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更新
1,117
collect
收藏

半月板破裂多久會好?症狀、原因、治療、手術方式

責任編輯:簡睿晞
設計:殷嘉岑

※ 本平台內容僅供治療討論參考,不可取代專業醫療建議
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於醫生對您健康狀況和病情的診斷、您對可用治療選項的認識,以及您對治療結果的期望。請與您的醫生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討論,共同制定最終的醫療決策。
半月板破裂多久會好?症狀、原因、治療、手術方式
半月板破裂,這個看似有點陌生的名詞,卻可能悄悄侵蝕著你的膝蓋健康!疼痛、腫脹、關節卡卡,這些困擾你是否也曾經歷?半月板破裂是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之一,尤以20至40歲的年輕人為主,男性發生比例略高於女性。但不論是年輕的運動愛好者,還是中老年人,半月板破裂都可能成為生活中的絆腳石。半月板就像膝蓋裡的緩衝墊,當它破裂時,你的膝蓋就失去了保護。
#半月板破裂 #半月板修補術 #半月板部分切除術 #半月板移植術

目錄

半月板破裂發生在哪裡?

半月板破裂發生在膝關節內。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最複雜的關節,由股骨、脛骨和髕骨以及周邊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組織組成。

膝關節構造

  • 股骨(大腿骨):人體最長最粗的骨頭。
  • 脛骨(小腿骨):人體第二大塊骨頭。
  • 髕骨(膝蓋骨):倒三角形,位於股骨和脛骨之間,會隨著動作上下運動。
  • 前後十字韌帶:連接股骨和脛骨,有穩定膝關節的效果,防止骨頭過度移位。
  • 半月板軟骨:位於脛骨頂端,有兩片半月形狀的軟骨,吸收膝關節運動時的壓力。
  • 關節軟骨:覆蓋在股骨和脛骨末端的白色帶光澤的軟骨組織,可以降低骨頭的摩擦力、高度吸震,由於缺乏神經組織,磨損時不會立即被察覺。

半月板是位於股骨和脛骨之間的 C 型纖維軟骨組織,左右膝蓋各有一個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半月板的功能類似於避震器,可以吸收震動、分散壓力、穩定關節,並提供關節潤滑,減少軟骨磨損。半月板的血流供應較特殊,外圍紅區1/3的血流供應較多,具有再生與癒合能力,中央部分紅白區血流供應較差,因此中央部分受傷時癒合機會較低。最內緣白區無血管分佈。

半月板破裂原因及類型

膝蓋是支撑身體活動的重要關節,而半月板在維持膝關節穩定和功能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這種重要的結構卻容易受到損傷,導致半月板破裂。半月板破裂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 創傷性破裂:通常發生在年輕族群,常見原因是運動傷害(例如籃球、足球、滑雪等需要旋轉動作的運動)或意外事故(例如車禍)造成膝蓋扭轉或受到直接撞擊。
  • 退化性破裂:好發於中老年人,由於長期使用和磨損,半月板逐漸退化,即使輕微的外力也可能造成破裂。

半月板破裂的類型

半月板破裂的分類方式很多,可以根據撕裂的形狀、位置、深度等因素進行區分。不同的分類方式有助於醫師更準確地評估病情,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了解半月板破裂的常見分類,有助於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病情,並與醫師進行有效的溝通。
  • 縱向破裂 (Longitudinal tear):撕裂方向與半月板的長軸平行,順著半月板的圓弧方向裂開,常見於年輕族群的運動傷害。
  • 桶柄狀破裂 (Bucket-handle tear) 是一種特殊的縱向撕裂,撕裂的半月板片段會翻轉並卡在關節中,造成膝蓋卡住或鎖住。
  • 水平破裂 (Horizontal tear):撕裂方向與半月板平衡,橫著裂開,通常與半月板退化有關。
  • 放射狀破裂 (Radial tear):撕裂方向從半月板的內緣向外緣延伸,像車輪的輻條一樣。
  • 斜行破裂 (Oblique tear):撕裂方向呈斜線狀。
  • 瓣狀破裂 (Flap tear):半月板的一部分像書頁一樣翻起。
  • 複雜破裂 (Complex tear):結合了多種類型的撕裂,形狀不規則。

半月板破裂的症狀

半月板破裂的症狀因撕裂的嚴重程度、位置和類型而異,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所有症狀。
  • 疼痛:這是最常見的症狀,通常在膝蓋內側或外側的關節線附近。活動、按壓,或上下樓梯時疼痛加劇,可能在夜間也會感到疼痛。
  • 腫脹:關節內積液會導致膝蓋腫脹。
  • 卡住或鎖住: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卡在關節中,導致膝蓋無法完全伸直或彎曲。感覺膝蓋被「鎖住」了。
  • 彈響:活動膝關節時可能聽到或感覺到彈響或喀嚓聲,這是半月板碎片摩擦關節的聲音。
  • 軟腳:膝蓋感覺不穩定,無法完全支撐體重,容易突然無力而跪倒。
  • 活動範圍受限:無法完全伸直或彎曲膝蓋。

半月板破裂的高風險族群

  • 運動員:尤其是從事接觸性運動或需要快速轉向、急停、跳躍的運動員,因為這些運動容易使膝關節承受過大的扭轉力和壓力,增加半月板撕裂的風險。
  • 肥胖者:體重過重增加膝關節的負擔,使半月板承受更大的壓力。
  • 年齡較大者:隨著年齡增長,半月板會逐漸退化,更容易破裂。
  • 曾有膝關節受傷史:曾經有過膝關節韌帶損傷(例如前十字韌帶或內側副韌帶撕裂)或半月板損傷的人,再次發生半月板破裂的風險較高。
  • 特定職業:需要長時間蹲下、跪下或進行重複性彎曲膝蓋動作,例如園丁、建築工人、礦工等,會增加半月板磨損和破裂的風險。

半月板破裂的診斷方式有哪些?

病史詢問

根據患者的症狀,包括疼痛的位置、性質、嚴重程度、發作時間、誘發因素、伴隨症狀等,以及過去的受傷史、運動習慣、職業等。

體格檢查

評估關節的活動度、穩定性、壓痛點、腫脹程度等。以及膝關節理學檢查,例如 McMurray 迴旋擠壓測試、Apley 研磨測試等,幫助判斷是否破裂,以及撕裂的大致位置。

影像學檢查

  • X 光檢查:X光無法直接顯示半月板,但可幫助排除骨折、骨刺等其他可能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 核磁共振造影 (MRI):診斷半月板破裂最準確的方式。MRI 可以清晰地顯示半月板的結構、撕裂的程度、位置和類型,以及是否有其他相關的損傷,例如韌帶撕裂或軟骨損傷。

超音波檢查

相對便宜且方便的檢查方式,可用於評估關節積液和半月板的狀況,但準確性不如 MRI,且受操作者的經驗影響較大。

關節鏡檢查

關節鏡檢查既是診斷方法,也是治療方法。將內視鏡插入關節腔內,可直接觀察關節內部的結構,並進行必要的治療。如果其他檢查無法確診,或需要同時進行手術治療,則可以考慮關節鏡檢查。

半月板破裂能自然好嗎?保守性療法有哪些?

半月板破裂的保守療法,目標在於減輕疼痛和腫脹,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和活動度。這些療法適用於撕裂程度輕微、症狀較輕的患者,或者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患者(例如年紀太大或有其他健康問題)。

PRICE 原則

這是處理急性運動傷害的標準步驟,適用於半月板破裂的初期治療。
  • 保護(Protection):保護膝蓋避免再次受傷,可以使用護膝或拐杖。
  • 休息(Rest):避免劇烈運動和增加膝關節負擔的活動,讓受傷的組織有時間修復。
  • 冰敷(Ice):冰敷可以減少疼痛、腫脹和發炎。每次冰敷 15-20 分鐘,每天數次。
  • 壓迫(Compression):使用彈性繃帶或護膝壓迫膝蓋,可以減少腫脹。
  • 抬高(Elevation):將膝蓋抬高到高於心臟的位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止痛藥、肌肉鬆弛劑、關節內注射藥物 (玻尿酸、類固醇)。
  • 物理治療: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本體感覺訓練、電療、熱療。
  • 注射療法:玻尿酸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PRP) 注射、類固醇注射。
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需要耐心配合治療,並遵循醫師和物理治療師的指示。治療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的時間。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半月板破裂一定要開刀嗎?手術方法有哪些?

半月板破裂的手術治療,目標在於修復破裂的半月板,或切除無法修復的部分,以減輕疼痛、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和穩定性。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撕裂的類型、位置、大小、患者的年齡、活動水平,以及是否有其他相關的損傷。

半月板修補術

  • 適用情況:年輕患者、半月板外緣(血流供應較佳)撕裂、縱向或瓣狀撕裂、以及近期發生的撕裂。
  • 手術方式:使用關節鏡,將縫線穿過撕裂的半月板,將其縫合在一起。縫合方式包括:由內而外縫合、全關節內縫合、以及使用特殊的縫合器械。有時會搭配使用骨髓刺激技術,促進半月板癒合。
  • 手術特點:保留半月板的結構和功能,促進其癒合,降低日後發生關節炎的風險。
  • 住院天數:通常需要住院 1-2 天。由於修補術需要時間讓半月板癒合,因此術後需要更嚴格的活動限制,但通常住院時間不會太長,只要術後疼痛控制良好、傷口沒有感染跡象,即可出院。
  • 手術風險:
  1. 修補失敗:半月板的血液供應較差,尤其撕裂發生在半月板內側三分之二的區域,修補後可能無法順利癒合。如果修補失敗,可能需要再次手術進行部分切除。
  2. 關節僵硬:由於術後需要更長時間的固定和活動限制,關節僵硬的風險也較高。
  3. 神經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有損傷附近神經的風險,導致麻木、刺痛或無力等症狀。

半月板部分切除術

  • 適用情況:半月板內緣(血流供應較差)撕裂、複雜撕裂、退化性撕裂、以及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 手術方式:使用關節鏡,將撕裂的半月板部分切除,使半月板邊緣變得平滑,減輕症狀。
  • 手術特點:手術時間較短,恢復較快,術後疼痛較輕。
  • 住院天數:通常只需在醫院停留數小時到 1 天,甚至可以當天手術、當天出院。由於切除術只是移除部分半月板,對關節的影響較小,因此恢復較快,住院時間也較短。許多情況下,患者在麻醉消退、疼痛控制良好,且能自行行走後即可返家休養。
  • 手術風險:
  1. 關節炎:由於切除了部分半月板,關節的緩衝和穩定性降低,軟骨承受的壓力增加,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關節炎提早發生或惡化。
  2. 關節僵硬:術後若沒有積極進行復健,可能導致關節僵硬,影響活動範圍。'

半月板移植術

  • 適用情況:年輕族群、半月板嚴重受損,持續出現疼痛和功能障礙且活動需求高的患者。
  • 手術方式:使用關節鏡或開放手術,將捐贈的半月板或人工半月板植入患者的膝關節,替代嚴重受損的半月板。
  • 手術特點:可以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和穩定性,減輕疼痛。
  • 住院天數:這個手術較為複雜,住院時間會比較長,可能需要住院 3-5 天 或更久,具體時間取決於患者的恢復情況。
  • 手術風險:
  1. 移植失敗:移植的半月板可能無法順利與周圍組織融合,或發生排斥反應,導致移植失敗,需要再次手術移除移植的半月板。
  2. 關節僵硬:術後需要更長時間的固定和活動限制,關節僵硬的風險也較高。
  3. 神經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有損傷附近神經的風險。
  4. 免疫抑制劑相關併發症:接受半月板移植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以防止排斥反應。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增加感染、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


 

半月板破裂手術治療後的照顧與復健運動

術後護理

  • 抬高患肢與冰敷:將患肢抬高到高於心臟的位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初期可以使用冰敷來減輕疼痛和腫脹,每次冰敷 15-20 分鐘,每天數次。
  • 傷口照顧:保持傷口清潔乾燥,定期換藥,避免感染。
  • 疼痛控制:疼痛持續時可服用止痛藥物。
  • 活動限制:
  1. 術後初期需限制膝關節活動,並遵循醫囑使用輔具(例如拐杖、護膝)保護膝關節。
  2. 之後配合醫師指示,逐步增加活動量,以「患肢勿負重踩地」為活動原則,至少6週,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
  3. 術後6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快速跑、跳、蹲等動作。

復健運動

依照醫師和物理治療師的指示,持續進行復健運動,如:足踝、大腿肌力、直抬腿運動,以維持股四頭肌力量,增加膝關節穩定平衡度及增進末梢血液循環,通常會持續執行6-8週。

飲食建議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牛奶、豆製品、魚類、深綠色蔬菜等,有助於傷口癒合和骨骼健康。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咖啡、酒精等。

文獻參考

膝蓋半月板破裂,新北市仁愛醫院。
微創新式半月板破裂治療,臺大醫院電子報。
半月板術後患者須知,國軍桃園總醫院。
保膝關鍵-半月板,您不可不知道的事!,高雄榮總醫訊。
半月板撕裂原因、症狀、診斷方式,膝蓋半月板撕裂會自然好嗎?,澄清醫院運動醫學中心。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