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里斯腱斷裂多久會好?原因、症狀與治療方式
責任編輯:簡睿晞
設計:殷嘉岑、黃茉莉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設計:殷嘉岑、黃茉莉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阿基里斯腱在哪裡?認識阿基里斯腱的構造
阿基里斯腱位於小腿的後側,是人體中最大、最粗壯的肌腱。它是由小腿肚主要的兩塊肌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向下融合形成,並以螺旋形排列的方式連接到腳跟後側的跟骨上。您可以想像它就像一條強韌的繩索,是連接小腿肌肉到腳跟的關鍵「傳動帶」。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動作,從站立、走路、跑步到跳躍,都需要仰賴阿基里斯腱傳導力量,特別是踮腳尖(蹠屈)的動作,更是它的主要功能。


阿基里斯腱斷裂發生的原因?
阿基里斯腱為什麼會斷裂?原因通常與「瞬間的巨大拉力」或「肌腱本身的狀況」有關:- 突發性的高張力: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發生在需要急跑、急停、跳躍或快速變向的運動(如籃球、羽球、田徑)中。這些動作會在瞬間對阿基里斯腱施加遠超過日常負荷的強大拉力,例如跳躍起跳或落地、急停等。
- 肌腱健康狀況不佳:長期過度使用、缺乏適當休息與鍛鍊導致肌腱退化、彈性下降,或本身就有慢性跟腱炎。這些潛在因素會讓肌腱變得脆弱,使其更容易在受到張力時發生斷裂。
阿基里斯腱斷裂的症狀有哪些?
阿基里斯腱斷裂發生時症狀通常非常明顯,患者通常會立即感受到:- 瞬間異響與劇痛:經常會聽到響亮的「啪」或「啵」一聲,同時後腳跟或小腿下方會出現劇烈疼痛。許多人形容感覺就像被重踢一腳或被什麼東西打到。
- 行走困難與無力:受傷後幾乎無法正常行走或將身體重心放在患肢上。特別是踮腳尖(蹠屈)時會變得非常困難或完全做不到,也無法用受傷側的腳尖站立。
- 局部腫脹與瘀青:腳踝周圍和小腿下方可能會迅速出現腫脹,之後可能伴隨瘀青。
- 觸摸到肌腱間隙:腳跟上方、阿基里斯腱的位置,有時可以觸摸到因斷裂而形成的凹陷或間隙。

阿基里斯腱斷裂的高風險族群是哪些人?
- 中年男性,特別是「假日運動員」:這是最常見的族群。平日缺乏規律運動,肌腱彈性較差,週末或偶爾突然進行需要急跑、急停、跳躍的高強度活動時,肌腱無法承受瞬間高負荷而斷裂。根據統計最常見於 30-40 歲之間的男性。
- 從事特定高強度運動者:羽球、籃球、足球、田徑(尤其是短跑、跳躍)、體操等,這些運動對阿基里斯腱要求極高。
- 肌腱本身狀況不佳者:例如有慢性跟腱炎(跟腱長期發炎)或肌腱已出現退化現象的人,肌腱結構已相對脆弱。
- 運動習慣不良者:運動前沒有充分暖身和伸展,或突然大幅增加訓練強度、改變運動方式或技巧不正確,都會使肌腱承受額外壓力。
- 體重過重:增加下肢整體的壓力,也間接增加阿基里斯腱的負擔。
- 穿著不適合運動的鞋子: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撐或避震,影響足部生物力學。
- 服用特定藥物者:某些藥物,如部分類固醇或特定抗生素(例如喹諾酮類),可能增加肌腱受損風險。

阿基里斯腱斷裂的診斷方式有哪些?
詢問病史
醫師會請您描述受傷發生的過程,特別是當時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是否聽到任何聲音(如「啪」一聲)、疼痛的確切位置和感覺,以及受傷後是否還能行走或承重。這些第一手的資訊對於初步判斷非常有幫助。理學檢查
- 醫師會觸診您的小腿後側和腳跟處,檢查阿基里斯腱是否有壓痛、腫脹,以及最重要的——是否能摸到肌腱斷裂造成的「間隙」。
- 另一個關鍵測試是 Thompson 測試:會請您趴在檢查台上,讓小腿和腳板自然下垂。醫師會擠壓您的小腿肚肌肉;如果阿基里斯腱完整,腳板會自然向前延伸(蹠屈);如果肌腱斷裂,這個擠壓動作就不會引起腳板的動作或反應非常微弱。醫師也會評估您腳板向下推蹬的力量。

影像學檢查
- X光:X光無法清楚顯示軟組織(肌腱),主要用於排除跟骨骨折或其他骨骼結構的異常。
- 超音波:快速、方便且能即時動態評估,可以清晰顯示阿基里斯腱的連續性,判斷是否斷裂,以及斷裂兩端的距離和空隙大小。在急性期通常是首選的初步影像檢查。
- 核磁共振:MRI能提供最詳細、層次最豐富的影像,它不僅能精確顯示斷裂的位置、類型和程度,還能評估肌腱本身的退化狀況以及周圍軟組織是否有合併其他傷害。但因為阿基里斯腱斷裂的診斷多數十分明確且超音波可以提供即時且準確的診斷,絕大多數的情況並不需要MRI檢查,為了安排MRI而延誤治療往往得不償失;但對於無法確定診斷、較為複雜的情況或已經一段時間(陳舊性)的斷裂,MRI仍有其重要性。
阿基里斯腱斷裂可以不開刀嗎?保守性療法有哪些?
對於某些阿基里斯腱斷裂的病人,不開刀也是一種選擇,我們稱之為「保守性治療」(或非手術治療)。這種方式是希望透過外部的固定與輔助,讓肌腱在適當的保護下,靠身體自己的能力去癒合。保守性治療主要包含:
- 固定:這是最核心的部分。醫師會使用石膏或特製的步行靴/護具(俗稱氣動靴),將您的腳板固定在踮腳尖時(蹠屈)的位置。這個姿勢能幫助斷裂的肌腱兩端靠近,創造有利癒合的環境。隨著恢復進展,醫師會逐步調整護具的角度,並指導您如何慢慢開始患肢的承重。
- 物理治療:在整個恢復過程中都非常重要。物理治療師會協助您控制疼痛和腫脹、逐步恢復腳踝關節的活動度、進行小腿及相關肌肉的肌力訓練,以及後續的平衡感和功能性訓練(如步態練習)。
- 其他輔助:有些情況下,醫師可能討論是否搭配注射治療(例如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PRP)或震波治療,希望輔助肌腱癒合,但這些療法的效果在阿基里斯腱斷裂中的證據仍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哪些人可能比較適合保守性治療呢?
通常醫師會綜合評估您的狀況,考量以下幾點:- 年齡或活動需求:年齡較長,或是日常活動量較低、不追求重返高強度運動的患者,可能較適合。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恢復基本行走功能。
- 健康狀況:存在不適合接受手術或麻醉風險高的健康問題(例如嚴重的糖尿病、皮膚狀況差可能影響傷口癒合、或其他內科疾病),手術風險較高者。
- 斷裂的類型與程度:若斷裂間隙較小,在某些情況下醫師會評估是否可以嘗試保守治療。
- 嚴格遵循固定指示:務必按照醫師指定的方式和時間穿戴石膏或功能性護具,固定角度和承重限制都應遵從醫囑,切不可擅自提早移除或調整。
- 患肢抬高:無論坐著或躺著,盡可能將患肢抬高至高於心臟的水平面,這能有效幫助減輕腫脹和疼痛。
- 非承重保護 (在醫師允許承重前):在醫師明確允許患肢承重之前,絕對不能將體重壓在受傷的腳上。此時需要使用拐杖、助行器或膝部助行器等輔具來協助移動。學習正確使用輔具非常重要,例如使用拐杖時應注意將重量支撐在手掌而非腋下,避免神經受損。
- 監測皮膚狀況:定期檢查固定部位的皮膚是否有壓傷、紅腫、破皮或其他不適,及時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反應。
- 注意血栓風險:長時間固定可能增加深部靜脈血栓的風險。根據醫師指示,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血藥物,同時應在安全範圍內進行足部和下肢的輕微活動(如腳趾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 按時進行物理治療與居家運動: 根據物理治療師的指導,即使在固定期間也要進行被動或醫師允許的溫和主動練習。移除固定後,更需積極參與全面的復健計畫,逐步恢復關節活動度、肌力、平衡與步態。
需要注意的是, 選擇保守治療最大的考量點在於,相較於手術,肌腱「再次斷裂」的機率相對較高,而且整體恢復到最佳狀態所需的時間可能也會比較長。因此,對於年輕、活動力強或希望盡快重返運動場的人來說,手術治療通常會是更優先的選擇。常見的治療方式:等長收縮運動
這是物理治療初期常用的方式。阿基里斯腱等長收縮是指小腿肌肉收縮,但肌腱的長度沒有實際改變。這種收縮方式因為對癒合中的肌腱負荷較低,有助於在早期階段維持肌肉張力、減輕疼痛並為後續的肌力訓練打下基礎,例如嘗試輕柔地繃緊小腿肌肉而腳踝不動、腳趾出力抓地練習等。
阿基里斯腱的手術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將斷裂的肌腱兩端重新縫合,盡可能恢復其原有的長度、張力與功能,並大幅降低未來再次斷裂的風險。以下幾類患者通常會是手術治療的優先建議對象:- 年輕且活動量高者:尤其是希望能夠重返競技運動或高強度體能活動的人。手術提供更穩固的修復,長期而言再斷裂的機率較低(相較於保守治療)。
- 斷裂間隙較大者:如果肌腱斷裂後兩端的距離較遠,無法透過保守固定使其靠近,就需要手術縫合。
- 陳舊性斷裂者:如果斷裂已發生一段時間(通常指超過4-6週),肌腱兩端可能已經回縮、萎縮或產生沾黏。這種情況下,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通常需要手術進行肌腱的鬆解、清創甚至重建。
傳統開放式手術 (Traditional Open Repair)
在小腿後側沿著阿基里斯腱走向,做一個相對較長的切口(大約4-15公分)。醫師可以直接清晰地看到斷裂的肌腱,仔細清創後,使用堅固的手術縫線將斷裂的兩端縫合在一起。如果肌腱缺損嚴重或陳舊性斷裂導致兩端回縮太多無法直接縫合,可能需要從身體其他部位(例如小腿的腓腸肌腱膜或足底的蹠肌腱等)取部分肌腱組織進行重建。- 特點:技術成熟、應用廣泛,是歷史最悠久的方法。醫師視野清晰,能精確處理複雜的斷裂形態,包括需要廣泛清創或重建的情況。縫合固定相對穩固。
- 風險:傷口較大,會留下明顯的疤痕;相較微創手術,感染風險可能略高(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或有其他傷口癒合問題者);可能影響肌腱周圍的血液循環和腱膜;術後初期疼痛可能較明顯。
- 關鍵醫材:主要使用特殊的手術縫線。若需要重建,則會用到自體或異體肌腱組織。如果斷裂點非常靠近跟骨,可能需要使用骨釘將肌腱固定在骨頭上。

微創手術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Reconstruction)
這是一類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技術。醫師會透過數個較小的皮膚切口(急性期縫合可能只有1-2個約1.5公分的小切口;如果需要微創重建,切口會稍長,約2-3公分),利用特殊設計的縫合器械或內視鏡導引,在皮膚下將斷裂的肌腱縫合或重建。- 特點:傷口小,疤痕不明顯,美觀性較佳;盡可能減少對肌腱周圍正常組織、血管供應和腱膜的破壞,保留肌腱自然的癒合環境,理論上有助於加速初期癒合;術後疼痛通常較輕,恢復初期負擔較小;對於符合條件的病人,可能縮短恢復到部分承重的時間。微創技術也可用於陳舊性斷裂的肌腱重建。
- 風險:由於視野受限,手術過程有潛在的周圍神經(如腓腸神經)損傷風險(雖然機率不高);不適用於所有情況,例如肌腱斷裂間隙過大、肌腱嚴重退化或合併感染等可能需要更全面處理的情況;手術對醫師的技術要求較高,有學習曲線。
- 關鍵醫材:主要使用微創專用的縫合器械和手術縫線。若需重建,可能使用自體肌腱(如蹠肌腱、半腱肌腱)。與傳統手術類似,若靠近跟骨斷裂可能需用骨釘。部分醫師也可能考慮在微創手術中輔助使用生物製劑(如羊膜/絨毛膜、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PRP),希望促進癒合,但這些輔助療法的具體療效仍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特點/方法 | 傳統開放式手術 | 微創縫合術 | 微創重建術 |
---|---|---|---|
切口長度 | 約 4 - 15 公分 | 約 1.5 公分 | 約 2 - 3 公分 |
是否需移植 | 依病情而定 | 否 | 是(通常為自體肌腱) |
手術時間 | 約 20 - 40 分鐘 | ||
感染風險 | 低 | 極低 | 低 |
疤痕狀況 | 明顯長疤 | 幾乎無疤 | 小疤痕 |
恢復期 | 約 6 -12 週 | ||
術後併發症風險 | 低 | 極低 | 低 |
阿基里斯腱手術治療後的照顧與飲食建議
阿基里斯腱手術在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只需要住院 1 到 2 個晚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使用微創技術進行手術,或者患者身體狀況良好且家中有合適的照護條件,有可能會安排為門診手術,也就是說,手術當天就可以回家,不需要住院過夜。住院時間長短會受到幾個因素影響:
- 手術方式:微創手術通常比傳統開放手術住院時間短。
- 醫院或醫師的習慣與規範:不同醫療院所或醫師可能有不同的標準流程。
- 病患的整體健康狀況: 如果病患有其他潛在疾病,可能需要多觀察幾天。
- 術後立即狀況:例如疼痛控制是否良好、是否有噁心或其他不適需要額外處理。
- 疼痛控制:術後疼痛是正常的。請依照醫囑按時服用止痛藥。如果疼痛無法有效緩解或突然加劇,請立即告知護理師。部分病患經評估後,可考慮自費施打術後神經阻斷,有助於大幅減輕早期疼痛,提升舒適度。
- 患肢抬高:持續將手術側的腳抬高,位置最好能高於心臟平面。住院期間可使用病床功能或軟枕墊高。這能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減輕腫脹,是術後初期非常重要的步驟。
- 傷口觀察與護理:護理師會定期檢查手術傷口的敷料,並觀察是否有滲液、紅腫、發熱或異常氣味等感染跡象。請務必保持傷口敷料的乾燥與清潔。
- 固定與保護:手術後,醫師通常會使用石膏或功能性護具固定您的踝關節,以保護剛縫合好的肌腱。請嚴格遵守醫師指示的固定角度和限制承重的規定,絕不可擅自提早移除或調整。
- 早期活動:在護理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盡早開始在床上進行深呼吸運動和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的踝泵運動。學習並練習使用輔具(如拐杖、助行器)下床,但在醫師允許前,患肢嚴格遵守非承重。同時,可開始訓練非患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出院後的居家照顧與注意事項
- 傷口護理: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換藥。在傷口拆線前,洗澡時務必使用防水護套完整保護傷口,避免碰水。拆線後,洗澡時請特別注意出入浴室的安全,小心地滑,避免跌倒再次傷及患肢。
- 正確使用輔具:按照醫師指示持續使用拐杖、功能性護具等輔具。學習正確的使用方式,確保患肢受到保護。功能性護具通常可調整角度,需隨著您的復健進度,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逐步調整至允許完全承重。
- 投入復健:術後復健是功能恢復的關鍵! 務必在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復健計畫。內容通常包括:逐步恢復踝關節活動度、強化小腿及全身肌力、改善平衡能力,以及最終回歸正常的步態和運動功能。過早、過晚開始或訓練強度不當,都可能影響肌腱的癒合品質和最終的恢復效果。
- 定期返診:依照醫師指示,按時回醫院門診追蹤。醫師會評估肌腱的癒合狀況、檢查傷口並調整復健計畫。
- 注意警示徵兆,立即就醫:如果出現以下任何情況,請不要遲疑,應立即回診或前往急診就醫:
- 手術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加劇,或有黃綠色分泌物等感染跡象。
- 不慎跌倒,患肢受到撞擊或再次受傷。
- 患肢出現持續性的麻木、冰冷,或無法移動。
- 劇烈疼痛無法以按時服用的止痛藥緩解。
飲食建議
- 均衡飲食為基礎:術後通常可以恢復正常飲食。請維持多樣化且均衡的飲食,攝取六大類食物,確保身體獲得全面的營養。
- 加強蛋白質攝取:蛋白質是構成肌腱、肌肉等組織的關鍵原料。建議多吃優質蛋白質來源,如魚、肉、蛋、豆類製品,為修復提供充足的「磚塊」。
- 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於膠原蛋白的合成至關重要,而膠原蛋白是肌腱的主要成分。多從新鮮蔬果(如柑橘類、奇異果、彩椒等)中攝取維生素C,有助於肌腱結構的重建。
- 保持水分充足:多喝水有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廢物排出,對整體康復也很重要。
- 特定飲食的考量:傳統上或部分醫師可能會建議在傷口癒合初期避免食用可能影響凝血功能或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或中藥(例如酒精、麻油雞、當歸、人參等),以減少潛在的出血或發炎風險。這部分請務必與您的手術醫師討論,了解是否有個人需要特別注意的飲食禁忌。

常見問題:阿基里斯腱斷裂多久可以走路?
阿基里斯腱斷裂後恢復走路能力是循序漸進的,無法立即辦到。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受治療方式與復健進度影響。大致的時間點如下:- 初期 (約 4-8 週):
- 此階段需用石膏或保護靴固定,主要目的是讓肌腱初步癒合。
- 無法正常走路,通常需要使用柺杖,腳部不能或極少負重。
- 中期 (通常在固定期後,持續數週至數月):
- 在保護靴內,開始逐步練習負重行走。
- 仍需依賴保護靴,不是脫離保護的正常走路。
- 後期 (通常在受傷/術後 3 - 6 個月左右):
- 如果肌腱癒合良好,力量和活動度有進展,可以脫離保護靴,開始嘗試正常行走。
- 剛開始走路可能仍會有些跛行或不穩。
- 更後期 (約 6 個月後):
- 持續復健,走路會逐漸變得順暢有力。
常見問題:阿基里斯腱斷裂多久會好?
阿基里斯腱斷裂的恢復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而且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無法給出一個固定的數字說「多久會好」。通常來說,從受傷到感覺接近完全恢復、可以回到日常活動甚至運動,至少需要 6 到 12 個月,甚至可能超過一年。下列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恢復時間:
- 選擇治療方式:手術治療通常有較好的肌腱長度和力量恢復,但仍需漫長的復健;保守治療 (不開刀) 再斷裂風險稍高,早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固定,恢復進度可能較慢。
- 個體差異:年齡、健康狀況、是否吸煙、是否有其他慢性病等都會影響癒合速度。
- 復健情況: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嚴格、耐心、循序漸進地按照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指導進行復健,才能幫助肌腱恢復力量和功能。如果復健不足或操之過急,都可能影響恢復進度甚至導致再次受傷。
- 斷裂程度與是否有併發症:大多數是完全斷裂,但如果伴隨其他問題,恢復會更複雜。
文獻參考
阿基里斯腱手術病人照護,臺中榮總護理衛教。認識全身最大的肌腱-阿基里斯腱,西園醫院。
阿基里斯腱斷裂-陳泰廷物理治療師,澄清醫院運動醫學中心。
從基礎到臨床應用看富含血小板血漿之發展,長庚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