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7 筆相關資料
更新:2025/09/15
2023/03/17
14,681
收藏
更新:2025/08/20
2025/07/09
415
收藏
更新:2025/08/20
2025/07/09
521
收藏
更新:2025/08/13
2023/03/20
32,437
收藏
9 筆相關資料
2023/08/15
214
收藏
長輩在動完髖部骨折復位手術,或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最重要的就是要盡早下床、進行復健運動,除了可避免關節攣縮,或下肢肌肉久未運動而萎縮外,也可預防因臥床而產生的術後合併症,例如壓瘡、肺炎,而及延長住院天數。
2023/08/24
660
收藏
科技日新月異,對生活型態造成巨大衝擊,在社群媒體上相互較勁著誰過的比較好,足不出戶也能吃飽喝足,人生的目標在哪裡?高齡化社會衍生的沉重負擔,時常讓人感到憂鬱、焦慮。
2023/08/15
345
收藏
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約有 12.8% 的 65 歲以上長者,經過評估為咀嚼吞嚥異常;亦即每 10 位高齡者,就有 1 位有輕度以上咀嚼吞嚥障礙。這個數字,將會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而越來越高,並且長者因咀嚼吞嚥困難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也成為威脅長者健康的原因之一,像李前總統就是吸入性肺炎引發後續的狀況而往生,因此不得不防。部分吸入性肺炎,是因為口腔不清潔,或是咀嚼吞嚥肌群失能, 導致口腔內許多呼吸性細菌或病原體,隨著食物與嘔吐物吸入或嗆入肺部,進到肺部而發生吸入性肺炎。
2023/08/15
315
收藏
照顧服務員和照顧長輩的家屬們,身體受傷是家常便飯,頭頸、腰部、背部傷害更常見,久了可能會積累成疾!家天使提醒各位辛苦的照顧者,遠離照顧傷害,要避免腰部施力,適當運用輔具與護具,也要固定運動和復健,保障身體健康!
11 筆相關資料
2 筆相關資料
2025/08/05
26
收藏
43歲的吳先生從事餐飲業、平時需要搬重物,且重複炒菜、切菜及洗刷鍋具等手腕動作,日前下班,騎摩托車經常感到雙手麻痛,且右手較嚴重,半夜甚至會麻到醒過來。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就診,確認是「腕隧道症候群」,但因為工作無法時常到院接受物理治療,因此除了訂製穿戴特製的手腕副木支架讓手腕休息外,洪怡珣主任也為他安排正中神經解離術,減緩正中神經的壓迫。兩周後,吳先生的症狀減輕許多,不再因手部疼痛困擾。
2023/05/11
2,484
收藏
「在按摩肌肉時,發現肚子有一顆硬塊,還會動,大小就像懷孕5、6個月一樣,但一個多月後我就要比賽了,該怎麼辦?」34歲費小姐為三鐵教練及選手,在去年10月初時發現身體異狀,經檢查後發現自己長了一顆15公分大的肌瘤,子宮被擠成L型之外,肌瘤壓迫到輸尿管、腸道,連脊椎都有點變形。經過醫師評估及考量運動選手生涯,他選擇了自費無創海芙刀,當天就可以下床,一週後開始運動,連原本要放棄的三鐵比賽也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