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更新
204,822
collect
收藏

半數女性都有的疾病 如何和子宮肌瘤共存?

諮詢專家:潘恒新醫師/新光醫院婦產科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半數女性都有的疾病 如何和子宮肌瘤共存?
子宮肌瘤為一種平滑肌異常增生或平滑肌病變,形成平滑肌瘤或稱為纖維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並不會像癌症一樣會轉移到全身。很多人擔心,子宮肌瘤會變成惡性肉瘤嗎?目前以統計數字來看,機率僅0.23%,也就是每1000名被診斷出子宮肌瘤的患者,有2位會是惡性腫瘤,而且子宮肌瘤和惡性腫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只是因為症狀和檢查難以區別而容易搞混,並非子宮肌瘤會變成惡性腫瘤喔!
#子宮肌瘤 #子宮惡性腫瘤 #子宮切除 #海芙刀

目錄

子宮肌瘤的症狀有哪些?

子宮肌瘤的症狀會與它發生的位置在哪而有些不同。女性的生殖系統包含子宮、輸卵管、卵巢及陰道,子宮有三層結構,就像一間房子有牆壁,油漆跟牆外的磁磚一樣,層層保護才能孕育寶寶,這些地方都有可能長出子宮肌瘤,而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平均一年長大0.5-1cm,包含:
  • 子宮肌層間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
  • 子宮漿膜下肌瘤:可向子宮外的骨盆腔或腹腔突出生長,因空間較大,故可長得比較大。
  • 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子宮內膜下層往子宮腔生長,是最容易造成月經期的大量出血的一種肌瘤。

認識子宮與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

子宮肌瘤一般來說是無症狀的,但如果肌瘤太大而壓迫到其他器官,或長到子宮腔的話,患者會開始感覺到身體不適,比如:

  • 與生殖系統有關的症狀:
  1. 明顯經痛或慢性骨盆腔疼痛。
  2. 經血量多、有血塊而可能造成貧血。
  3. 經期延長
  4. 性交疼痛
  • 與生育能力有關的症狀:
  1. 懷孕困難
  2. 增加流產機率
  3. 胎位不正、早產、難產或產後出血
  • 與泌尿系統或消化道有關的症狀:
  1. 骨盆腔有壓迫、疼痛感
  2. 排尿次數增加、壓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難
  3. 可能會變成腹部腫瘤,看起來像懷孕4-5個月
 

不過,因以上這些症狀,像便秘、經血過多,都是一般女性很常遇到的狀況呀!所以罹患子宮肌瘤是很難被察覺,還是得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

子宮肌瘤會變成惡性腫瘤嗎?

惡性肉瘤會發生在人體任何一個軟組織上,比如肌肉、韌帶、脂肪,當然包含子宮,而子宮惡性腫瘤同樣來自三個不同組織:

  • 平滑肌肉瘤(癌),佔全部子宮肉瘤癌的40%。
  •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癌),佔全部子宮肉瘤癌的 10-15%。
  • 子宮內膜中產生的肉瘤(癌),稱為癌惡性肉瘤(carcinosarcoma),佔所有子宮肉瘤癌的40%。
 

子宮惡性肉瘤的症狀和子宮肌瘤非常類似,臨床上無法用超音波和X光來區分,通常患者會因為開刀取出子宮肌瘤,馬上採檢送驗後,如果確定是惡性可以馬上處置,但如果術後才發現,得另外安排開刀。
 

子宮惡性腫瘤程度

第一期 腫瘤尚未長到子宮外,也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第二期 腫瘤長到子宮外,還沒超出骨盆腔的範圍,但沒有轉移淋巴結或其他器官。
第三期 腫瘤還沒有轉移到其他器官,但腫瘤可能侵犯到腹腔的組織,也可能已經侵犯了周遭淋巴結。
第四期 腫瘤已經長到直腸、膀胱,或已經轉移到肺臟、骨頭、肝臟等處。
 

罹患子宮惡性肉瘤非常危險,即使是第一期,五年內存活率約25-76%,如果發展到第三、第四期,存活機率僅10-15%。如果能儘早發現,經醫師評估後配合適當的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口服標靶藥物,五年內存活率比晚期發現高很多。

哪些人容易有子宮肌瘤呢?

目前醫學專家都不是很清楚子宮肌瘤會發生的原因,推測可能跟雌激素的多寡有關,而讓某個年齡層的女性特別容易長出子宮肌瘤,如子宮肌瘤並不會發生在青春期女性身上,但懷孕時可能肌瘤會變大,而停經後肌瘤會萎縮變小,因此更年期後有部分女性的子宮肌瘤會改善。其他像代謝、壓力、飲食、環境荷爾蒙可能也有關。

  • 年齡:統計發現在更年期前,台灣平均49歲的女性有將近一半的人患有子宮肌瘤,以35-45歲最容易發生,但年齡也有下修的趨勢,而生育婦女中的發生率大概是20%。
  • 高糖:吃太多甜食會導致身體代謝異常,血液裡的雌激素增高而刺激子宮肌瘤。
  • 高油、高熱量:如油炸類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會讓荷爾蒙失調。
  • 熬夜、喝酒:肝臟是調節賀爾蒙的重要角色,熬夜和過量飲酒容易傷肝,而引發脂肪肝,導致賀爾蒙調節失常。
 

子宮肌瘤已經成為現代女性的流行病,建議要定期檢查,觀察月經流量有沒有突然變多?突然貧血、頭暈等身體異常狀況。而要是已經罹患子宮肌瘤也不用太擔心,記得每年追蹤一次,注意飲食和作息,其他就遵照醫師指示治療即可。

子宮肌瘤可以不開刀嗎?

一般來說良性的子宮肌瘤,只要觀察就好,若症狀影響到生活,初期可考慮先用藥物,如:

  • 僅緩解症狀的藥物
  1. 口服避孕藥:含有雌激素及黃體素、或是只有黃體素的避孕藥,可控制經血量、緩解經血過多的症狀。
  2. 子宮內投藥避孕器:原理同上。
  3.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用於緩解經痛與經血過多。
  4. 雄激素藥物:緩解經血過多所導致的貧血。
  • 可縮小子宮肌瘤的藥物
  1. 促性腺釋素致效劑:有緩解貧血、縮小子宮肌瘤的作用,並減少子宮肌瘤手術的失血量,一般為針劑型,會在子宮肌瘤手術前的3到6個月內使用,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另有長效的劑型,可三個月注射一次,惟健保不給付。
  2. 黃體素受體拮抗劑:為口服劑型,可使子宮肌瘤體積減小,改善經血異常。可日常使用,或在手術前幾個月使用,讓腫瘤的體積縮小,以利手術進行。

何時該動手術?

  • 有經痛、經血過多且已造成貧血。
  • 肌瘤壓迫到膀胱、大腸。
  • 肌瘤超過5公分
  • 肌瘤生長太快、太大。
  • 有根蒂或漿膜下層肌瘤,而有扭轉的可能。
  • 肌瘤壓迫輸卵管近端,導致阻塞而不孕者。

決定要手術後,醫師會根據子宮肌瘤的大小、數量跟發生的位置,加上病人的狀況來綜合評估手術方式,包含:

  • 仍有生育需求者
  1. 肌瘤切除術:單純將肌瘤切除,復發率為15%,20年內有25%患者需再次手術。另外,如果患者術後想懷孕的話,建議要間隔3-6個月。
  2. 肌瘤溶解術:透過電燒、超音波、冷凍或雷射等方式溶解子宮肌瘤,會比一般手術的失血量少,且住院時間也較短。
  • 無生育需求者
  1. 子宮動脈栓塞術:透過栓塞子宮動脈來縮小子宮肌瘤、改善失血過多的問題,約70-90%症狀可被改善,適合想保留子宮的患者。
  2. 全子宮切除術:將子宮完全切除,而無復發機會,適合已經肌瘤數量過多,或已經接受其他微創手術治療仍失敗的患者。
 

開刀的方式有哪些?

  • 傳統開腹:從腹部開刀約5-10公分,目視的方式進行子宮肌瘤摘除。適用於肌瘤較大、較多有嚴重沾粘者長在特殊部位的患者。
  • 子宮鏡:器械會從陰道進入子宮腔摘除肌瘤。適用腫瘤得剛好長在子宮腔,且體積小於3公分,但不適合沒有性經驗的患者。
  • 腹腔鏡:在腹部打出三個小孔,將腹腔鏡伸到患者腹部裡切碎並清除肌瘤。適用於沒開過刀、沒有嚴重沾粘、肌瘤數量不多、肌瘤不是長在肌肉組織內的患者。
  • 達文西機械手臂:搭配腹腔鏡使用,鏡頭可繞到子宮頸後壁和下方等難處理的部位,且畫面更清晰立體而能精準開刀。適用肌瘤較大或長在特殊部位的患者。
  • 海扶(芙)刀:利用高強度的超音波,集中能量在肌瘤上,讓肌瘤因高熱而壞死、減少甚至消失。適用於經濟允許、不想動刀者、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的患者。
  傳統開腹 子宮鏡 腹腔鏡 達文西機械手臂 海扶(芙)刀
特性
  • 手術時間短
  • 出血量少
  • 傷口較大而恢復時間長
  • 容易有沾黏問題
  • 清除得比較乾淨
  • 沒有腹部傷口
  • 不需住院
  • 傷口小
  • 恢復快
  • 避免損傷重要的神經
  • 降低器械在腹壁內摩擦而產生傷口
  • 減少術後疼痛與住院時間
  • 無傷口
  • 不需住院
  • 無法進行病理切片檢查而無法得知是否為惡性腫瘤
費用 部分負擔1.8-2.8萬元 自費20-25萬 自費16-20萬

*另可自費選用防沾黏片、止血粉、傷口敷料、高階電燒刀約1-8萬

無創海芙刀消融術 免摘子宮又助孕

海芙刀(HIFU)無創手術,是一種利用超音波聚焦消融病灶的技術,原理和放大鏡聚焦太陽光燒葉子一樣,隔著肚皮卻能阻斷病灶血流,然後讓身體自己慢慢把廢物排出去,因而不需要開刀、肚子上也沒有傷口,還能保留子宮生育能力。海芙刀的優勢包含:
  • 不需麻醉、不用嚴格的低渣飲食與灌腸,減少術前準備的麻煩與心理調適。
  • 仰躺治療,可以滑手機追劇、視訊聊天,輕鬆度過手術時間。
  • 無刀口、不出血、不需麻醉、疼痛感較低(不過也有患者有明顯疼痛感,因人而異)。
  • 術後僅需消炎止痛藥,馬上可自由進食與走動、拔除所有管路及點滴,迅速回到正常生活。

哪些人適合海芙刀?

  • 不想開刀、或不適合開刀的人:因心理因素、年齡、健康問題或其他原因,不適合傳統手術的患者,能透過無創的海芙刀做非侵入性治療,將影響其他身體器官的機率降到最小,降低心理負擔。
  • 未來有規劃懷孕的人:海芙刀能保留子宮及其功能,還有術後備孕期短、日後生產仍能選擇自然產的優勢。
  • 需要快速回到日常生活的人:如上班族、育兒婦女、運動選手等,海芙刀恢復期短、疼痛感極低、無疤痕、住院天數短,輕鬆治療無負擔。


⇒ 點我了解更多「海芙刀的費用與術前檢查」
 

術後多久可恢復正常生活?

傷口養護

  1. 觀察傷口有沒有發紅、裂開、滲出組織液,或是患者有發燒、畏寒時,應回診就醫。
  2. 術後1-2週會有少量淡紅色或紅褐色的分泌物,這是正常的,若是做子宮肌瘤切除,還會有月經。術後6週恢復良好時,可恢復性生活。
  3. 若想懷孕,建議術後六個月再開始,生產時以剖腹產為宜。

日常活動

  1. 術後6-8週別提5公斤以上重物,可使用束腹帶減輕疼痛感。
  2. 每天要清洗外陰部,並觀察有無異常分泌物,避免陰道灌洗而破壞陰道內部的酸鹼值,並以淋浴為主。
  3. 術後兩週避免爬樓梯,可以散步為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和預防手術部位沾黏。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或騎機車、腳踏車,也要避免長期維持坐姿而讓骨盆腔充血。

飲食

  1. 高纖、高鈣、低脂為原則,如花椰菜、堅果、糙米、牛奶等。
  2. 補充鐵質:如豬肝、紅肉、櫻桃等。
  3. 禁止高油鹽、高熱量食物以避免荷爾蒙失調。
  4. 禁止辣、煙、酒、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5. 禁止含有雌激素的食品如蜂王乳、紅棗、蝦卵、蟹黃等。

常見問題:喝豆漿、吃山藥會導致子宮肌瘤嗎?

A:許多民眾擔心吃下含有雌激素的食物,會養大子宮肌瘤,其實雌激素不是唯一影響子宮肌瘤的原因。加上豆製品、山藥所含的賀爾蒙是植物性賀爾蒙,通常不會大量、經常食用,所以適度食用即可。而如果是胎盤素、蝦卵、蟹黃等,富含動物性賀爾蒙的食物,就有可能刺激子宮肌瘤,因避免過度攝取。
 

Q:把子宮摘掉會變老嗎?

A:常聽到有人說,女人失去子宮後會快速變老,性生活跟著受影響,其實掌管雌激素的器官,並非子宮而是卵巢。因此,摘除子宮只是受精卵少了孕育的場所,卵巢還是會照常分泌雌激素,並不會導致陰道乾澀、出汗、煩躁等狀況,也就沒有加速變老的問題。
 

文獻參考

子宮肌瘤知多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子宮肌瘤患者飲食這樣調,輕鬆過年沒煩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子宮肌瘤手術可以只拿肌瘤嗎?會不會復發?台大醫院電子報。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