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是五十肩嗎?可能是旋轉肌破裂了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

手臂抬不起來、睡覺越睡越痛,我的肩膀受傷了
認識肩膀結構
肩關節為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分別由上臂肱骨的圓頭,與肩胛骨(凹窩)所組成,為球窩關節。肩關節除了肩胛肱骨關節,還有胸骨鎖骨關節、肩峰鎖骨關節和肩胛胸廓關節面,構成肩膀多方位的活動,透過球和窩協同作用,以及軟骨緩衝,讓肩關節有良好的支撐與穩定度。
一個健康的肩關節,除了骨骼結構,還仰賴圍繞在肱骨頭旁的4條肌腱,讓肱股頭穩定在肩胛盂,做出伸展、彎曲、內外旋、內收外展等,這些肌群被稱為旋轉肌,又稱肩袖,如果肩關節發生病變,會導致活動受限、疼痛。

什麼是旋轉肌腱斷裂(肩袖破裂)?
因老化、姿勢不良、受傷或肩膀過度高舉所引起的肌腱發炎,若未接受治療可能變成裂傷,影響患者生活。若肌腱跟骨骼沒有分離太嚴重,只要做縫合手術即可,但肌肉發生大量萎縮就得做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
長者、過度使用者,肩膀肌腱易斷裂
- 手高舉過頭、肩膀三角肌會疼痛。
- 夜間不論何種姿勢,肩膀都非常疼痛、無力、腫脹,嚴重影響睡眠。
- 肩膀側舉時會疼痛、無力而舉不起來。
- 年齡:肌腱會隨著年齡漸長而有撕裂、鈣化、纖維血管增生等狀況。
- 職業傷害、過度使用:如投擲棒球、舉重、廚師炒菜甩鍋等,不斷利用旋轉肌重複某個動作。
- 長期姿勢不良:如辦公族長期久坐圓肩,前胸肌失衡導致肩夾擠症候群,使肌腱磨損、破裂。
- 肩膀肌力不足、鬆弛:肩膀肌無力,日常生活卻施力過猛、舉重物,導致旋轉肌受損。
- 家族病史:有肌肉缺陷基因,肌腱容易拉傷或撕裂。
旋轉肌受損跟五十肩有何不同?
五十肩又名冷凍肩,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炎」,為肩關節囊與周圍軟組織發炎、纖維化所導致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幅度受限,好發於40-50歲患者,女性又高於男性,患者常常越動越痛,而更不敢動,導致肩膀沾黏得更厲害。初步區別為:五十肩患者無法自己把手抬高,且在別人協助下也無法抬高,但旋轉肌袖破裂患者在他人協助下還是可以把手抬高。
肩關節受損急性期可以消炎藥、復健治療
一般而言,發生旋轉肌袖損傷時,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肌腱演變成斷裂,若發生肩膀疼痛無力、手舉不起來時,治療方法可分為三個階段
- 急性期:目標在緩解疼痛、發炎以及預防肌肉萎縮,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藥、局部藥物(類固醇)注射或復健治療如冰敷、電療、熱療等,也要多多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 恢復期:疼痛症狀改善時,下一階段目標為加強肩關節肌耐力,可做肌耐力訓練來避免肩關節再度受傷或破損程度加劇。
- 維持期:注意肩膀別太劇烈活動,並持續訓練肌力。
PRP也可治療旋轉肌袖破裂!
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PRP)為利用生長因子,細胞激素刺激組織修復,在超音波引導下注射到肌腱撕裂處,刺激肌腱重新修復,改善疼痛,適用於保守治療超過三個月卻沒明顯改善症狀,卻又不想手術者,但需自費2-4萬元/次,再視療程長短收費。
⇒點選我了解更多「玻尿酸、PRP注射療法」
肩關節受損何時該動手術?有那些方法?
若旋轉肌損袖傷後,保守治療4-6個月,或旋轉肌袖嚴重損傷時,就須外科手術介入修補,接下來,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肩關節手術方法:包含旋轉肌修補、肩峰下骨刺的切除,肩關節習慣性脫臼的肩盂修補,二頭肌腱接骨處撕裂的縫合、關節復位、骨折固定等,與開放式手術差異如下:
關節鏡 | 迷你開放 | |
---|---|---|
外觀 | 3-4個約0.5公分傷口 | 1個5公分傷口 |
特色 |
|
|
適用對象 |
|
肩關節損傷嚴重者 |
費用 | 健保給付 +自費約1萬元手術耗材 |
健保給付 |
手術風險
- 傷口感染
- 靜脈炎
- 關節血腫

圖說:微創關節鏡手術有傷口小、術後恢復快的優點。
肌腱縫合法
把斷裂且萎縮的肌腱縫回到骨頭上即可,但因骨頭是相當堅韌的組織,需要一個帶線錨釘固定於骨頭上,再用後端的線縫合並綁緊肌腱,搭配復健需要三個月時間讓肌腱癒合回骨頭上。而搭配不同的帶線錨釘,肌腱破裂程度,縫合也有不同的方法,其目的都是要極大化縫合面積與穩定度,需經過醫師判斷後選擇:
註:關節唇破裂也可以透過兩到三個帶線錨釘縫合回肌腱上。
手術風險
- 因麻醉時間較長可能有胸腔感染
- 有極小機率引發心臟病、中風
- 重大內科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肺、肝臟等,手術風險較高
- 傷口感染
- 神經損傷
- 旋轉肌再度破裂或無法癒合
- 疼痛、僵硬、手臂及手掌無法施力

圖說:肌腱縫合法搭配兩個帶線錨釘
醫材選擇:帶線錨釘
用於肌腱縫合法,依據不同材質、設計,分為自費及健保給付:
帶線金屬錨釘 | 帶線錨釘 | 不帶線縫合錨釘 | 生物可吸收性錨釘 | |
---|---|---|---|---|
材質 | 鈦合金 | 聚醚醚酮PEEK | 聚醚醚酮材質 | 聚乳酸共聚物 |
特性 | 一般 |
|
|
|
適用患者 | 長者、輕度活動者 | 高強度活中者 | 中強度活動者 | 對金屬過敏者 |
費用 | 健保給付 | 自費3-4萬 | 自費2萬 | 自費約2.5萬 |
人工肩關節置換術
若患者旋轉肌袖帶嚴重破裂,無法修補,則需置入人工肩關節,包含:
- 半人工肩關節置換:只置換人工肱骨頭或是肩盂表面,多為旋轉肌完整,卻有肱骨頭壞死或外傷的年輕患者。
- 全人工肩關節置換:適用旋轉肌完整的關節炎患者,術後恢復取決於旋轉肌功能。
- 反式人工肩關節置換:適用於旋轉肌破裂或功能喪失患者,改成利用三角肌的力量帶動肩膀,手就能往上舉。
手術風險
- 傷口感染
- 肩關節物周邊骨頭可能破裂(骨質溶解)
- 植入物斷裂(活動度過高、體重過重等)
- 金屬過敏
- 骨水泥使用相關心血管疾病如血液凝塊、血壓下降、心臟病等。
肩關節術後照顧與復健運動
注意事項
- 肩部冰敷可消腫止痛,每次20-30分鐘,中間休息20-30分鐘,視情況重複2-3組。
- 依指示服用止痛藥,若有無緩解或有更強的疼痛感,需告知護理人員。
- 傷口需保持乾燥,若有滲血需請護理人員更換。
- 術後四週內,患肢活動需透過輔助器材來執行被動式肩關節運動,運動完也可冰敷。
- 患肢運動角度要小於90度,術後四週經醫師評估才能進行主動運動及阻力運動。
- 術後2到3個禮拜不建議過度運動,之後可由復健醫師評估進行適當的運動 。
- 應避免手臂向上抬舉、搬運重物、快速甩手或拉扯。
被動性肩關節運動
為預防肩關節沾黏,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患者應採被動性肩關節運動,過程需緩慢、適度,若有疼痛等不適現象,應停止並尋求護理人員協助:-
手部抓握運動:建議每次動作3-5秒,可以訓練手部肌力及血液回流,減輕術後腫脹感。
- 鐘擺運動:兩腳與肩同寬,身體微微前傾,緩緩地轉動肩膀,但不能太快以免又受傷。
- 術後6-8週可進行後展運動:將手放在背後,健肢拉著患肢手腕,向健肢移動;或以桿子輔助,用健肢帶著患肢向後伸展。
主動肩關節運動
- 肩關節水平內收 Horizontal flexion : 術後8週才可進行,一手向前伸直往對側放讓掌心朝後,另一手彎曲勾起 慢慢的加壓身體內側,能適當的保持肌耐力和內外旋角度
常見問題:手舉不起來,要去中醫或復建科?
A:急性期可先冰敷、吃消炎藥物觀察,若幾天後疼痛持續,且肌肉及關節活動度受影響,則要考慮照X光或MRI詳細檢查。
Q 術後可以正常寫字嗎?
A: 手肘不懸空,靠在桌上的情況下能正常寫字。
Q 傷口拆線後需要每天塗藥嗎?
A: 不需天天換藥,傷口在術後3天可用美容膠帶貼起來,3天後能正常洗澡、淋浴。
Q 傷口多久會完全癒和?
A: 需約12週,內部肌腱的縫合處才會癒合。
文獻參考
旋轉肌破裂誤以為拉傷,微創關節鏡手術”4少1小”解疼痛,衛福部臺中醫院。肩關節旋轉肌袖術後照護常見的問與答,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
肩旋轉肌肌腱斷裂,郵政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