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癒合好慢?負壓傷口治療加速傷口癒合,開刀、褥瘡、糖尿病傷口都適用
責任編輯:陳盈竹、洪凱斌
設計:林盟凱、殷嘉岑
傷口癒合過程要多久?急性傷口、慢性傷口如何判斷?
傷口的癒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炎症、增生和重塑等多個階段。在正常情況下,傷口可在數週至數月內癒合。但是,如果傷口受到感染或其他不利因素,則可能會延遲癒合或形成慢性傷口。因此,做好傷口護理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傷口更快、更好地癒合。若按傷口的癒合情況,傷口可分為以下幾種:
- 急性傷口:指健康的組織被外來傷害造成損傷後,可自行癒合的傷口,如:受傷、擦傷、燒傷及外科手術。
- 慢性傷口:指急性傷口在實際癒合過程中被停止或順序被阻斷,需要長時間治療,才能慢慢癒合的傷口,例如:腫瘤生長或潰瘍、放射線治療的皮膚副作用、褥瘡、皮膚潰瘍及開放傷口等。
其中,最難癒合的莫過於慢性傷口。慢性傷口是指在正常癒合時間內(一般為4-6週)未能癒合的傷口,若遭到感染,很可能會進展為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慢性傷口發生原因有很多,包括:
- 血管疾病:糖尿病、周邊動脈疾病、靜脈疾病等血管疾病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從而影響傷口的癒合。
- 感染:感染會導致傷口發炎、化膿,從而阻礙傷口的癒合。
- 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皆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會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從而影響傷口的癒合。
- 其他因素:如局部壓力、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等也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手術傷口感染,會變成慢性傷口?
許多人會忽略,其實手術後的傷口護理非常重要!因為動刀後,傷口是人體最脆弱的地方,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發炎。如果發生手術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患者不只要忍受傷口發炎、疼痛、發燒,若是進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不但要多住好幾天醫院,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根據統計,每發生一次 SSI就會增加 7 到 10 天的住院時間,而且病患死亡的風險也會提高 2 到 11 倍。在美國每年約有 16-30萬人次會發生 SSI,預估花費為 3.5-100 億美元,患者平均延長住院時間 9.7 天,且每次增加的住院費用超過 20,000 美元,造成醫療保險的龐大負擔,不過,研究也顯示這中間有60%的SSI都是可以預防的!
加速傷口癒合時間!濕潤療法促進傷口癒合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所有的傷口應該保持乾燥,才能更快癒合,因此許多人會在傷口上撒一些藥粉,或者用紗布包紮起來,防止傷口沾黏,這種做法稱為乾燥療法。但近年,醫學界提出了傷口濕潤療法的新觀念,顧名思義傷口需要保持適當的濕度,才能促進細胞再生、組織修復。
傷口濕潤療法的理論基礎:
-
傷口癒合是一個複雜的生物過程,需要多種因素協同作用。
-
濕潤的環境可以促進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為傷口提供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
-
濕潤的環境可以刺激傷口表面的細胞生長,形成新的肉芽組織。
-
組織液內含有的巨噬細胞,能自然吞噬死去的傷口細胞與細菌,降低感染風險。
醫院傷口照護的濕潤療法
醫院治療慢性或特殊傷口,常使用的「固定式負壓傷口治療機」,也是一種基於濕潤療法加速傷口癒合的原理。負壓傷口治療機利用負壓吸引器在傷口與敷料間建立一定的負壓環境,從而達到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減少換藥次數等目的。在台灣,負壓傷口治療機受到廣泛的應用,是慢性傷口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台灣健保署的規定,醫院型負壓傷口治療機可列入健保給付項目,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可享受健保補助。
固定式負壓傷口治療機通常安裝在醫療機構的病房、手術室、急診室等場所
- 體積大、重量重:固定式負壓治療機通常體積大、重量重,需要安裝在固定插座或特定接口位置,不方便移動。
- 強勁的吸力:固定式負壓傷口治療機通常具有較強的吸力,可以滿足大量滲液的吸引需求,適用於手術、急救等需要強效吸引的場合。
- 連續工作:固定式負壓傷口治療機通常可以連續工作,適用於需要長時間吸引的情況。
負壓傷口治療機的作用原理
就像真空包裝可以隔絕食物與空氣中的細菌、黴菌等微生物,防止其腐敗變質一樣,真空包裝技術也被巧妙地應用於傷口治療領域,為大範圍和慢性傷口的癒合提供了新的助力。負壓傷口引流,也被稱為真空輔助傷口閉合,是利用負壓吸引器在傷口與敷料間建立一定的負壓環境,從而達到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減少換藥次數等目的。具體來說,負壓會產生以下作用:
- 促進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負壓可以增加傷口周圍的血液流量,為傷口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促進傷口癒合。
- 刺激肉芽組織生長:負壓可以刺激傷口表面的細胞生長,形成新的肉芽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 移除傷口滲液:負壓可以有效移除傷口多餘滲液,保持適當的濕潤度,降低感染風險。
- 防止細菌生長:負壓敷料可以隔離外界細菌,保護傷口降低感染風險。
- 減少換藥次數:負壓敷料可以保持較長的時間,減少換藥次數,降低患者的不適感。
負壓傷口治療適應症
-
複雜性急性外傷傷口:例如開放性骨折、大面積軟組織損傷等。
- 手術傷口:例如腹部手術、胸腔手術、骨科手術等。
- 燒燙傷:二度燒傷、三度燒傷等。
- 各式慢性傷口:例如糖尿病足潰瘍、壓瘡、靜脈潰瘍等。
- 植皮手術、皮瓣手術:可以促進皮瓣的存活和傷口的癒合。
負壓傷口的治療禁忌
-
嚴重感染的傷口:對於嚴重感染的傷口,負壓治療可能會加重感染。
- 有壞死組織的傷口:對於有壞死組織的傷口,負壓治療可能會阻礙壞死組織的脫落。
- 下肢血管嚴重阻塞:對於下肢血管嚴重阻塞的患者,負壓治療可能會導致下肢缺血。
傷口照護更便利:居家型負壓傷口治療機
負壓治療系統的吸力大小,就像吸塵器的吸力一樣,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一般來說,對於急性傷口,可以使用較強的吸力;對於慢性傷口,可以使用較弱的吸力。通常,急性傷口的血管比較多,需要較強的吸力來促進血液循環、清除壞死組織,所以通常會使用150mmHG~200mmHG的負壓值。慢性傷口的血管較少,組織比較脆弱,所以通常會使用50mmHG~150mmHG的負壓值,避免造成組織損傷。當然,這只是個大概的範圍,具體的負壓值還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調整。
便攜式負壓傷口治療機
便攜式負壓傷口治療機具有以下特點:
- 移動性:可
- 吸力:弱於固定式負壓傷口治療機,強於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
- 供電系統:可由插座電源或電池供電
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
輕巧方便攜帶、操作簡單、安全衛生的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適用場景更多元,不侷限於醫療院所,更適合於居家護理,特別是使用於長者、孩童身上,更輕巧無負擔。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的主機和特殊敷料設計包含:
- 接觸層:最接近皮膚的一層,矽膠材質可避免移除時的傷口沾黏及拉扯。
- 分隔層:可將壓力均勻傳遞至傷口及周邊區域,避免吸力不均造成局部傷口疼痛。
- 吸收層:快速吸收傷口中多餘滲液,並保留滲液來維持傷口適當濕潤。
- 頂膜層:蒸發多餘滲液,不需使用集液瓶。防水可淋浴。
- 掌上型大小:3號AA電池供電,可隨身攜帶。
- 周拋式主機:無需與人共用,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與傳統治療縫合傷口相比,使用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的優勢為:
- 降低SSI手術部位感染風險
- 降低傷口裂開風險
- 降低血清腫
積聚在皮膚表面下的液體,常在手術切口部位或組織被切除後的腔隙產生腫脹,由水、電解質、含纖維素的血漿蛋白等組成,通常呈現淡黃色或淡紅色。
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的使用方法
- 清潔和準備傷口:確保傷口周圍清潔乾燥,並去除任何可能妨礙敷料附著的碎屑或結痂。
- 放置敷料:去除一側襯底,將敷料置於傷口中央,確保軟管端口位於傷口上方(取決於病人的主要位置)的完好皮膚上,而不是傷口的延伸部位,以防止液體在軟管口周團積聚。
- 去除其他襯底,將傷口周圍的敷料撫平,防止產生皺褶。如果需要,請重新放置敷料以確保邊緣無裙皺。
- 將電池插入負壓幫浦,再將敷料軟管接頭連接至負壓幫浦上,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延長管。
- 按下按鈕,開啟負壓治療,並用膠帶固定四周。
敷料更換時間
負壓傷口治療機的敷料最長可以使用 7 天(也有 14 天的版本)。但是患者需要根據滲液量的情況定期檢查敷料。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更換敷料:
- 敷料已吸滿滲液
- 敷料邊緣捲曲或翹起
- 敷料破損或損壞
臨床上,負壓傷口治療機的敷料可搭配泡棉敷料或紗布等填充敷料一起使用,如同時使用填充敷料,建議整組敷料應每周更換2-3次。注意:為了保持良好的安全與衛生狀況,一次性負壓傷口治療機在使用完畢後,應連同主機整組丟棄,不可重複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傷口敷料怎麼挑?常見傷口敷料比較
傷口敷料種類繁多,功能各異。在選擇傷口敷料時,應根據傷口的情況、患者的個體需求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 根據傷口情況選擇敷料
- 急性傷口:急性傷口通常伴有滲液較多、感染風險高等特點,應選擇具有吸水性、抑菌性、透氣性良好的敷料,例如水膠敷料、藻酸鹽敷料、負壓傷口治療機等。
- 慢性傷口:慢性傷口通常伴有癒合緩慢、感染難治等特點,應選擇具有促進傷口癒合、抑制感染等作用的敷料,例如銀離子敷料、生長因子敷料、負壓傷口治療機等。
- 特殊傷口:對於燒傷、褥瘡等特殊傷口,應選擇具有相應功能的專用敷料或負壓傷口治療機。
- 根據患者個體需求選擇敷料
- 疼痛敏感度:對於疼痛敏感度較高的患者,應選擇柔軟、舒適的敷料,以減少疼痛感。
- 活動能力:對於活動能力較強的患者,應選擇固定性良好的敷料,以防止敷料滑脫。
- 過敏體質: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應選擇無刺激、低過敏性的敷料。
文獻參考
陳志鎧(2018)。真空包裝 大傷口痊癒快免受苦,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
郭淳仰(2023)。慢性傷口照護問與答,高雄榮總醫訊9月醫訓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