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更新
45
collect
收藏

【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修復】讓生命重新開啟

文章授權:張老師月刊532期
【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修復】讓生命重新開啟
關於長期照顧,民眾第一直覺想到的大概是跟護理和外在身體功能的重建有關,但復健與復能除了外在肢體的練習和鍛鍊,內在動機的引發,讓其更有「心理韌力」,是長照心理師很重要的工作,畢竟面對人生低谷,比技巧更重要的,往往是陪伴和勇氣。
#長期照顧 #復健 #心理諮商 #情緒調適

素貞,第一次到她家探訪時,講話有氣無力,對生命充滿無力和失望。前年除夕她在回家路上被一輛汽車撞上,雖然活了下來,卻被醫生判定下半身可能終身癱瘓。還記得第一次我到她家樓下時,聽到樓上傳來丟東西和辱罵的聲音,我按了按電鈴,她把門打開要我自己上樓,看到我之後說:「不好意思,讓你看笑話了。剛剛跟我兒子吵架,我希望他不要太常跟同學出去,不然我行動不方便,外籍看護又被我趕走了,如果他不在,我連上廁所都有問題。」

素貞接著說起她的故事,她嫁過兩任丈夫,跟第一任丈夫生的小孩現在都已組織自己的家庭,跟她不太有連絡,要不是因為這次車禍而有了聯繫,她其實也不太清楚孩子的近況。現在與她同住的兒子,是她跟第二任丈夫生的,今年高三,準備考大學了,是素貞的主要照顧者。
   

害怕同情的眼神

素貞說從出院後,就再也沒有出過門,因為她害怕別人同情的眼神,以前做過很多工作,都是以餐飲業為主,後來輾轉到市場工作,在這個偏鄉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她。發生車禍後,這些鄰居好朋友們都有幫忙,包括申請補助還有輪椅等等,還幫她找了外看。但這些幫助都好像在提醒她沒有辦法走路了,需要輪椅和臥床度過剩下的人生。所以她好生氣、好難過,她拒絕了和外界聯繫的管道,要不是因為兒子還需要去學校上課,而外看也被她罵跑了,她也不希望申請長照服務,因為對她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尊更重要。

不想被看見的倔強

「我跟丈夫離婚時,就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倒下,因為我要讓他們知道我做得到,不用他們幫忙我也可以養大孩子。」

「我是個很倔強的人,年輕時交男朋友被爸爸發現,就會被禁足,只要禁足我就會絕食,之後離家出走,我就很少回家了。現在我都報喜不報憂,不會讓他們知道我發生什麼事,因為我也怕他們擔心。」

她的生命中,滿是倔強與堅強,就像她自己說的,只要肯做沒有做不到的。所以當第一任丈夫外遇時,她毅然決然離婚去金門工作,也在那裡認識第二任丈夫。但好景不常,第二任丈夫又外遇了,她帶著孩子回到臺灣,從卡拉ok到擺地攤、市場裡面賣饅頭,只要能賺錢的工作她都做,只為達成養大孩子這個目標。

問她,怎麼會想要帶小孩子出來,她說,因為不想讓孩子受苦,她知道在前夫那邊孩子可以有很好的生活環境,可是她擔心如果小孩被欺負怎麼辦?跟第一任丈夫離婚時沒能帶走兩個小孩讓她好自責,所以跟第二任丈夫離婚時,就決定什麼都可以不要,但她要小孩的扶養權。恢復單身的她也不乏追求者,可是她總擔心這些人會不疼她兒子,也擔心兒子的想法,所以都拒絕了,繼續跟兒子相依為命,這段時間支持她的,是兒子的乖巧懂事,本來想說等兒子上大學,她就可以開始第二個人生,但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人生變了調。

跟彼此的生命和解

車禍之後,復健和爭吵充斥著素貞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可以快點恢復,不要帶給小兒子負擔,因為著急,讓她對復建這件事充滿不安,這樣的不安感也蔓延到她和兒子的生活。她每周需要3~4天去醫院復健,本來有一位外籍看護陪著她,但因為她個性急,加上語言不通,所以沒幾天看護就被罵走了,她期待兒子可以陪她去復健,但兒子需要念書,甚至跟朋友出門,所以她跟兒子每天爭吵,她不明白為什麼她為了兒子犧牲這麼多,現在只是要兒子陪她去復健,回家協助她大小便,有這麼困難嗎?

某次服務時,我嘗試讓她們母子倆進行對話。那一次的對話中,兒子講了一句話,讓素貞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彼此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媽,我知道妳照顧我很辛苦,可是我不能為了妳犧牲我的人生。」

接著一次的服務中,我跟素貞談到了上次會談的感受,素貞說,聽到兒子說那句話的時候,她突然想到以前的自己,爸爸總是嚴格限制她,不准她到外面去,她曾經問過爸爸為什麼,爸爸只說,因為我怕妳像妳媽媽一樣離開我。直到素貞成年後離家出走,她當時跟爸爸說:「是,我要過我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你的。」

語畢,她開始哭泣,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給兒子帶來這麼大的壓力,她知道兒子有自己的人生,可是她也擔心自己沒辦法再站起來會帶給兒子困擾,所以才這麼積極地想復健,但沒想到這些行為反而變成兒子的壓力。

我對她說:「妳有妳的需求,兒子都知道,但他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他需要上課、面對考試壓力,甚至需要交女朋友的時間,當妳要求他把妳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時,不就代表他需要犧牲他的人生了嗎?」素貞點了點頭。

我接著說:「妳是孩子很好的榜樣,他在妳身上學到了堅強,也學到了對抗,所以他也跟妳一樣,在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妳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努力?你們不需要為了彼此的人生犧牲什麼,相反的,你們應該去想想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讓對方為自己擔心?」

素貞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說:「我想我應該知道怎麼做了。」

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接下來的會談,素貞提到她跟兒子最近晚上都會聊天,兒子交了女朋友,有時也會帶女朋友回家,她才發現原來兒子長大了,接著兒子跟她聊起想要打工的事情,以及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兒子說有點想要休學,等她好一點之後再考大學,但她跟兒子說沒有關係,因為兒子應該要有自己的人生,她也應該開始適應兒子不在家的日子。

之後她開始積極復健,並請醫生評估有沒有適合的輔具,漸漸地,她開始能夠慢慢走,除了上下樓梯需要協助外,大部分的時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行走,從100公尺到後來已經能夠走到附近的社區中心跟鄰居聊天。

最後一次服務,素貞說她終於回老家了,因為她承諾過不會讓家人擔心,所以當她能走路時,就跟兒子討論要回老家的事情,回老家那兩天也開啟跟兒子久違的小旅行,去逛很久沒去的商圈,吃很久沒吃的壽司。她開心地說:「其實,沒有誰應該依賴誰,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我也希望兒子能夠留在旁邊,可是我不能那麼自私,也不能讓兒子那麼擔心,所以我選擇重新站起來。」

那一天,是她第一次走下樓梯跟我道別。

作者:謝宇鈞,現職看見心理諮商所心理師,專長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與長照相關係議題,認為心理諮商就是在生命中找到新的可能。

相關文章

相關影音



免費加入會員,使用專屬功能

享有更多獨家消息與功能 developing