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更新
3,177
collect
收藏

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後遺症、價格? 台大骨科醫師詳細分析

諮詢專家:王廷明醫師/臺大醫院骨科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殷嘉岑、林盟凱
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後遺症、價格? 台大骨科醫師詳細分析
斷骨增高手術在台灣能做嗎?在台灣,若為先天骨骼畸形,如X型腿、O型腿、長短腳,或是因嚴重外傷而導致的骨骼畸形的患者,大多會透過「骨骼延長手術」來校正。不過在其他國家,有不少骨骼健康的人願意冒著手術風險,只為了再長高一點!許多研究顯示,個子高的好處可以帶來令人更好的印象,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收入,讓人趨之若鶩,但台灣對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費用,甚至哪裡可以諮詢卻很少提及。本文將分析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在台灣做手術與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相比之優勢與手術風險,供讀者做詳細的評估。
#骨骼延長術 #增高手術 #PRECICE #環型固定器

目錄

矮個子影響收入、自信,我該做增高手術嗎?

身高能決定你的價值嗎?自2004年起,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與新聞報導指出,身高越高、體型越瘦的人年薪越高。美國心理學作家Malcolm Gladwell針對美國前500強的大型公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的執行長CEO平均身高約為6英尺(182公分),比全美國男性平均身高多出3英寸(7公分),其中30%的CEO身高更達到6英尺2英寸(187公分)。Gladwell統計各項研究後得到一個結論:當你每多上1英寸(2.54公分),你的年薪會多出789美元。Gladwell表示:「以30年前的職業來看,身高6英尺(182公分)的人比身高5英尺5英寸(165公分)的人,多賺了166,000美元!」這樣的情況被稱為「身高溢價」(Height premium)註:台灣男性平均身高為173.53公分,女性為160.7公分。長得高的人受歡迎、收入高,這是很令人沮喪的一件事情,不同領域的專家均提出他們的看法,比如在古時候,高個子的人有更強大的力量來保護他人;高個子容易站在更高的位置,他們通常比較顯眼;高個子身材挺拔而看起來更有自信心,較容易獲得他人信任。事實上,除了身高,長相、種族等,都是影響他人選擇的要素,也主宰一個人的命運。但種族已是注定,長相可以化妝,但身高可以改變嗎?NBC新聞報導,美國外科醫師Dr. Shahab Mahboubian指出「增高手術在過去5年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有60多歲的患者來要求手術!他們受夠了『矮小』的笑話,這讓他們感到非常沒有自信。」他預計2023年會進行50例增高手術,比3年前的20例增加了一倍以上。專家分析,可能有幾個原因讓患者更積極尋求改變的機會:  
  • 社會接受度增高:社會逐漸認可個人積極追求更好的面容、體態之心態與實際行動。
  • Covid-19爆發:增高手術的術後復健需要數個月時間休養,碰上因疫情而改變的遠距工作模式興起,能讓患者兼顧手術與收入。
  • 增高手術的進步:包含醫院設備、醫師技術、醫材品質、復健工具等,讓手術更安全及有效。

斷骨增高手術在台灣能做嗎?

想要了解斷骨增高手術的詳細內容,台灣卻像是不能說的秘密,在網路資料上鮮少有相關醫療機構提及,國人只好轉往尋求海外醫師協助。但要從海量的英文資料裡找到解答,比如在異地動手術、語言不通、術後恢復漫長、文化差異等問題,常常讓摸不著頭緒,且不同國家的醫療環境、醫師技術等,都有相對應的手術風險,這些都得靠患者辛苦摸索。為何台灣人顯少聊到此手術?醫院及醫師又如何看待?台灣有辦法執行斷骨增高手術嗎?我該去哪裡諮詢及評估風險呢?

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是什麼?手術風險?

 
斷骨增高手術是一種通過斷開骨骼,在骨骼內安裝金屬棒,藉由逐漸延長金屬棒來拉長骨骼,以增加身高的手術。這種手術最早由蘇聯醫生伊利沙諾夫(Gavril Ilizarov)在1950年代發明,用於治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傷士兵的肢體畸形,讓他們免於被截肢的命運。伊利沙諾夫提出「張力-應力法則」理論認為生物組織受到緩慢、持續的牽拉力刺激,可以促進組織再生和生長,骨頭也不例外!該理論在全球的臨床應用包含骨折延長、畸形矯正、肢體再造等,造福許多先天骨骼生長畸形、嚴重骨骼創傷的患者,也是骨科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圖說:加夫里爾·阿布拉莫維奇·伊利沙諾夫 (Gavril Abramovich Ilizarov) 是一位蘇聯醫生,因發明伊利沙諾夫延長四肢骨器械而聞名。

誰能做斷骨增高手術?

只要是健康、精神狀態均良好的人,都能接受斷骨增高手術,不過,以下情況可能會增加手術風險,甚至是不建議接受手術:
  • 吸菸:吸菸會降低骨骼癒合的速度,增加感染的風險。
  • 健康狀況不佳或缺乏維生素:如果有任何健康問題,可能會影響手術的成功率。
  • 18歲以下:生長板必須封閉才能進行身高手術。
  • 精神不穩定:有些醫生可能會進行或外包心理評估,以確保患者能夠理解手術的風險和益處。
  • 工作、學校和家庭之間沒有足夠的時間:身高手術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患者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康復。
  • 經濟狀況不佳而無力負擔手術費用。

許多人會問,那年長者也能手術嗎?回歸到身體健康及精神狀態佳這兩個條件下,年齡並不會是手術禁忌症,但通常年輕人會有更好的骨骼及健康狀況,許多醫師會建議最好在50歲以前進行手術,能大幅降低手術風險。

斷骨增高手術流程

顧名思義,手術會先「斷骨」後「增高延長」:在截斷骨頭時,醫師會保留骨頭內的血管與骨頭外的骨膜,能讓裡頭長出骨痂,能使骨頭變得堅硬,不易二次骨折。而隨著骨頭漸漸被延長,旁邊的神經與動脈也會跟著長出來,填滿斷骨處的縫隙,也就達到真正的長高!具體的手術流程如下:
  1. 醫生會將鋼絲或長螺釘把外固定器裝置固定到大腿或小腿上。外固定器的作用是固定骨骼,並在骨骼上施加牽拉力。外固定器的形狀可以是環狀或長條形,具體取決於手術的需要。
  2. 利用一至兩公分的皮膚切口,將患者骨頭最外層的皮質骨用骨銼刀切開,並盡可能的保留骨膜和骨髓內血管。骨膜是骨骼的包膜,具有保護骨骼的作用;骨髓內血管則是為骨骼提供營養和氧氣的血管。
  3. 將一支金屬棒插入骨髓腔。金屬棒的作用是將斷口兩端的骨骼固定在一起,並在斷口處施加牽拉力。
  4. 將外固定器的連接杆與骨髓腔內金屬棒相連,並縫合傷口。連接杆的作用是將外固定器與金屬棒固定在一起,並在金屬棒上施加牽拉力。
骨骼延長手術後,患者需要休息7-10天,待初期骨痂開始形成,患者或醫護人員會每天轉動「外固定器延長桿」,將切骨兩端的骨骼拉長,通常每天轉動一公釐長度,約一圈左右。在16歲以前,每增加1公分需要大概1個月時間,大於16歲以上的病人,每增加1公分需1.5~1.8個月才行。若操之過急,一次轉動太多,患者的皮膚、神經及血管無法負荷,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甚至無法再次行走!因此,遵守醫囑是手術成功非常關鍵的因素。

斷骨增高手術風險

  • 傷口感染:最常見的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骨髓炎、甚至截肢。
  • 骨折:可能因護理不當而造成,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骨骼畸形。
  • 血管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損傷血管,導致出血或血栓。
  • 神經損傷:手術過程中可能損傷神經,導致麻木、疼痛或肌肉萎縮,造成肢體功能障礙。
  • 心理壓力:手術後需要長時間佩戴外固定器,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

斷骨增高手術醫材介紹

目前斷骨增高手術搭配的固定器可分為兩種,其要承擔的手術費用、風險與效果不同,患者可多加評估。
環型固定器
傳統的伊利沙諾夫環為外固定器,只能協助單向的矯正,新型的環型固定器增加了「旋轉」及「角度」治療兩個特點,有6支可供調節的延長桿,讓控制得更精準,並能透過手機APP來讓醫師及患者溝通治療進度,醫師也能透過電腦計算來預估矯正的時間與成果。環型固定器在臨床上使用最久,有高機械穩定性、易於使用和精確的畸形矯正,圓形的框架承重能力高,讓患者可完全負重行走。
環型固定器在2010年納入台灣健保給付項目,提供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幼兒進行畸形矯正,如X型腿、O型腿,成功率達95%以上。
環型固定器不僅能運用在骨骼矯正,在骨折後的感染治療也很有幫助!在過去,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後續感染或植入物失敗時,這些複雜的骨折會產生連接骨頭、皮膚的開放性傷口,需要反覆的清創、骨折再固定、自由皮瓣手術來治療,患者要面對不斷手術的心理壓力,醫師也無法給出治療完全的時間。但在環型固定器的出現後,醫師只需要將未癒合處的骨頭切除,同時將傷口表皮縫合,並透過骨骼延長手術來拉長健康的骨頭,不僅恢復更快,手術也單純許多。
另外,肢體組織攣縮、關節變形也可以透過環型固定器來矯正!包含上肢、下肢、手腳關節的攣縮及變形,也能透過切骨或免切骨的方式矯正,這也算是對軟組織,如肌肉、韌帶、神經血管的延長術。

外固定器要靠特殊的不鏽鋼針才能固定在患者腿上,一般為螺紋半釘與克氏針。這兩種不銹鋼針有不同的粗細與長度,特點為:
  • 螺紋半釘:力學類似於橋樑,穩定性高。
  • 克氏針:力學類似於翹翹板,僅固定一側,雖然穩定性低,但臨床使用的更廣泛。

根據兩種不銹鋼針的特性,醫師會在提高穩定性的情況下來交替使用,通常來說,使用更多的固定環、不銹鋼針,會讓骨骼復原時更加堅固,以縮短患者的復原時間,並減少疼痛與感染、關節攣縮、骨頭長不出來等併發症。因此,如何準確的下釘固定,非常仰賴醫師的技術與經驗!

圖說:斷骨增高手術如何建立正確的安全通道,避開患者的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非常仰賴醫師的技術。
骨外外固定器
其原理與環形矯正器相似,都是透過截斷骨骼,再利用外固定器將骨頭慢慢拉長,藉此達到增長的目的。優點為體積小、重量輕,不會限制患者的活動,並可單獨用於大腿延長,但結構不比環形固定器穩定。

PRECICE髓內肢體延長系統

PRECICE系統的特點是僅有內固定器。醫師會將髓內釘植入骨骼的髓腔中,以外部遙控器(ERC)產生外部磁場來驅動髓內釘的內部磁鐵,來做到骨骼的延長或縮短。PRECICE系統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肢體延長、縮短控制,且沒有外固定器的束縛,患者可以持續鍛鍊下肢來維持關節運動。
PRECICE系在2011年於美國上市,隨著技術進步有鈦合金、不鏽鋼等不同材質。不銹鋼的強度較鈦合金增加4倍,每條腿可施加68-114公斤,提供患者更大的術後負重來應對日常生活及復健運動。PRECICE系統搭配的外部遙控器是攜帶型的手持裝置,觸控螢幕來控制髓內釘延長或縮短,讓患者在住家、診所能隨時操作。
不過,相較於環型固定器能提供6向角度調整,PRECICE系統只能做到2向角度,且費用也較環型固定器昂貴約2-3倍。要注意的是,PRECICE STRYDE版本曾發生疼痛、骨骼異常和腐蝕等不良反應,並於2021年主動召回產品。

斷骨增高手術各國案例、價格與後遺症

根據BBC報導,在美國、德國和韓國等醫療院所,每年大概有100-200例斷骨增高手術,在西班牙、印度、土耳其語義大利,每年約20-40例,英國約15例,東南亞如越南、寮國也有提供這樣的服務,因價格較低而吸引不少患者前往諮詢。
斷骨增高的手術費用因醫療院所的地區不同,醫師技術、使用的醫材、住院費、復健費、住宿費用等而有非常大的差別,也可能因為患者本身恢復的狀況而需二次手術,又再增加一次手術份用。整理了網路上願意透露手術過程的患者分享,在美國做手術約600-700萬、土耳其約250-300萬、日韓約300-450萬,亞美尼亞120萬等,價格落差範圍很大。

斷骨增高新聞案例分析

以下是斷骨增高手術之患者真實心得回饋,患者可借鏡來反思自身想做手術的原因與想得到的效果,是否值得挨這一刀。





還想做斷骨增高手術嗎?聽聽醫師的建議

王廷明醫師分析,許多外國醫療院所的網站都與患者宣傳斷骨增高手術技術簡單、沒有併發症,吸引許多台灣人前往手術,但這些醫療院所畢竟都是以商業考量,可能會隱瞞失敗案例。若患者真的有手術需求,在身心狀態健康、家人的支持、經濟無虞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先在台灣諮詢,最重要的是與醫師一起評估手術風險,積極配合復健,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


 

斷骨增高手術在台灣能做嗎?手術費用與成功率?

台灣各大型醫院只要有小兒骨科醫師駐診,且有處理肢體畸形手術的經驗,基本上都具備進行斷骨增高手術的能力。不過,斷骨增高手術畢竟是一項侵入性手術,仍存在一定的風險與後遺症,因此並非所有醫師都願意接手。一般而言,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手術的掌握度較高,也比較能預防與處理可能的併發症,因此對接手斷骨增高手術的意願也較高。如果患者有意進行斷骨增高手術,可以先至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的小兒骨科門診諮詢,由專業醫師評估自身條件是否適合手術,並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執刀,以降低手術風險。提醒各位讀者,斷骨增高手術除了可改善肢體畸形外,也常被用於美容目的。但由於美容手術的必要性較低,因此患者在進行前應審慎評估,並充分了解手術的風險與後遺症,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在台灣,斷骨增高手術屬於美容手術,因此費用需全額自費。以大腿或小腿增高為例,手術費用約在100萬元左右。王廷明醫師分析,台大已經有超過1000例骨痂延長術的成功案例,若有出現併發症如感染、骨頭癒合不良、關節僵硬、神經損傷等也能即時處理,加上台灣醫療技術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技術不落人後,大幅提高成功率之外,也方便患者術後照顧。

常見問題:斷骨增高手術最多能長高幾公分?

A:增高手術的增高幅度取決於患者的骨骼狀況,一般而言,小腿最多可以增加6公分、大腿最多可以增加7公分,研究顯示,如果骨頭延長的長度超過原來的長度15%,則神經、關節、血管等組織受損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因此增高手術的安全範圍為原來的長度15%。另外,延長的公分數也取決於患者術後照顧的品質,比如拉筋可以防止軟組織在骨骼延長的過程中變得緊張,若拉筋不足,肌肉、韌帶和肌腱可能變得緊張而限制骨骼發展。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患者在身高手術後拉伸的要點:
  • 每天至少拉伸兩次,每次 30 分鐘。
  • 以溫和的速度拉伸,直到感覺到輕微的拉伸。
  • 不要過度拉伸,以免造成傷害。
  • 如果感到疼痛,請停止拉伸。
Q:增高手術要先做大腿或小腿?
A:增高手術通常是小腿與大腿分開施作,會是同時做小腿,或是同時做大腿,或是單側的大腿與對側小腿一起做,過一段時間再反過來做。會這樣做主要是考量患者要承擔的手術風險與照顧的便利性,如果大腿與小腿一起拉長,軟組織承受太大的壓力,之後關節僵硬的機率會比較高。
Q:增高手術會痛嗎?術後的疼痛指數?
A:依照個人感受而有不同,大多數人都回饋像刀割一般的痛,必須吃強力的止痛藥物或肌肉鬆弛劑才能緩解一些,必須積極復健,才能真正減少疼痛,千萬不能痛就不敢動,以免造成關節僵硬影響活動。這種強烈的疼痛感需要患者健康的身心狀態,若精神比較弱的患者,比較不耐痛的,可能會無法長期忍受術後漫長的恢復期,臨床上確實也有許多這樣的患者,導致效果不如預期,而要是出現傷口感染、新骨頭成長緩慢、新骨頭不癒合的情況,可能需要做骨移植手術補救。不過,除了神經血管損傷是不可逆的情況,其他併發症都可以透過復健、手術等方式改善。
飲食部分,患者要多攝取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來補充營養,長出來的新骨頭一樣能應付我們日常的走跳,未來若發生關節炎也可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Q:術後能正常活動嗎?可以運動嗎?會影響未來骨骼健康狀態嗎?
A:斷骨增高術後只要手術成功,骨骼癒合良好,患者通常都能正常活動。不過,此手術在長期追蹤患者的文獻上並不多。王廷明醫師分享,以台大為例,曾有一位侏儒症的患者,在30多年前動手術,從120多公分長到150多公分,等於拉長的30多公分,現在他面臨的骨骼問題為關節炎、骨質脆弱等,都得再花時間治療與復健。

文獻參考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