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就痛!脊椎壓迫性骨折靠椎體成型術挽救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不止背痛、駝背,嚴重脊椎骨折恐壓迫神經、癱瘓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病患最常罹患的傷害之一,多半發生在60歲以上,患者常常一不小心跌倒就引來嚴重的背痛、駝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尤其要從床上起身時痛感最劇烈。脊椎壓迫性骨折比你我想像的還要常見,可能是一個階梯,或溼滑的浴室、廚房,都可能讓人跌倒,許多長輩害怕手術,以為多休息、止痛藥物或穿護腰就能改善,等到痛不欲生、嚴重影響生活才求助醫生,往往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
常見症狀與併發症
另外,長期的嚴重疼痛可能會使病人的血壓、血糖不易控制,也容易發生腸胃道壓力性潰瘍,若尋求民俗療法,還可能使得病情惡化,建議還是得到大醫院詳細檢查。
骨質疏鬆症是高危險族群
- 年紀大
- 停經後婦女
- 體重過輕
- 鈣或維他命D缺乏
-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
- 家族有骨鬆病史
- 其他:須排除病理性骨折,如癌症轉移
如何診斷?
- 脊椎X光:若與上、下脊椎相比,椎體高度減少,即為脊椎壓迫性骨折,再依變形程度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骨折。
- 核磁共振MRI:
- 排除病理性骨折
- 評估骨折是否已癒合(尤其是多節段骨折)
- 評估神經壓迫的程度
- 評估骨折斷裂的部位及程度
能保守治療嗎?或何時該手術?
保守治療
一般而言,有壓迫性骨折的患者,絕大部分都可以用保守治療,不必手術,兩到三週疼痛即可顯著改善,三個月左右骨折即可癒合。但若經過兩到三個禮拜的保守治療,包含消炎止痛藥、背架、平躺休息,脊椎仍然感到疼痛,骨頭癒合不全,甚至仍有空洞或進行性的椎體變形,醫師會建議進行手術。原因是因為長期臥床會導致骨質流失,長期吃止痛藥則會造成肝腎、腸胃功能負擔,這兩種情況都會讓病情雪上加霜。
手術治療
-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為脊椎壓迫性骨折的主要治療方式,醫師會將骨水泥灌到脊椎骨,填補骨頭間的空隙,形成支撐效果。相較傳統手術必須以螺絲固定脊椎,造成患部傷口大、失血多,而且有骨釘鬆脫的風險,新型的微創治療方式能減少手術侵入性,傷口極小,不必縫合也不必拆線,甚至不用住院。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時,透過螢光透視平台(Fluoroscopy),背後入針施打局部麻醉後,醫師會把一隻4mm的治療針扎入患者脊椎骨折的椎體,再從長針注入骨水泥,填補骨頭空洞,骨水泥約十分鐘凝固,不但能強化脊椎體,帶給脊椎更好的支撐和穩定性,還能減少病人因疾病受損而產生的慢性疼痛,止痛成功率高達九成,手術時間也僅需30至60分鐘。
但患者有脊椎感染、對骨水泥過敏則不建議手術。

不過,經皮穿刺椎體成形手術僅能填補骨質疏鬆而產生的骨頭縫隙,無法改善脊椎變形問題,新科技發展出新型「氣球撐開術」與「可擴張椎體撐開器」,如千斤頂或EVA,可在脊椎空洞處撐出空間,再灌入骨水泥,我們整理出以下差異:

另外,國內醫療團隊最新研發「可擴張椎體強化支撐系統」(EVA),提供民眾新的醫材選擇。脊椎千斤頂因擴張角度上下受限,病人需置入左右各一顆才能達到完整的復位效果,但EVA的造型就像一顆小燈籠,能在錐體做360度的球狀擴張,讓骨水泥更均勻注入椎體,避免不當外溢,每脊椎也只需使用一顆,能降低手術風險與患者經濟負擔。此醫材由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陳文哲教授(前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部長)與骨科李炫昇教授及長庚大學機械系多位教授於2010年研發,且於2018年於台北中山醫院進行首例臨床試驗,造福許多骨鬆患者。惟EVA需自費每顆約10萬元,患者應與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適用。

圖說:可擴張椎體強化支撐系統(EVA)搭配骨水泥來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
常用醫材:骨水泥該如何選擇?
骨水泥的選擇很重要,事關術中的手術風險及後遺症問題。由於脊椎骨附近有好幾條血管,背側面還有神經,如果骨水泥流到血管,可能會引發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難而有生命危險;如果骨水泥從脊隨腔流出,壓迫脊隨神經則會導致下半身癱瘓。目前市面上有健保給付與自費的骨水泥,可供患者選擇,其差異為:
⇒點我了解更多「骨水泥」
術後照顧:多吃蛋白質、鈣質
畢竟灌注骨水泥只是治標(止痛),骨質疏鬆症仍然存在,必須治療,以免再發生骨折,醫師建議患者仍需穿上背架(鐵衣)三個月幫助支撐身體重量,並按時服用抗骨質疏鬆藥物、鈣片以及維他命D,避免激烈運動而再次跌倒,也不能彎腰搬重物等,整體療程可以搭配肌力訓練。
- 選擇高蛋白並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利於骨骼修復及癒合,但要注意體重不能超標。
- 術後患者因需休養而減少活動,導致食慾及消化功能減退,應調整餐點口味及易消化口感,且禁菸、禁酒、禁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項
- 鼓勵下床活動,不要臥床,需進行低強度規律運動。
- 走遠或久站才穿背架,但避免運動過度及跌倒。
- 在起身、轉身、平躺時都應保持腰背部平直。
- 避免彎曲扭轉腰部,若要拿東西,不要彎腰,應彎曲髖和膝關節。
- 術後6個月應避免提舉重物。
- 應盡量戒菸,吸煙將加速骨質流失速度。

常見問題:骨水泥可以撐多久?
骨水泥如其名,有水泥堅固的特性,不會被人體代謝,承受放射性治療也不會變質,但有可能因為太堅固,跟周邊原生骨頭的強度產生落差,導致患者發生摔倒、猛坐等動作時,發生相鄰椎體的骨折,因此還是得小心活動。
Q: 需住院多久?
A:可以不住院,或術後住院觀察一天(因年紀大)。核磁共振通常術前在門診作,不需住院。
Q: 背架需要穿多久
A:走遠或久站時,建議穿戴3個月。
Q: 手術過程大概進行多久?傷口大小為何?
A:過程約半小時至一小時。椎體成形術傷口約0.2cm,植入椎體內可擴張支架傷口約0.5-0.6cm。
Q: 術後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A:較常見的是鄰近節骨折。
文獻參考
給龍骨灌水泥,臺大醫院。
陳奕霖。骨水泥手術(脊椎壓迫性骨折),骨科魔法(永和耕莘醫院骨科)。
骨水泥術後衛教說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蕭奕翰(2019)。翻個身,好痛呀! 椎心刺骨的脊椎壓迫性骨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