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更新
21,903
collect
收藏

甲狀腺癌如何早期發現? 症狀、前兆、存活率、治療一次看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殷嘉岑、林盟凱
甲狀腺癌如何早期發現? 症狀、前兆、存活率、治療一次看
甲狀腺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4位、男性第12位,雖然是好發於年輕女性的癌症,但近年來罹患人數逐年攀升,值得注意。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是標準治療之一,根據腫瘤大小、侵犯程度、淋巴結轉移等因素,可以選擇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全切除後,患者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替代藥物,以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隨著醫學的進步,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已經大幅提升,9成5的個案在接受手術治療、放射線碘131治療及長期甲狀腺素抑制後獲得良好的疾病控制,10年的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
#甲狀腺 #癌症 #副甲狀腺 #切除手術 #放射碘

目錄

什麼是甲狀腺?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是一個形狀如蝴蝶展翅的腺體,位在頸部前側,重量約為15至25克,分左、右兩葉各約4公分長,2公分寬,正常人的甲狀腺是摸不到也看不出來的。

當人體需要甲狀腺素時,腦部的下視丘會分泌甲狀腺促素釋素(TRH)給腦下垂體前葉,腦下垂體前葉收到訊號後,再合成促甲狀腺素(TSH),並將此荷爾蒙送到甲狀腺,刺激分泌出三碘甲狀腺素(T3)與四碘甲狀腺素(T4)。藉由人體循環,T3和T4會流過人體各個組織,協助人體代謝之外,還有以下功能:
  • 控制身體對脂肪和醣分的運用
  • 調節體溫和心跳
  • 監控體內蛋白質的製造
  • 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

甲狀腺癌的症狀

 
若出現以下症狀,患者要多加注意是否為甲狀腺癌,並早日安排檢查:
  • 頸部腫塊:甲狀腺癌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腫塊。腫塊的大小、形狀和質地可能有所不同。良性腫瘤通常較軟、平滑且有彈性,而惡性腫瘤通常較硬、不平滑且固定不動。
  • 聲音沙啞:甲狀腺癌可能會壓迫喉返射神經,導致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甲狀腺癌可能會壓迫氣管或食道,導致吞嚥困難。
  • 呼吸困難:甲狀腺癌可能會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
  • 頸部淋巴結腫大:甲狀腺癌可能會轉移到頸部淋巴結,導致淋巴結腫大。
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 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
  • 骨骼疼痛
  • 疲勞
  • 體重減輕

為何甲狀腺會癌變?誰容易罹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甲狀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在逐年上升,2020年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13.45人,是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2位。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甲狀腺癌的發病高峰期是35-55歲,但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已知幾種可能的因素,包括:
  • 輻射暴露: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治療,尤其是在接受高劑量照射後,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輻射暴露會破壞甲狀腺細胞的DNA,導致細胞突變並失去正常的控制,進而形成癌細胞。
  • 家族遺傳:約有1/4的甲狀腺髓質癌患者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甲狀腺髓質癌是由甲狀腺旁濾泡細胞(parafollicular cells)所分化而成的癌症,而甲狀腺旁濾泡細胞的發育受到基因控制。如果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甲狀腺旁濾泡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形成癌細胞。
  • 其他因素: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碘缺乏、某些病毒感染、某些藥物等。

如何自我檢查

甲狀腺癌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因此定期進行自我檢查非常重要。3 步驟居家檢測甲狀腺癌的方法是:
  • 推:用手指輕輕推一推頸部喉嚨的位置,是否有硬塊或腫脹。
  • 吞:拿鏡子檢查吞水時喉嚨是否有突出異物。
  • 觸:從耳下開始摸到頸部的中間,是否有明顯的突出。
甲狀腺癌的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光靠症狀難以察覺,也無法靠抽血篩檢得知。甲狀腺癌的篩檢利器是超音波檢查,尤其是有甲狀腺結節的人一定要定期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追蹤,才能早期診斷出甲狀腺癌。
根據統計,50歲以上女性,一半以上有甲狀腺結節,有5%會惡化成癌。超音波是相當普及、簡單、便宜又快速的檢查方式,可診斷甲狀腺是否有結節或囊腫、腫瘤,並可確認位置、形狀、大小跟數量。一旦超音波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大於1公分或是形狀疑似惡性時,醫師會進一步安排做細針穿刺的病理切片檢查,以確定良性或惡性。
國人無症狀甲狀腺結節盛行率約45%,多數是健檢時發現,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戰勝甲狀腺癌的關鍵。建議40歲以上女性,把甲狀腺檢查納入健檢選項。若觸摸到頸部有腫塊,或出現聲音沙啞、改變,要儘速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以下是甲狀腺癌的篩檢建議:
  • 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 5 年進行一次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 有家族史或其他危險因素者:建議每 1-3 年進行一次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 有甲狀腺結節者:建議每 1-2 年進行一次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甲狀腺癌的分類與治癒率

甲狀腺癌的預後取決於腫瘤的類型、分期和患者的一般情況。一般而言,乳突癌和濾泡癌的預後良好,而髓質癌和未分化癌的預後較差。98%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經治療長期的預後極佳,20年存活率超過9成。

乳突癌

乳突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80%,它是由甲狀腺的濾泡細胞發展而來,這些細胞負責產生甲狀腺激素。乳突癌的特性是生長緩慢,通常只有一個腫瘤,沒有包膜。乳突癌的10年存活率約為90%,年輕人和有淋巴轉移的兒童的預後通常都很好。
乳突癌通常在40歲以下發病,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容易轉移到局部淋巴結,但不太容易轉移到遠處的器官。乳突癌的轉移程度也受到血液中TSH濃度的影響。TSH是一種激素,可以刺激甲狀腺細胞分泌甲狀腺激素。如果服用甲狀腺素抑制TSH的生成,乳突癌的轉移可能會減輕。

濾泡癌

濾泡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15%。它是由濾泡細胞發展而來,這些細胞負責產生甲狀腺激素。濾泡癌的特性是生長緩慢,通常只有一顆腫瘤,有包膜,大小不固定,但外圍包覆良好。濾泡癌的10年存活率約為80%。
缺碘地區的人群患濾泡癌的風險更高。濾泡癌通常在40歲以後發病,它不太容易轉移到局部淋巴結,但更容易通過血液轉移到肺、骨骼和肝臟等器官。有時它也會侵犯甲狀腺周邊組織。濾泡癌的轉移程度也受到血液中TSH濃度的影響。年齡是重要的預後因子之一。濾泡癌也有積聚碘的能力,但不如正常細胞那麼強,因此,濾泡癌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量攝入含碘食物,但不必過度限制。

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是甲狀腺癌中最惡性的一種,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2%。它是由甲狀腺的濾泡細胞發展而來,通常在50歲以後發生,女性發病率稍高。
未分化癌生長迅速,容易侵犯周邊組織或轉移到全身各器官。它沒有包膜,甲狀腺會變得腫大或變形。
患者通常會在頸部發現一個硬塊或結節,硬塊固定不易移動,可能會伴隨局部淋巴結腫大、聲音沙啞、呼吸喘鳴和吞嚥困難等症狀。未分化癌的預後非常差,患者通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月內死亡。
組織形態上,未分化癌常見局部壞死或多型核白血球浸潤。在某些部位,甚至可以看到類似乳突癌或濾泡癌的細胞型態。因此,有人認為乳突癌或濾泡癌可能是未分化癌的前驅。

髓質癌

髓質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3%。它是由甲狀腺旁細胞(C-細胞)發展而來,C-細胞是一種神經內分泌的細胞,負責分泌抑鈣素。
髓質癌通常在40歲以後發生,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它的惡性程度介於濾泡癌和未分化癌之間,10年存活率約60%至70%。
髓質癌可以通過腺內淋巴轉移到腺內其他部位或局部淋巴結,也可以通過血流轉移到遠處的器官,如肺、骨骼和肝臟。
臨床上,髓質癌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腫塊,也可能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有時,髓質癌的首發症狀是遠處轉移,如骨痛、咳嗽或腹瀉。髓質癌患者常常會出現類癌症候群的症狀,如腹瀉、潮紅、心悸和出汗等。
髓質癌可能是家族遺傳性或偶發性的。家族性髓質癌約佔20%,通常會侵犯兩側甲狀腺,並常合併其他多發性內分泌腺體的異常增生,如腎上腺皮質增生、胰島素瘤等。家族性髓質癌的發病年齡較早,診斷時通常沒有轉移,預後較好。髓質癌的預後取決於診斷年齡和是否轉移。如果在早期診斷並切除甲狀腺,預後較好。

其他

罕見的甲狀腺淋巴癌,包括甲狀腺淋巴癌及轉移性甲狀腺癌,佔所有甲狀腺癌的約1%。另外,腎臟癌、乳癌、或肺癌也會出現轉移性甲狀腺癌。
類型 症狀 診斷 治療
乳突癌
(80%)
  •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 一些人可能會有聲音改變(沙啞),淋巴結腫大
  • 常為多發性
  • 部分病患,有先前的頸部受輻射的病史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高)
  • 手術
  • 復發者,手術或放射碘治療
 
濾泡癌
(10~20%)
症狀類似乳突癌,但罕有淋巴結腫大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困難診斷)
  • 粗針切片檢查(診斷率較佳)
手術
髓質癌
(5%)
  •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 較晚期的症狀:
  1. 聲音沙啞
  2. 吞咽困難
  3. 呼吸困難
  4. 淋巴結腫大
  • 遺傳型可能產生:
  1. 高血壓
  2. 心率增加
  3. 頭痛
  4. 合併其他內分泌疾病(如:MEN Ⅱ)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高)
  • 血液Calcitonin檢測
在排除掉或治療其他相關腫瘤後,進行手術
未分化癌
(1~2%)
  • 頸部腫塊快速變大
  • 呼吸困難
  • 聲音改變
  • 淋巴結腫大
  • 主要發生在>70歲的老年人
  • 粗針切片檢查
  • 外科切片
 

診斷方式

甲狀腺症狀的常見表現是頸部腫塊,血液檢查可能不會顯示出甲狀腺激素異常。診斷甲狀腺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最有效的方法是超音波檢查或穿刺吸取細胞診斷。根據情況的不同,有些人也必須接受其他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測或放射性同位素的檢查。這些檢查可以用來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和範圍,以及是否有轉移。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是一種用於診斷甲狀腺癌的簡單有效的方法。它是一種門診手術,不需要麻醉。醫生會使用細針從甲狀腺結節或被懷疑的甲狀腺組織中抽取少量細胞。然後,這些細胞會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的準確率很高。假陽性率(即細胞學診斷為甲狀腺癌而事實上並非癌症的情形)只有1%。假陰性率(即實際上為癌症,然而細胞學診斷為非癌症)約只佔5%。
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癌中的濾泡癌無法利用細針細胞抽吸術於術前診斷出來。濾泡癌的診斷是依賴病理化驗腫瘤對包膜或血管的侵犯與否而決定是否為癌症。因此,即使在術前進行了細針細胞抽吸檢查,也無法單由細胞外型來診斷腫瘤是良性甲狀腺濾泡腺瘤或惡性濾泡癌。
臨床上,約有5%的細針細胞抽吸檢查結果會呈現偽陰性。因此,如果細針細胞抽吸檢查結果為非癌症,但仍有甲狀腺癌的臨床懷疑,則應繼續進行定期追蹤檢查。
以下是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的優點:
  • 簡單易行,可以在門診進行
  • 準確率高
  • 安全性高,感染風險低
以下是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的缺點:
  • 不能完全排除濾泡癌
  • 約有5%的檢查結果會呈現偽陰性
  • 甲狀腺超音波
是一種無創檢查,可以用來檢查甲狀腺的大小、形狀和結構。它還可以用來檢查甲狀腺內是否有結節或腫瘤。
甲狀腺超音波對於區分甲狀腺結節是囊腫還是實質結節有很大幫助。囊腫是充滿液體的腫瘤,而實質結節是固體的腫瘤。囊腫通常是良性的,而實質結節則可能是良性或惡性的。
甲狀腺超音波還可以用來評估甲狀腺結節的大小、形狀和邊緣。這些特徵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甲狀腺結節是否具有惡性潛能。
然而,甲狀腺超音波無法完全區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診斷甲狀腺結節是否為癌症的金標準。
以下是甲狀腺超音波的優點:
  • 無創,不需要麻醉
  • 快速簡便,可以在門診進行
  • 可以提供甲狀腺結節的詳細影像
以下是甲狀腺超音波的缺點:
  • 不能完全區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
  • 可能會出現偽陽性或偽陰性結果,原因為
  1. 偽陽性:患者的甲狀腺結構與正常情況不一致,例如甲狀腺結節或鈣化;或患者服用某些藥物,例如碘含量高的藥物或甲狀腺激素藥物。
  2. 偽陰性:結節的結構與正常情況相似,超音波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或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正常,即使存在結節,也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 核子醫學檢查
是一種利用放射性物質來檢查身體的檢查方法。在甲狀腺癌的檢查中,通常會使用放射性碘或碘化物來進行甲狀腺掃描。
甲狀腺癌細胞積聚碘的能力較正常甲狀腺細胞差,因此,在甲狀腺掃描中,如果甲狀腺結節不顯示或顯示較少的放射性碘攝取,則稱為冷結節。冷結節可能是良性的或惡性的,但惡性結節的可能性更高。單一冷性結節約有20%的機會是甲狀腺癌。如果甲狀腺掃描顯示冷結節,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來進一步評估結節的性質。
以下是核子醫學檢查的優點:
  • 可以用來檢查甲狀腺的功能
  • 可以用來區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
以下是核子醫學檢查的缺點:
  • 可能會出現偽陽性或偽陰性結果
  • 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質,因此存在一定的輻射風險
  • 甲狀腺功能試驗
是一種抽血檢查,可以用來檢查甲狀腺的功能。在甲狀腺癌的檢查中,通常會檢測以下幾項指標:
  1. 甲狀腺刺激素 (TSH):TSH 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血液中的 TSH 水平應該保持在正常範圍內(0.5~5.0 mU/L)。如果 TSH 水平過高,則可能表明甲狀腺功能減退。
  2. 甲狀腺激素 (T4 和 T3):T4 和 T3 是甲狀腺分泌的兩種主要激素。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血液中的 T4 和 T3 水平應該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如果 T4 或 T3 水平過高,則可能表明甲狀腺功能亢進。T4標準值:4.5-12.5 mg/m;T3標準值:45-137 mg/ml 。
  3. 抑鈣素 (Calcitonin):抑鈣素是一種由甲狀腺旁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調節血液中的鈣水平。髓質癌細胞會分泌大量的抑鈣素,因此,如果血液中的抑鈣素水平過高,則可能表明髓質癌。
甲狀球蛋白 (Thyroglobulin):甲狀球蛋白是甲狀腺細胞合成的一種蛋白質。乳突癌和濾泡癌細胞會分泌甲狀球蛋白,因此,如果血液中的甲狀球蛋白水平過高,則可能表明乳突癌或濾泡癌。
以下是甲狀腺功能試驗的優點:
  • 簡單易行,可以在門診進行
  • 安全性高,感染風險低
以下是甲狀腺功能試驗的缺點:
  • 不能完全排除甲狀腺癌
  • 可能會出現偽陽性或偽陰性結果
 

甲狀腺癌的分期怎看?又該如何治療?

甲狀腺癌的分期

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在小於55歲的患者中,如果腫瘤局限在甲狀腺內,沒有遠端轉移,則分為第一期,已有遠端轉移則分為第二期。

在55歲以上的患者中,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的分期更加細緻,分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A期、第四B期。
分期 腫瘤大小或侵犯程度 (T) 淋巴結擴散(N) 遠端轉移(M)
第一期  
第二期 > 4公分,但局限在甲狀腺內(T3a)。 無論
有或無
4公分,但已侵犯甲狀腺鄰近的肌肉組織 (T3b)。
無論大小,且未侵犯到甲狀腺鄰近肌肉以外的組織 (T1a、T1b、T2、T3a、T3b)。
第三期 無論大小,但明顯侵犯到甲狀腺包膜以外的附近器官或組織 (T4a)。 無論
有或無
第四期 A 腫瘤已侵犯到椎前筋膜 (T4b)。 無論
有或無
第四期 B 無論大小或侵犯程度。 無論大小
或侵犯程度
已遠端轉移

甲狀腺髓質癌的分期與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的分期相同。甲狀腺未分化癌的分期更為簡單,只分為第四A期、第四B期和第四C期。

手術切除該怎麼切?有什麼併發症?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且最主要的方式。手術的目的是切除甲狀腺腫瘤,並確立腫瘤的型態和病理診斷。手術後,醫生可以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分期,制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甲狀腺癌的手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甲狀腺全切除術:切除整個甲狀腺,包括左葉、右葉和峽部。
  • 近全甲狀腺切除術:切除左葉、右葉和峽部,但保留部分甲狀腺。
  • 腫瘤切除術:只切除含有腫瘤的部分甲狀腺。
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分期。一般來說,腫瘤較大、位置較深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需要進行甲狀腺全切除術。腫瘤較小、位置較淺且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可以進行近全甲狀腺切除術或腫瘤切除術。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患,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人體必需的激素,可以調節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其他生理功能。甲狀腺全切除後,患者體內的甲狀腺素水平會下降,需要通過服用甲狀腺素來補充。

甲狀腺的切除有以下幾種方式可選擇:
  • 傳統甲狀腺切除手術:以全身麻醉方式,在下頸部劃開3-10公分傷口,再用外科器械把結節、腫瘤摘除,手術時間約2小時。術後需住院3-4天,頸部會留下5-7釐米、蜈蚣形狀的疤痕。但除了有嚴重蟹足腫體質,做好疤痕照顧、護理,是不會留下明顯痕跡的!
  • 內視鏡手術:在頸部開幾個小孔,通過內視鏡和手術器械切除甲狀腺。內視鏡手術的優點是傷口較小,術後恢復較快,但技術要求較高。對於低風險性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可以施行「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甲狀腺切除微創手術(MIVAT)」,可提供醫師更清晰的手術視野,做到更精準的切除手術。
  • 達文西手術:主要應用於腫瘤較大、位置較深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達文西手術的優點是傷口較小,術後恢復較快,但技術要求最高,費用最高。
甲狀腺切除手術的併發症主要有以下幾種:
  • 全身麻醉併發症:全身麻醉是甲狀腺切除手術的必要步驟,因此可能會出現全身麻醉的併發症,例如換氣不足、肺炎、心肌梗塞、血管栓塞、靜脈炎等。
  • 傷口感染:傷口感染是甲狀腺切除手術的常見併發症,以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較容易發生。
  • 手術部位出血:手術部位出血是甲狀腺切除手術的嚴重併發症,嚴重時可能會壓迫到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 聲音沙啞:聲音沙啞是甲狀腺切除手術的常見併發症,主要由喉返神經損傷引起。喉返神經是控制聲帶的一種神經,位於甲狀腺附近。甲狀腺切除手術時,如果不小心損傷了喉返神經,就可能會造成聲音沙啞。聲音沙啞的程度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只會出現輕微的沙啞,而有些患者則可能會出現永久性的聲音沙啞。
  • 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副甲狀腺是位於甲狀腺附近的四個小腺體,負責分泌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可以調節血鈣的水平。甲狀腺切除手術時,如果不小心損傷了副甲狀腺,就可能會造成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副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導致血鈣水平下降,患者可能會出現手麻、腳麻、抽筋等症狀。如果副甲狀腺功能低下是暫時性的,通常在手術後的幾週內會恢復。如果副甲狀腺功能低下是永久性的,患者就需要終身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

醫材介紹:喉返神經監測器

全身麻醉時,麻醉科醫師會將附有特殊電極的氣管內管和聲帶相接處,手術時,醫生會用探針以小電流刺激,當喉返神經受到刺激時,聲帶上的電極會接收到訊號,並傳送到顯示器,讓醫生可以確認、避免喉返神經受傷。
若患者的甲狀腺有較大的腫瘤、甲狀腺癌或再次甲狀腺手術者,因手術風險較高,建議可考慮選用此醫材(無健保給付,需自費約5000元/次),以避免喉返神經受損所產生的併發症,如永久性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無法自主呼吸而需要做氣切造口(但極少數發生)。

放射性碘(I-131)治療

放射性碘治療的原理是利用甲狀腺細胞具有攝取碘的特性。甲狀腺癌細胞也具有這種特性,但攝取碘的能力較正常甲狀腺細胞弱,當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後,會被甲狀腺細胞攝取,並在細胞內釋放輻射,殺死癌細胞。

放射性碘治療通常在甲狀腺癌手術後進行。手術後,患者需要服用促甲狀腺素(TSH)藥物,促使甲狀腺癌細胞攝取更多的碘。在TSH水平升高後,患者再口服放射性碘。放射性碘會被甲狀腺癌細胞攝取,並在細胞內釋放輻射,殺死癌細胞。
放射性碘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喉嚨痛(放射性甲狀腺炎)、唾液腺腫脹、噁心、頭暈、皮膚搔癢。
放射性碘治療後,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與他人長期近距離接觸(尤其小孩和孕婦)、共用飲食器皿、避免使用公共場所的游泳池、浴池等,以免放射性物質可能會通過這些途徑傳播給他人,並對他人造成傷害。
放射性碘治療後,患者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以替代甲狀腺切除後體內缺乏的甲狀腺素。甲狀腺素是人體必需的激素,可以調節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其他生理功能。
總體而言,放射性碘治療是治療甲狀腺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有效殺死甲狀腺癌細胞,並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促甲狀腺激素 (TSH) 抑制治療

促甲狀腺激素 (TSH) 抑制治療是甲狀腺分化型癌症術後的重要治療手段。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引建議,對於中、高風險的甲狀腺癌患者,TSH 應在術後立即控制到 0.1 mU/L 以下。對於低風險的甲狀腺癌患者,TSH 可維持在正常濃度的下限或略低(0.1–0.5 mU/L)。
甲狀腺患者TSH的控制程度,是取決於本身疾病復發的風險來判斷:對於甲狀腺癌持續存在的患者,或生化檢測未完全正常的患者,應持續 TSH 抑制療法,血清 TSH 應控制在 0.1-0.5 mU/L 的範圍。對於已治癒且復發風險較低的患者,血清 TSH 可維持在低的正常範圍(0.5 -2 mU/L)。
TSH 抑制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
  • 甲狀腺功能亢進:如果 TSH 水平過低,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為心悸、手抖、失眠、體重減輕等症狀。
  • 骨質疏鬆: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因此需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 D。

體外放射線治療

對於未分化甲狀腺癌,由於其對放射碘治療幾乎沒有反應,因此體外放射線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體外放射線治療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並減輕疼痛和其他症狀。
體外放射線治療通常需要進行多次治療,每次治療的時間約為 15-30 分鐘。治療的頻率和劑量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
體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疲勞、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乾燥、頭髮脫落
、心臟病風險增加。

化學治療

對於甲狀腺癌,化學治療的效果有限。化學藥物通常對分化型甲狀腺癌(乳突癌和濾泡癌)的效果較好,對未分化甲狀腺癌的效果較差。
化學治療通常用於以下情況:
  • 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或轉移
  • 未分化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合併其他癌症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脫髮、疲勞、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心臟病風險增加。

標靶藥物

透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阻斷癌細胞中的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是一種蛋白質,在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中起重要作用),較適合用於對放射線碘治療失效或多發性轉移之晚期甲狀腺癌病患。這些藥物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從治療開始到疾病惡化或死亡的時間)和總生存期。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有:高血壓、蛋白尿、腹瀉、疲勞、手足症候群、肝臟損害。
 

甲狀腺癌的術後照顧與飲食建議

住院期間

  • 低血鈣:術後因副甲狀腺調節功能異常而導致低血鈣,是甲狀腺切除手術後的常見併發症。低血鈣的症狀包括:顏面麻木感、手指及腳趾末梢發麻、抽筋、頸部緊繃、呼吸困難。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醫師會依據當下的血鈣數值補充鈣離子及維他命 D,一般會在 2 週內恢復。
  • 聲音沙啞:原因是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損傷喉返神經。喉返神經是控制聲帶的神經。如果喉返神經損傷,聲音沙啞可能會是永久性的。大多數患者的聲音沙啞都是輕微暫時性的,大約會在 1 至 3 個月內逐漸恢復。如果患者的聲音沙啞在 3 個月後仍未恢復,可以到耳鼻喉科做個喉鏡確認是否有損傷。
  • 術後飲食:在醫囑可開始進食時,先喝一口(約 20ml)冷開水,若無嗆到或咳嗽,才可開始進食。由冷的全流飲食開始進食,再逐漸改為軟質飲食。術後喉嚨痛建議可以吃冰涼液體、軟質食物,如:口含冰塊、冰淇淋、果汁、冰鮮奶、優酪乳、布丁等,可促進血管收縮、減輕水腫或出血情形,避免熱食。

出院後

  • 傷口照護:手術傷口縫合後 7-10 天內不要碰水,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淋浴時可使用防水敷料,但不建議泡澡。使用組織凝膠的手術傷口可不須換藥。出院時醫師會為您預約複診,檢查傷口癒合情形及拆線。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疼痛、分泌物、出血等情況,應立即通知醫師。
  • 飲食:可採高蛋白、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如:奶、蛋、魚或肉類、新鮮蔬果等)都都有助於身體康復,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辛辣及油炸類食物等)。

其他

  • 患者可能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如疲勞、體重增加、便秘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接受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 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甲狀腺球蛋白(Tg)檢查,以監測甲狀腺癌復發的風險。
  • 患者需要注意防曬,避免日曬導致色素沉著。
  • 患者需遵循醫師安排的追蹤排程,如抽血、頸部超音波、胸部X光等檢查,才能評估腫瘤有無復發或轉移。

文獻參考

甲狀腺癌分型,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
甲狀腺腫瘤與甲狀腺癌,高雄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