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擴散速度快嗎?鼻咽癌症狀、自我檢查、前兆、存活率、治療一次看
責任編輯:廖冠竣、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鼻咽癌症狀?單側耳悶塞是前兆?
鼻咽癌是一種起源於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南部和東南部很常見,故又稱「廣東瘤」。人體的頭頸部包含了諸多的器官,如眼球、淚腺、淋巴、耳蝸、食道、氣管與最重要的大腦,等同於是一座錯綜複雜的迷宮。而鼻咽癌發生在鼻部後方、喉嚨上側的深處位置,加上周邊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導致鼻咽癌看不到、也摸不著。高風險族群
鼻咽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第六位,女性第九位,鼻咽癌的發病率為每 10 萬人中 7.7 人,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 3 倍。每年約有 1000 位鼻咽癌新病例,每年約有 800 位死於鼻咽癌。鼻咽癌的病因仍未明瞭,但目前認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種族和遺傳:這是目前病因中唯一最肯定的因素。中國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即使遷移海外,罹病率也比白人多 20 倍。此外,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罹患鼻咽癌的風險也更高。
- EB 病毒:EB 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有95%中國人帶有 EB 病毒抗體(感染過),外國人卻很少發現。研究發現,鼻咽癌患者血清中 EB 病毒抗體指數都很高,因此認為鼻咽癌和 EB 病毒有某種關係。
- 飲食:從小時候就常食用醃製品、發酵品,則長大後得鼻咽癌比率大增。每週2餐發酵類食物增5倍;每週5餐醬菜類食物增7倍。
- 工作環境:在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或有空氣污染的環境下工作,可能易得鼻咽癌。
- 吸煙、喝酒、嚼檳榔:長期刺激鼻咽表皮可能易致癌。
- 鼻竇炎病史:有鼻竇炎病史者得鼻咽癌的風險是常人的5.3倍。
常見症狀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或非特異性,因此容易被忽略。但早期發現的治癒率極高,可達 90% 以上,因此應特別重視。早期症狀包含:
- 頸部腫瘤,約佔 40%。不明原因的頸部腫瘤,尤其是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三星期以上未消腫者,要懷疑是鼻咽癌。
- 流鼻血,約佔 30%。鼻咽癌組織破裂初期只會微量流血,因此若只是鼻水中略帶血絲,或咳痰中有血絲,通常是暗紅色或帶血塊時,應就醫檢查。
- 單耳耳鳴、重聽,約佔 25%。這是由於癌細胞侵入耳咽管,造成中耳積水引起的。若有耳塞、耳鳴或重聽,甚至覺得耳內有水流聲,尤其是單耳,且沒有感冒或鼻竇炎時,應就醫檢查鼻咽。
到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頭痛:癌細胞已侵入顱骨底。
- 眼皮下垂、臉麻、嘴角歪一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癌細胞侵犯顏面神經會有臉麻、嘴角歪一邊的現象。
- 鼻塞、流鼻涕:癌細胞已侵入鼻腔,併發鼻竇炎。
如何分辨甲狀腺腫大與鼻咽癌?
甲狀腺腫大的是來自腺體亢進或是缺碘引起結節的瀰漫性腫大,所以面積、體積會比癌轉移淋巴腫大來得更明顯一點。
鼻咽癌自我檢查與診斷方式
因有七成的鼻咽癌患者常因為脖子有腫塊求診,檢查時醫師會先了解其他症狀,並以觸診的方式確認脖子處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而鼻咽的位置無法透過目視確認,這時候會需要做軟式鼻咽內視鏡檢查。- 鼻咽內視鏡檢查:醫師會先為患者鼻部做個局部麻醉,再用細長、帶有鏡頭的管子伸進鼻腔或喉嚨再轉到鼻咽處檢查,若有讓醫師感到疑慮的組織樣貌,則需取下部分組織做切片檢查。
- 咽鏡切片檢查:傳統是以一個圓形小鏡子從口腔裡檢查鼻咽,但以纖維性鼻咽鏡由鼻孔內檢查會更清楚。如果懷疑是鼻咽癌,需要進行病理切片檢查以做出正確診斷。
- EB 病毒血清檢查:EB 病毒血清檢查不可作為診斷依據,只能作為診斷參考。EB 指數高者不一定有鼻咽癌,只是機率較高而已。正確診斷仍需鼻咽切片檢查。
- 放射腺學檢查:電腦斷層 (CT) 或核磁共振 (MRI) 檢查可幫助醫師了解腫瘤的大小、位置和範圍。
鼻咽癌治療方式、後遺症、費用
耳鼻喉科醫師為患者進行治療鼻咽癌之前,會先依腫瘤的期別、位置、與個人身體狀況做評估,以目前最普遍的治療方針為放射治療加上化學治療的雙重合併療法。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一種利用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外部放射治療和內部放射治療。外部放射治療是利用體外的放射治療機產生射線,照射腫瘤部位。內部放射治療是將放射性物質植入體內,近距離照射腫瘤部位。放射治療的療程通常為7週,每天照射一次,照射範圍包括鼻咽部、頸部淋巴結和鄰近組織。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包括:
- 皮膚乾燥、脫屑
- 口腔黏膜潰瘍
- 疲倦、食慾不振
- 噁心、嘔吐
- 聽力損失、掉髮
化學治療
輔助性化學治療是指在放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化學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化學治療本身不能治癒鼻咽癌,但可縮小癌細胞範圍,並減低遠方轉移率。輔助性化學治療主要適用於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時放療+化療較常採用,但併發症也較大。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包括:
- 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
- 貧血、掉髮
- 噁心、嘔吐
- 腹瀉
- 神經病變
鼻咽癌的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可能會產生一些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可分為早期併發症和晚期併發症。
早期併發症:早期併發症是指在放射治療中或放射治療後數月內產生的併發症,大都是暫時的,除「口乾舌燥」外,大多會恢復。
- 口腔破皮:會發紅、破皮、流血,同時做化療會更明顯,影響飲食。應多漱口,注意口腔衛生,少吃辛辣及粗糙食物,勿塗抹軟膏。
- 口乾舌燥:因放療破壞唾液腺分泌,口水漸漸減少,形成乾性咽喉炎,是永久的後遺症。應多補充水分。
- 味覺喪失:約2-4個月後會恢復。
- 皮膚炎:皮膚發紅、發黑、脫皮,約在放療一個月後恢復。應忌日曬,外出要穿高領衣服。
- 嘔吐感、掉頭髮:化療較常見。頭髮會在兩個月內長出。
晚期併發症:指在放射治療後數月到數年後才產生的後遺症,都是不易恢復的。化療則很少有晚期併發症。
- 中耳積水:最常見因放療破壞耳咽管功能造成。可重覆用細針抽水治療。儘量勿放置中耳通氣管,因為會增加感染率。
- 牙齒病變:因放療後牙齒缺乏口水保護,蛀牙處易加速損壞。故放療前應將蛀牙做根管治療或拔除。
- 萎縮性鼻炎、鼻竇炎:鼻粘膜被破壞所致,易有鼻痂、流鼻血、鼻涕,應定時請醫生清除。
- 口乾舌燥:如前。
- 牙關緊閉:是因咬肌放療後纖維化所致,預防法應在放療期多做咀嚼運動(如嚼口香糖)。
- 頸部僵硬:因頸部照射量大時引起皮下組織硬化。
- 感音性重聽:一年後才產生,高音頻較受影響。
- 骨壞死:很少發生,因蛀牙未處理而感染會導致下頜骨壞死,而鼻咽照射量較大時會使顱底骨壞死造成鼻出血。
- 內分泌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賀爾蒙等都可能降低,症狀不明顯,應抽血檢驗,若需要則補充賀爾蒙。
手術治療
因鼻咽癌位於顱骨底部位置,手術僅適合第三或是第四期病患,雖然進行外科手術可能會影響視力或是周邊組織,但能處理頸部有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手術治療在鼻咽癌的治療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 放射治療後腫瘤仍殘留
- 腫瘤侵犯顱底或鼻竇
- 頸部淋巴結腫瘤太大
手術治療的副作用包括:
- 出血
- 感染
- 傷口癒合不良
- 神經損傷
內視鏡顯微手術
新式的導航系統搭配內視鏡為鼻咽癌患者進行腫瘤切除手術,過程利用光學定位原理,於手術過程中建立患部即時3D立體定位影像,以及「手術器械」與「病患手術部位」彼此的相對位置,克服傳統手術可能會傷及周邊組織的問題,並開放傳統受限的視野,加強手術的安全性。
鼻咽癌存活率?鼻咽癌的預後與五年存活率
鼻咽癌的預後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腫瘤的階段、患者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
- 早期鼻咽癌:治癒率很高,可達 90% 以上。
- 中晚期鼻咽癌:治癒率較低,但仍有 50% 以上的機會。
- 晚期鼻咽癌:治癒率較低,約為 20% 左右。
鼻咽癌術後照顧,如何減少口乾的副作用?
鼻咽癌的放射治療會造成口水減少的副作用,患者容易嘴巴乾,不僅讓人很不舒服,還會造成患者實質的後遺症,包括:
- 口腔內反覆感染
- 吃東西、說話、吞嚥口水困難
- 難以顧及牙齒健康
- 每天至少喝 2000 毫升的水。
- 選擇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湯羹等。避免乾硬、油膩、辛辣的食物。
- 每天刷牙至少兩次,每次至少兩分鐘。使用含氟牙膏。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間隙。
- 定期去看牙醫進行檢查和清潔。
如果出現口腔乾澀的症狀,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使用人工唾液或漱口水:保持口腔濕潤。
- 嚼口香糖或無糖糖果:刺激唾液分泌。
- 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中的濕度。
鼻咽癌預防方法
飲食
- 多吃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癌風險。
- 限制食用醃製和煙燻食品:醃製和煙燻食品含有大量的亞硝酸胺,是一種致癌物質。
- 如果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應定期進行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其他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可以減少口腔感染,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
-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接觸工業粉塵、油漆、汽油等有害物質可以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
生活習慣
- 避免吸煙:吸煙是鼻咽癌的發病風險因素之一。
- 避免過量飲酒:過量飲酒會增加患癌風險。
-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可以幫助早期發現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