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更新
9,324
collect
收藏

燒燙傷處理怎麼做?分級、症狀、傷口敷料、植皮手術一次看

諮詢專家:謝宇軒醫師/台北雅緻整形外科醫學美容中心副院長
責任編輯:陳盈竹
設計:林盟凱、殷嘉岑
燒燙傷處理怎麼做?分級、症狀、傷口敷料、植皮手術一次看
燒燙傷該如何處理?在廚房炒菜、餐廳吃火鍋,不慎遭熱鍋、熱水燙傷,是許多人常有的經驗,可能會造成燒燙傷,如果症狀輕微,僅需要自來水沖洗患部降溫,但若是大面積的燒燙傷、深度也很深,就須透過手術治療,並走向漫長的復健之路。燒燙傷的術後照顧非常辛苦,患者得捱過做植皮手術、穿壓力衣、除疤手術等,這些過程親友的支持與協助,給予患者正面的力量,一起挺過難關。
#燒燙傷評估 #植皮 #清創 #敷料 #除疤 #雷射

目錄

燒燙傷常見原因?緊急處理怎麼做?

人的皮膚是身體最重要、最外層的保護器官,可抵抗外界刺激物及微生物的入侵、防止體液流失,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並可透過汗腺排泄身體新成代謝後的物質。皮膚也是人的感覺接受器,包含冷熱、觸覺、痛覺等,能透過反射活動來回應外界刺激。如果皮膚受到燒燙傷害,不但會失去上述這些重要功能,還會釋放有害的化學物質,加上壞死的組織容易細菌繁殖,一但燒燙傷面積大、感染面積也大,嚴重則會造成生命危險。

  • 燙傷:如沸水、熱湯、熱油、熱茶、洗澡水等等。
  • 燒傷:如瓦斯爆炸、火災或酒精燃燒等。
  • 化學灼傷:如被潑灑硫酸、強鹼等,造成組織蛋白變性、脫水、皂化等變化,也因往往沒有衣服遮蓋,頭、頸、胸受傷最為常見。
  • 電灼傷:嚴重的電傷多為高壓電所引起,可分為電流燒傷、電弧傷及火花燒傷,會引起肌肉壞死,分解出來的肌球蛋白會阻塞腎小管而導致急性腎臟衰竭。而電灼傷如接觸電插頭,通常需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治療,屬嚴重的急症。
  • 吸入性呼吸道傷害:如臉部焦黑、鼻毛燒黑、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的情況,可能為因熱空氣或火焰造成上呼吸道的吸入性傷害,也可能因有毒煙霧或氣體成份,造成支氣管及肺部的損傷而影響呼吸功能,死亡率非常高。
  • 其他:如接觸性燙傷(如機車排氣管燙傷)、曬傷、凍傷、幅射線燒傷、蒸汽燙傷等。

燒燙傷處理方式

發生燒燙傷時,可先除去覆蓋在患部的衣物,可邊沖水邊脫(勿冰敷以免血管強烈收縮而導致組織散熱困難),再用冷水沖洗患部20-30分鐘(勿全身浸泡在冷水中避免失溫,尤其孩童),再以乾淨毛巾輕拍受傷部位,另外一條乾淨毛巾包裹患部後盡快就醫。簡單來說,燒燙傷急救要「沖、脫、泡、蓋、送」,再把握幾個原則:

  • 呼吸道暢通
  • 組織足夠血流
  • 身體液體及電解質的平衡
  • 維持正常體溫
  • 預防不正常失溫以及脫水現象
圖說:不可在燒傷的患部上塗抹任何藥膏,甚至是醬油、牙膏等偏方,都可能讓傷口惡化或更難癒合。 

燒傷面積評估、分級、看哪一科?

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受傷面積、燒燙傷口深度來做嚴重程度分類,包含:

  受傷範圍 傷口外觀 患者感受 治療方法 癒合時間及情形
一度 表皮 紅、腫(無水泡) 劇痛敏感 止痛藥、持續冰敷 3-5天無疤痕
淺二度 表皮及真皮乳頭層 紅、腫、水泡 痛且敏感 敷藥,可能須清創手術清除壞死皮膚 14天內可能有輕微疤痕
深二度 真皮深層 淺紅或白、水泡 稍痛不敏感 清創手術+植皮 21天以上且有疤痕
三度 皮下組織層 皮膚深層紅腫、外觀變形、
組織壞死、無痛
無痛 因皮膚喪失功能會釋放發炎物質,對人體有害,
需在灼傷病房特別照護。若有合併電擊、
吸入性灼傷等,治療方法更複雜。
有肥厚性疤痕,造成功能障礙
四度 肌肉、骨骼層 灰暗色及表面粗糙、白臘狀、
焦黑 變蒼白無血流
乾燥性疼痛 需特殊醫療照護,部分需截肢

燒傷面積評估與病人分類

估計燒燙傷面積 Rule of Nine Estimation of Body Surface Area (BSA) 體表面積九法則:頭9%、兩上肢18%、兩下肢18%、背18%、軀幹18%、會陰1%(兒童比例略有不同)。若以簡易算法來看:患者手掌(含五指併攏)約等同其身體面積的1%。

 

輕度燒燙傷

(Minor burn)

中度燒燙傷

(Moderate burn)

嚴重燒燙傷

(Major burn)

二度燒燙傷面積 成人 小孩 成人15-25%
小孩10-20%
成人>25%
小孩>20%
三度燒燙傷面積     >10%
頭﹑頸﹑手﹑足﹑會陰部
遭到燒燙傷
有,且合併其他疾病
醫療處置 一般醫院門診換藥即可 至有燒傷治療小組的
一般醫院住院治療
有電傷、化學燒傷,
或合併吸入性呼吸系統傷害,或其他外傷,
需至涉有燒傷病房的醫院或燒傷中心住院治療

資料參考:中華民國燒傷學會(民83) 燒燙傷治療準則

燒燙傷常見手術及注意事項

清創手術

切除壞死組織包含焦痂、壞死表皮、真皮層和其他組織與傷口敷藥的混合物,以避免感染和併發症發生。大面積傷口得在一週內清創植皮;小面積傷口可等一週後,傷口穩定再一併清創及植皮。

植皮手術

深度燒燙傷經過清創後,傷口裸露會有細菌感染、體液及電解質流失、嚴重時還會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必須儘早將傷口覆蓋。植皮手術的方法為在病患身上取下未受傷部位之皮膚如大腿、背腰、頭皮,移植到受傷部位,新皮約1-2週會獲得血液供應而生長,供皮區約兩週癒合。若以異體皮膚或豬皮(異種皮)移植,只能提供傷口暫時性的覆蓋,不能使傷口癒合,最後還是得靠自體皮膚移植,或是患者受傷部位太大,健康皮膚不多時,則需多次植皮。術後照顧上,植皮部位應避免擺在下垂或低處避免水腫,需等到植皮處有血管增生,才可開始皮膚訓練。

  • 哪些人不適合做植皮手術?
  1. 傷口深可見骨、軟骨、韌帶
  2. 感染性傷口,造成新生皮膚也受到感染
  3. 麻醉風險高的病患,如高血壓、心臟病、心肌梗塞、氣喘、腎臟病、糖尿病等

皮瓣重建手術

若燒傷三度以上且有骨骼、韌帶、關節暴露等無法植皮的區域,或是考量到美觀及功能、疤痕攣縮或身體缺損部位,均可選擇皮瓣重建。

焦痂切開術

焦痂是深二度以上燙傷後,產生乾硬如皮革的壞死組織,會因為組織壓力增加導致血管、神經受到壓迫,肌肉骨骼也會受損,導致肢體末梢呈現冰冷、痛麻、蒼白、感覺不到脈搏、腫脹或呼吸困難的情況,因此得將焦痂切開減少壓力,也降低對其他組織的傷害,並改善肢體血液循環。

筋膜切開術

比焦痂切開術更深層,將肌肉外與腔室間的筋膜切開,來緩解腔室症候群,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會造肢體壞死而須截肢。腔室症候群主要發生在四肢,當組織受傷流血、變得腫脹,壓迫到血液循環而影響組織健康,氧氣和養分無法抵達肌肉細胞會逐漸壞死,其常見症狀為疼痛、蒼白、無脈搏、肢體癱瘓。

燒燙傷醫材介紹:人工敷料、皮膚縫合釘


傷口敷料主要功能為保護傷口、促進癒合時間及降低感染機率,大致可分為三種:
  1. 傳統敷料:由油質或礦類物質所構成,如紗布、棉墊、油紗布等,為暫時性覆蓋材料。
  2. 合成敷料:為PU膜、泡綿、水膠、親水纖維、矽膠模,適用於較淺層傷口。
  3. 生物性敷料:取自牛、豬等動物組織的膠原蛋白所製成的人工真皮,適用較嚴重的燒燙傷。

常見敷料

  • 人工皮:由矽膠片及動物來源膠原蛋白所組成的防水敷料,適用三級燒燙傷病患的皮膚缺損修補。許多人都誤解「保持傷口乾燥、結痂才好得快」,其實傷口滲出的組織液,內含很多生長因子和新生細胞,因此傷口保持濕潤反而幫助修復,人工皮的功能就在吸附傷口的滲液,防止水分流失,也避免細菌、灰塵入侵,以防傷口感染。人工皮使用方法為:清洗並消毒傷口後,將藥膏輕塗在傷口處,再將人工皮裁成比傷口大2公分的大小,能將傷口完全包覆。人工皮吸收滲液後會形成凝膠,看上去白白一塊,久了可能會有滲漏,約1-2天要更換一次,隨著傷口滲液慢慢變少,人工皮更換次數也會減少。若傷口出現細菌感染,常見症狀為發燒、疼痛、紅腫、異味、滲液顏色改變,必須就醫處置。此類人工皮需自費,依面積大小計算,一般藥局就可買到。
  • 必膚膜:為生物合成的人工敷料,適用大面積燒傷患者或深部傷口,待真皮層增生植皮的患者,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提供符合規定的燒燙傷病患植皮前使用。
  • 微植皮擴皮墊:應用於大面積燒傷病人,因其能取下的完整皮膚有限,如果一次只補一點點表皮,會拉長療程而增加患者風險 。但透過擴皮墊可以1:4、1:6、1:9的倍率拓展患者身上取下的皮膚,做成植皮片貼在患者身上,等於是把皮膚變相放大了!目前健保給付有微植皮擴皮墊,條件為體表面積30%以上燒燙傷患者使用,或自費每組約2,000元。

圖說:微植皮擴皮墊為將健康的皮膚取下,貼到軟木片上,利用機器切割成小塊,再將皮膚轉貼回敷料上,即可將敷料撐開貼到患部。

皮膚縫合釘

用於手術中固定皮膚,能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降低感染風險,健保給付規定依實際植皮面積大小各不超過6支、12支、20支,自費每支約數百元。

搶救塵爆傷患 健保署放寬植皮給付規定

因應八仙塵爆事件,健保署放寬植皮給付規定之外,也將人工敷料納入健保給付,九大類包含生物合成纖維類、親水及親水性凝膠類、含銀抗菌類、泡棉及含銀泡棉類、親水性纖維類、藻酸鹽類及矽膠類等共281個品項。

燒燙傷的術後照顧與復健注意事項

  • 傷口已無菌生理食鹽水清洗。
  • 粘在傷口上的紗布應以生理食鹽水沾濕,慢慢剝除,以免破壞新生的皮膚。
  • 傷口清洗後用紗布擦乾、優碘消毒,紗布覆蓋後用紙膠帶固定。
  • 若有出現小於2公分的水泡,可蓋上紗布保護,繼續穿彈性衣,但大於2公分可用消毒過後得針頭刺破,塗上碘酒消毒,再用網狀石蠟藥布覆蓋,蓋上紗布及彈紗捆緊,不要把水泡上的皮撕掉。
  • 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留膿或發燒時應就醫。

積極復健

可維持關節正常活動度、伸展痕組織,避免疤痕攣縮和關節硬化,有以下幾種方法:
  • 擺位:臥床或休息期間,將肢體擺在可以對抗攣縮的位置,比如用枕頭墊在肢體彎曲處來達到伸展、外展的效果
  • 副木輔具:副木是一種利用熱塑性塑膠材料,經過60-70度熱水處理後,固定、限制或支撐患部的裝具,具有低溫成型、輕巧服貼、穿脫方便的特性,適用無法配合正確姿勢擺放的急性灼傷病患。
  • 運動:術後2-3個月,為對抗快速攣縮的疤痕,要多多伸展患部,增加關節及肌肉的活動度,也可增加肌力訓練來避免肌肉萎縮。
  • 壓力輔具:傷口癒合13個月之後,會產生外觀為紅色、凸起、較硬的組織,會隨著疤痕成熟漸漸變成白色、變軟,耗時十二年之久,患者需著彈性壓力衣、束套、塑膠面具等壓力需大於25mmHg(為微血管壓力)之護具,加壓癒合的傷口,可避免大塊疤痕增生,但須24小時穿戴並持續一年以上,需要極大耐心及努力。

傷口癒合後

  • 每天用清水及中性肥皂清洗,在塗抹潤膚產品保持皮膚濕潤、防止乾裂及發癢。
  • 避免皮膚疤痕增生,術後2-3週可開始按摩。
  • 按摩時得塗上潤膚產品,用手掌或大拇指按壓,不可用摩擦的方式,以免表皮形成水泡。
  • 每天按摩2-3次,一次約15分鐘,勤勞按摩!
  • 衣著選透氣舒適的棉料,保持皮膚通風。
  • 穿彈性衣應避免激烈運動,以防皮膚破皮,特別是關節處。
  • 植皮部位在半年至一年期間應避免日曬,以防色素沈澱,應戴帽子、撐傘,注意水面、雪地的輻射線也等同陽光。

皮膚好癢怎麼辦

  • 接觸到熱、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會讓皮膚更癢,應避免。
  • 注意衣服材質、指甲修剪、環境通風度。
  • 真的很癢可以用溫、冷水清洗,再擦潤膚產品,避免患部因乾燥而發癢。冰敷、輕拍也有止癢效果,但只能盡量止癢,若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回診求治。

飲食建議

  • 燒傷急性、住院期間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少量多餐。
  • 少吃油炸、油膩、高纖蔬菜水果,應選擇質地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
  • 勿飲酒、吃辣,以免傷口充血、發癢。

圖說:只要把握傷後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積極配合醫師或復健師指示,可降低長疤痕機會!

常見問題:燒燙傷除疤手術費用?

美白淡化色素藥膏


美白淡化色素藥膏

美白淡化色素藥膏

適用淺兩度以下的燒燙傷,以發炎反應為主,有些會產生黑色素沈澱,可用美白淡化色素的藥膏來改善。

傳統磨皮雷射

使用二氧化碳或鉺雅克,將皮膚表層跟一點點真皮磨掉,刺激膠原蛋白來改善疤痕、凹洞,視覺上會有整體皮膚平整的效果,費用每次約1-2萬元。

汽化雷射

如UP雷射,以汽化方式(雷射釋放出熱能進入皮膚,藉由皮膚的含水量,水份被熱能吸收)破壞疤痕,再藉由刺激膠原蛋白再生原理修補凹洞,但也可能發生凹洞邊緣過於汽化而擴大凹洞。適合小範圍局部疤痕,恢復期約一至兩週,需分段治療減少副作用,依疤痕長度、面積大小不同,費用落在數萬至五萬不等。

飛梭雷射

能撫平疤痕或抑制疤痕增生,對於平面的皮膚(如肚皮)施打能均勻對焦,但對凹凸特性如臉部有對焦不均的問題。優點為方便照顧,無感染問題,但效果較慢,價格區間為數千到3萬元。

染料雷射

若疤痕為紅色,為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擴張,可用除血管性的雷射可解決,通常看範圍大小,以「發數」為單位計價,每發約百元,換算施打一次要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Up雷射 飛梭雷射 磨皮雷射 染料雷射
作用深度 4mm皮下組織 約1-2mm真皮層
依機種不同而有差異
1mm
淺層真皮層
1mm
真皮層
反黑率
恢復期
適用凹疤 深層 淺層 中、深層 中、深層
治療次數 因疤痕嚴重程度與個人期望而有所差異

脂肪、玻尿酸填充物

深二度以上的皮膚傷害,即使傷口癒合了,也可能會產生凹陷性的疤痕,可以脂肪填充物或玻尿酸撫平凹洞。

修疤手術

當局部疤痕攣縮,造成身體功能受限(如關節活動處或顏面部位),影響正常功能時,就必須手術除疤,把攣縮的組織放鬆。若屬於疾病問題,有健保給付,美觀需求則需自費每公分5000-10000元不等。

相關機構轉介

燒燙傷不僅外影響一個人的外貌,心理受到的巨大衝擊也是需要漫長時間復健,包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睡眠障礙,也有許多人背負燒燙傷的污名痛苦不已,進而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工作表現等,都需要他人支持、從旁協助,希望患者0身心狀態早日回到平靜。

  •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電話:(02)25078-006 E-mail:sun6688@ms24.hinet.net 

中區服務中心(04)2358-2336 e-mail:sun66688@ms27.hinet.net

南區服務中心(07)558-7166 e-mail: sun66689@ms31.hinet.net

東區服務中心(03)822-3774 e-mail: suneast@mail.net.tw

  •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 2 段 92 號

電話:(02)2522-4690 信箱:cbf@ms.cbf.org.tw

文獻參考

中華民國燒傷學會燒燙傷治療準則
燒燙傷處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認識燒燙傷,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燒傷、燙傷和化學灼傷,衛福部健保署。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