜脈中,然後將一種稱為靜脈膠的醫療器械注射到靜脈中。靜脈膠是一種快乾膠(成分為Cyanoacrylate),它會將靜脈封閉,阻止血液流過。
手術風險:瘀傷、疼痛、神經損傷、靜脈血栓。
我該選擇哪種手術?
回顧皮膚科醫學文獻在2019年的研究文章中收集了六篇研究,報告指出1,236位靜脈曲張的病人,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前者雷射手術的成功率約94%,後者靜脈膠閉合手術約94.8%,所以在治療的效用上,兩者有些微差距,但靜脈膠閉合手術適合靜脈曲張直徑不超過兩公分的情況。
靜脈膠閉合手術和微創雷射手術不同的地方在於,因為靜脈膠沒有雷射射頻產生的熱能,所以手術過程無需再打麻醉藥,也不會對組織產生熱傷害,可以避免像是皮膚灼傷,或是神經損傷的風險,尤其靜脈膠治療之後不需持續穿著彈性襪,雖然費用高昂但也受到不少患者青睞。
比較項目 | 微創血管內雷射或射頻 | 微創靜脈膠水黏合手術 | 傳統靜脈抽取術 |
---|---|---|---|
手術原理 | 熱能燒灼 | 物理黏合 | 直接移除 |
副作用 | 血管周邊感覺神經受損,風險低 | 風險極低 | 血管周邊感覺神經受損,血管分支破裂血腫,風險較高 |
傷口大小 | 3-4個小針孔 | 1個針孔 | 大 |
手術費用 | 自費約4萬(射頻),6萬(雷射) | 自費約9-11萬 | 健保給付 |
復原時間 | 短 | 短 | 長 |
術後彈性襪 | 1 個月至半年 | 兩周以內 | 長期 |
靜脈曲張的術後照顧與預防方法
術後活動
- 術後返室即可下床活動,避免因臥床過久導致下肢靜脈栓塞。
- 術後當天雙腿使用彈性繃帶包紮,隔天換藥會換上彈性襪。
- 術後 1-2 週內,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
彈性襪穿戴
- 彈性襪於起床時在床上穿著好再下床活動,穿著時間至少 8 小時,睡覺時可不用穿著。
- 彈性襪需穿著 3-6 個月,預防靜脈曲張再次發生。
傷口護理
- 術後傷口仍有縫線,暫不可碰水,術後約一周可拆線,待拆線後即可正常沐浴。
-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感染。
其他注意事項
- 避免久站久坐,每隔 30-60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
- 抬高下肢:每天睡前可抬高下肢 10-15 分鐘,或晚上睡覺時墊下肢約 15 公分,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功能。
- 避免翹二郎腿:此姿勢會妨礙血液循環及回流,加重靜脈曲張。
- 注意飲食控制和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緊急返院狀況
- 傷口出血或出現紅、腫、熱、痛時請返院就醫。
預防靜脈曲張
- 穿著彈性襪:彈性襪依功能分為「預防用」、「治療用」,若需久站久坐者,可穿著預防性功能彈性襪;若已有靜脈曲張現象,依醫師建議選擇治療功能彈性襪。
- 抬高下肢:每天睡前可抬高下肢 10-15 分鐘,或晚上睡覺時墊下肢約 15 公分,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功能。
- 避免翹二郎腿:此姿勢會妨礙血液循環及回流,加重靜脈曲張。建議平時可養成散步或健走習慣,訓練小腿肌肉,促進血液回流。
- 體重控制:藉由飲食控制及運動來減少下半身負荷。
- 對懷孕婦女的靜脈曲張:可穿著合適孕期用彈性襪,有些婦女於產後因腹壓減少使靜脈曲張減輕或消失。
- 掂腳運動:適當熱敷與腳部按摩,長期久坐久站者可做足背伸直彎曲動作,讓小腿肌肉收縮幫助血液回流。
- 維持正確且規律的生活:保持每日規律睡眠及運動,避免熬夜、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文獻參考
李秋陽。靜脈曲張的保健及治療方法,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靜脈曲張以新式微創手術治療 可有效減少栓塞等嚴重併發症! 長庚醫院研究榮登國際醫學頂級期刊,長庚醫院。
靜脈曲張門診,衛福部臺中醫院。
我有靜脈曲張怎麼辦?我可以選擇什麼治療方式?國泰綜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